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男子杀害一家五口后跳楼自杀,这真是抑郁症引发的扩大性自杀?

 狐狸晨曦 2020-10-30

1月18日傍晚,济南市天桥区,一名叫“柏某才”的35岁男子,将其父母、 妻子及两个儿子全部杀害,并放火焚烧案发现场,之后跳楼自杀。经查实,其人患有严重的抑郁症,服用多种治疗精神类疾病的药物,留下多种记录悲观厌世情绪的文字。

此事本是一起骇人听闻的重大家庭悲剧。然而,因为凶手柏某才身为“抑郁症患者“的身份,所以,他竟获得了许多人的同情,甚至以为因为这是因为抑郁症,而导致的“扩大性自杀”,其杀害亲属,是出于强烈担忧家人生活的动机,是以”情有可原“云云。

然而,且不说抑郁症的“扩大性自杀”,大多见于患抑郁症的母亲,带着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的未成年幼童自杀, 而当事人杀害全家的情况极为罕见。如柏某才这样,为了杀害妻子,诱骗她请假不去上班,更称得上”处心积虑“了。

抑郁症患者作为一个绝对基数极大的群体,(全球超过3亿人,中国超过5400万人),出几个杀人凶手或者其他犯罪分子,本身并不是什么稀奇之事。

谁都知道,绝大部分罪大恶极、丧心病狂的杀人凶手,肯定并没有抑郁症。

然而,当某些人一定要给同时身兼“抑郁症患者”“杀人罪犯”身份的柏某才去进行辩护,试图让他因为身患病症,便能获得道德上的脱罪,反而因此受到同情的时候,甚至为此不惜滥用“扩大性自杀”之类医学词汇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将造成何等可怕的恶果?

绝大多数的抑郁症患者明明一直在家人的关爱和医生的帮助下,努力抗争病魔,明明一直尽可能约束自己行为,明明同样是遵纪守法的良好公民,明明应该被温情友善以待,却因为一桩灭门惨案,便要被无端加上「病情严重时,可能自杀并同时杀害亲人」的标签??!!

如果「“抑郁症患者”病情严重时,将引发“扩大性自杀”」的等式居然可以存在,试问还有多少健康人,愿意花费偌大的精力和耐心,去关爱去照料自己患病的亲朋好友?试问还有多少医务工作者,愿意去长时间倾听和救助抑郁症患者?而非将他们视为瘟疫一般避而远之?

所以,杀人凶手就是杀人凶手,罪行严重的灭门惨案制造者,不论他杀害的是外人还是亲人,不论他身患何种病重亦或因为有何等苦衷,都绝不是他的罪行可以被谅解,甚至反而受到同情的理由。

情理之上是法律,公道之上是秩序。每个弱势群体理应受到人道主义的关爱,但都绝不等于拥有凌驾于法律和秩序之上的特权。

如果秉承着所谓的“圣母心”,只为一个已经犯下严重罪行的已死患者去脱罪,却让不明真相的广大公众,对抑郁症患者这个为数众多的群体,产生任何形式的误解,对他们戴着有色眼镜,更加苛刻以待,难道会是此类“圣母”论者的初衷么?同样也更不利于广大抑郁症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所以,这桩凶杀案是且只是一桩极端性家庭悲剧,绝不应该被任何形式的扩大化标签,杀害多名亲人的凶手必须被谴责,他的每位亲人作为独立个体的人权,同样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

逝者已矣,愿天堂安息。

这场无人希望看到的惨案,引来各种无良媒体借机炒作,只为吸引眼球,可耻并理应被抵制。也敬问每位传统媒体和新兴自媒体的同仁们,靠这种蘸满人血的稿子拿来吸引点击率和曝光度,你们当真能够心安么?

生而为人,请善良。

抑郁症是一种长期慢性的疾病,和其他各种的疑难杂症,在本质上一般无二的疾病。从患者到家庭,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坚持自救,去努力康复,去抗击病魔,期待着医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不抛弃不放弃,一直坚持着顽强抗争着命运,去努力扼住命运的咽喉,人生无悔,人生无憾。

他们值得尊敬,应该被这个世间温柔以待。

写文不易,若您喜欢,请轻轻一点下方栏,支持原创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