分享

老照片:50年代在北京趴活的人力车夫 靠收入可以养活一家三口

 爱历史 2020-10-30


1874年人力车从日本传入中国,最初被称为“东洋车”。在北京最早拥有人力车的是清皇室成员,后来逐渐的被在北京的各国使馆和民众所接受,到民国时候北京城里已经拥有了上万辆的人力车。

在北京人力车最高峰的时期,全城的人力车总数达到了十多万辆,几乎每20人就拥有一辆。

人力车的大规模发展是因为他为经常在北京城里来往的各路行人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而且不算昂贵的交通方式。在当时除了相当于现在快车模式的散车以外,还有包月的专车,甚至还有自用的私家车。

进入40年代,人力三轮车被改为了脚踏三轮车,当时整个北京城里有数万人在依靠它维持一家人的生计,而当时车夫收入在北京可以基本够解决一家三口的温饱,生活质量就无从谈起了。

建国以后,北京的脚踏三轮车一直持续到了60年代,随着三轮摩托车和“运动”的兴起,人力车被视为了一种人剥削人的落后的交通方式,是旧社会的遗存,而很长一顿时间退出了历史舞台。

直到90年代,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脚踏三轮车才再一次作为老北京的“回忆”,重新走进了北京的胡同。

“爱历史”一家专门用老照片讲述历史的网站,专注照片十余年。请记住官方唯一域名:www.ilishi.net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