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司马懿的一生,是老奸巨猾,包藏祸心?还是功高震主,不得不反?

 狐狸晨曦 2020-10-30

司马懿在正史《晋书》的个人传记,是唐太宗李世民亲笔撰写其评语。对司马懿的个人能力,李世民给予充分认可,评价为文武全才,军政全能,知人善任,求贤若渴

【天挺之姿,应期佐命,文以缵治,武以棱威。用人如在己,求贤若不及;情深阻而莫测,性宽绰而能容,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雄略内断,英猷外决。】

另一方面,对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奠定晋朝取代魏国的基础,李世民大肆批判,认为是司马懿身为曹丕、曹睿的两朝托孤重臣,却起兵夺取国家政权,是临到老时,忠节不保。

唐太宗:李世民

【受遗二主,佐命三朝,既承忍死之托,曾无殉生之报。天子在外,内起甲兵,陵土未乾,遽相诛戮,贞臣之体,宁若此乎!辅佐之心,何前忠而后乱?】

那么,李世民对司马懿的这番盖棺定论,是否有道理呢?

首先,司马懿虽说“一生魏臣入晋书”,但有生之年,对曹魏王朝,确实是力挽狂澜的擎天之功。

晋宣帝:司马懿

诸葛亮多次北伐,功亏一篑,无功而返,核心原因自然是蜀汉的整体国力远不及曹魏。但司马懿作为魏军的统帅,在曹真去世后力撑西线,也是功劳甚大。

司马懿虽然统军能力不及诸葛亮,直接对垒时屡次坚守避战,但能和被后世“三代以下一人”的国士无双之才持久抗衡,也算殊能难得。

特别是诸葛亮四伐中原时,如果没有小心持重的司马懿,换了其他魏国统帅来对阵,那么死的就不止是个张郃了,甚至因为主帅贪功冒进,直接崩盘,丢失雍凉二州,让诸葛亮光复长安,兵逼洛阳,也不是全无可能。

此外,司马懿更有闪电战奔袭上庸灭孟达,多次对东吴用兵取得大胜, 百日扫灭割据辽东数十年的公孙氏的战绩, 一生东征西讨,除了对决诸葛亮是被动坚守外,近乎打遍天下无敌手。他在魏国的功勋,称得上是擎天一柱,功勋盖世

诸葛亮去世,西线危机解除后,魏明帝曹睿可以大兴土木,纵情声色,司马懿却要以七旬高龄,千里远征辽东,不也一样任劳任怨,尽为臣之本分?

此刻,司马懿累死在行伍间才是大概率事件,那时肯定也是个履历非常好看,同样“鞠躬尽瘁”的“大魏忠臣”,岂知反倒是沉迷酒色的曹睿,自己先把身体搞垮了。

然后,曹睿临终前所谓对司马懿的“托孤”,根本不曾如孙策对张昭,刘备对诸葛亮那样心神无贰,全权托以军国大事,反倒是让曹魏宗室、曹真之子曹爽总揽朝权,此后更将司马懿明升暗降,高高挂起,实为投置闲散。

曹睿托孤司马懿:

曹爽大权独揽,欺凌君主,排挤老臣,对外更轻率出兵,欲建威信,反倒在兴势之战惨败于蜀将王平和费祎,少说送掉上万人头,送给蜀汉史上最大的军事胜利之一,早已不得人心到极致。曹魏元老重臣,皆对其不满之极。

魏大将军:曹爽

因此,当主政者外战丧师辱国,劳苦功高之老臣却被闲置,难道还不许反击?

高平陵之变,司马家三千死士决死突击,孤注一掷剿杀曹魏宗亲势力,方得国家大权。正因为此次政变是刻意欺哄了曹魏其他元老重臣,司马氏本身并无绝对实力,所以不得不背弃诺言,将曹爽三族尽斩,以绝其望。

对政治对手的无情铲除,包括必要时该背信就背信,也体现了司马懿身为一个成熟政治家的老谋深算。

而且,曹爽也是臣子,从来就不是司马氏的君主,这种人在权力斗争中,又因为自己的无能而失败,成王败寇,又有什么可叫屈的?

若世上本无司马懿其人,殚精竭虑挡住诸葛亮北伐兵峰,若以诸葛孔明国士无双之才,北定中原三兴炎汉,蜀汉当真灭亡了曹魏……就必然是这个打着复兴汉朝正统旗号的政权的彻底反攻倒算。

届时曹操曹丕曹睿,俱要如王莽一般世世代代背上逆臣骂名,连尸骨都要被从皇陵拖出来斩首,首级成为“第三汉朝”的武库珍藏。至于曹氏宗族子孙会是什么下场,同样不消多说。

因此,纵是曹操曹丕在天有灵,泉下有知,他们也必是宁可亡于自己的臣子司马氏,终究能被历史承认为正统皇朝,而绝不愿如王莽新朝一般,亡于刘备和诸葛亮建立的,死灰复燃的“第三汉朝”。  

神州万里江山,非一家一姓之江山,唯有德(能力)者居之。后世子孙无能,再被他人取代,也是理所当然。

所以,无论是曹操vs刘协,司马氏vs曹芳曹髦,还是此后东晋权臣桓温和刘裕,将司马氏皇帝变为傀儡,有为之能臣,取代无能之君主,本就天经地义。李世民自己的皇位,究竟是如何得来,是否李渊心甘情愿让位,他难道真不清楚么?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一箭射杀李元吉

宋朝之后,随着科举官僚取代了世家大族,君主权利大幅度强化,曹操被儒家士大夫们长篇累牍地大肆抨击,被封建正统思想视为“汉贼”和奸臣,与王莽同为篡权乱臣的代表。

到了满清时期,更将占据中原九州之地的曹魏视为僭伪政权,反以仅有益州一州的刘备为正统王朝,在历代帝王庙取而代之。

然而,即使是满清,也终究不可能强奸历史,否定西晋这个大一统王朝和东晋这个汉人正朔政权的合法性,而以五胡乱华时的胡族政权去取而代之。

作为晋朝的最初奠基者,司马懿的历史地位自然隆高,绝不以后世之人的好恶而动摇。

即使是将他塑造成超级大反派boss的《三国演义》,同样如此称赞他的过人才华和教子有方:

开言崇圣典,用武若通神。三国英雄士,四朝经济臣。屯兵驱虎豹,养子得麒麟。诸葛常谈羡,能回天地春!

是忠也好,奸也罢,老夫一生行事,又何须向后人解释?!

天地开辟,日月重光。遭遇际会,毕力遐方。将扫群秽,还过故乡。肃清万里,总齐八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