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决需求的三种方式

 apaol 2020-10-30

今天看到一些从业者小伙伴讨论保险产品是短期的好还是长期的好,从他们讨论的话语中,我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从业者与消费者的成交,有着不同层次的区别。

1
初级层次:“推销”

从业者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售卖产品,甚至于“主推”某一类高佣金或者有特殊奖励的产品。显然,这个成交过程满足的不是消费者的需求,而是从业者自己的需求!
这是最糟糕的一种层次,不用赘述了,不仅消费者不会满意,从业者也不会有真正的能力提升。
 
2
中级层次:“有求必应”

消费者表达什么需求,就给予什么解决方案,消费者希望得到哪方面的满足,就给予哪方面的服务。
现实中很多消费品企业或者服务机构,核心经营思维就是这个逻辑。
甚至非常用心地通过大数据研究消费者的行为模式,统计推算消费者的需求,以此来作为产品发展、提供服务的方向。
此类形式在市场上较常见,甚至还形成了一种主流模式。
但这种看似对“上帝”有求必应的方式未必适合保险服务行业。
消费者对于可以直接体验、感知的服务,比较好表达需求,比如说温度、味道、重量、颜色、触感都可以通过体验表达实际需求。所以与这些有关的实体消费品,比如服装、食品、饮料、甚至汽车、房屋,都可以仅凭借听取消费者表达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
但是消费者如果需要的不是一个实体的服务,那么消费者表达的需求未必就一定是其真实需求。
在金融服务中,消费者常常表达的需求是:
“我要升值”、“我要理财”、“我要保障”这种较为笼统的形式,同时还会有一些“过于”具体的表达,比如:“帮我挑一些基金”“帮我选一个重大疾病保险”。
这些需求如何满足?
如果不加分析、仅从表面的理解“有求必应”,往往仅仅是形式上加以满足,如下:
“您要升值?好,这有一个股类基金,去年最佳产品,买了就升值啦!”
“您要理财?好,这有一个保本理财产品,我们都买这个,您买多少?”
“您要保障?好,这有一个最新的重大疾病保险产品,性价比同业第一,您来一份?”
我认为消费者碰上了“有求必应”的金融从业者,可能就是一场灾难的开始。
最终消费者不会满意,从业者也不会好受,得不到真正的职业尊重。
其实这些表达背后的需求真不一定就是这字面上的表达。
“升值”的需求用什么产品来满足?
“理财”的需求又如何实现?买了股票算理财吗?还是存了定期算理财?
“保障”难道就是买一个“重大疾病保险产品”就高枕无忧了吗?
其实消费者那些口头表达背后的意思是:
“调整我的投资比例和方向,在我能接受的亏损范围内,尽可能得到一个理想升值空间”;
“梳理各项财务目标,确保我的未来各项用钱的大目标都能实现”;
“分析我的财务状况,用保险工具全面足额的保护我的家庭,不要让风险毁掉我家庭的幸福”。
这些需求其实并不是口头上表达的那么简单,对吗?
所以才发展出来最后一个层次。
 
3
高级层次:“闻弦歌而知雅意”

不仅聆听消费者表达出来的需求,更通过科学的分析、专业的流程确认出消费者深层次的潜意识中真正需要解决的需求。
再通过良好的沟通和说明,让消费者逐渐认识到自己真正的需求,将消费者潜意识和表意识结合一致,达成消费者和从业者一致的努力方向。
然后才是讲解用什么样的产品来解决这些问题,在双方一致认可下进入实施和操作阶段,努力实现消费者的最终需求。
可以说,这是解决消费者需求最高级的层次。
用一个较为简单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这三种不同的层次:
初级层次——不管患者得什么病,A医生都想把自己利润最高的药卖给对方;
中级层次——患者来了医院,患者说开什么药B医生就开什么药;
最高层次——C医生与患者详细沟通,从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数据出发,通过专业详尽的分析,与患者共同确定治疗方案和所需药品,最终实施治疗。

您觉得哪个层次最好?哪位医生是您心悦诚服,认可并配合的专业人士?
如果您想买保险,您又希望碰到哪一类从业者呢?

今天写到这些,是因为我想提示从业者,脱离实际案例需求来讨论产品,其实是毫无意义的。
给消费者的建议也是同样,没有经过深层次需求分析,直接讨论产品的性价比,也是极其容易南辕北辙,最终事与愿违的。
所谓久病成良医,实际上就是一个患者经历了类似小白鼠一样的多次服药治疗,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才明白了自己该吃什么药。
而目前,大多数消费者通过向朋友同事打听,自己简单看几篇文章,就准备给自己“开药”了。
特别是遇到的从业者如果一心想快速成交,或者努力主推所谓优质产品,或者有求必应。那么消费者的病(需求),最后治不治得好真的很难说。


在我17年前刚开始从业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很迷茫:
我意识到消费者的思路不对,我坚持用我想象中专业的规划方法,来帮助消费者解决风险问题。但是往往消费者并不接受,比如消费者会说“我就想买个大病险,你为什么还让我买其他保险?”
当时我的从业前辈经常教育我,不要想那么多,对方要什么就给什么,你就是卖东西的,做销售的,不要去跟消费者的意见发生冲突。
17年后回顾当年,其实当时的出发点是对的。
如果我们不能坚持正确的规划思路和方法,而是做一个患者想开什么药就给开什么药的医生,这能对得起医生的职责吗?
如果这个药不合适,产生了更严重的副作用,这个责任在于谁 ?
没有人会责怪患者不专业,一定责怪的都是这个随意开药的医生。
所以有些药叫处方药,必须由医生把关才能开,就是为了避免消费者随意买药服药,病没治好,还添了新的问题。


也许从业者想坚持专业的规划方式,导致成交有些波折。
但波折的根本原因不是方向不对,而是方法不佳,是我们专业讲解和沟通的能力还不够好,无法让对方清晰、舒服的理解和接受正确的思维模式。
这不是我们放弃专业化服务的理由,恰恰这种沟通能力正是专业化服务的一部分。
这才是从业者要努力进步的方向,不是对方要什么就给什么,而是努力确定对方真正需要的,努力去给予对方最需要的服务,而不是表面上的“产品”。
保险从业者不是批发商,也不是零售推销员。
保险这个工作,本身是一个很专业的金融服务领域,别把路走偏了。
消费者呢,也别总把医生当成药店来用。
有些药可以买,是因为问题很清晰明确;
有些药必须要医生诊断之后再买,因为我们自己不知道吃哪种药,吃多少,吃多久,什么情况下才是真正的康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