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2岁博士女的醒悟:一味追求“上进”,害苦了我

 冬不拉拉 2020-10-30
32岁博士女的醒悟:一味追求“上进”,害苦了我

01

“晓璃老师,我发现从毕业开始,自己的人生一直是在走下坡路......”

网络的那端,是一张疲惫的脸,还有一双不那么自信的眼睛。

来访者Jane(化名),求学期间一路读到博士毕业,毕业后来到一家研究所,从事与专业相关的科研工作。

  • 从资料来看,Jane的业余生活很丰富:游泳、晨跑、瑜伽、播音......都有所涉猎,如今的Jane在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成了家,有一个两岁多即将入园的女儿......种种信息很难让人想到,这是个疲惫而缺乏自信的女性。

随着Jane的娓娓道来,我仿佛进入到了她的故事里。

从小到大,Jane都是其他家长眼里“别人家的孩子”。

  • Jane从小就听从父母的教诲,不断地努力着、上进着:高考那年,她按照父母及老师的期待填报了理工科专业,并考取了一所重点大学;本科时候的她成绩依然优异,在业余时间里她也参加了很多社团活动,是大学里的“风云人物”,并获得了保研资格;研究生毕业后,又顺理成章读了博士。

毕业后Jane来到这家研究所,渐渐地,她发现想要做出点成果需要漫长的过程,而且她每天大把的时间都需要泡在实验室里进行观察、记录及分析工作,这让她倍感疲倦——为了冲抵这份工作的枯燥乏味感,她便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各种爱好上的探索和尝试......按照Jane的话说,她无法忍受自己平淡无奇的状态,似乎只有使劲折腾,才能证明自己的存在。

然而渐渐地,Jane开始察觉到自己有些不对劲了。

首先,她的情绪很长一段时间都非常低落。

有那么一段时间,研究所的科研量剧增,与此同时,Jane的瑜伽教练证正好就要开考了,还有驾照也要考试......

Jane每天都疲于奔命,下了班就赶往瑜伽馆进行突击训练,好不容易有个周末还要去备考驾照。

Jane感觉自己有些慌乱了,这种感觉让她对自己很失望,她越是心急,就越是失望。

有一天,因为一个数据弄错了,Jane被领导说了几句,回到家里,她感觉自己绷不住了,就大哭了起来。

其次,家庭关系似乎也变得紧张起来。

由于Jane在工作及爱好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她总会因为没有陪伴孩子而感到愧疚。

  • 然而等她忙完一切好不容易抽出时间陪伴孩子的时候,却总是无法忍受孩子慢吞吞的做事节奏以及不符合自己期待的结果,经常因为一件小事,Jane会对着孩子大发雷霆,女儿看到妈妈对自己吼叫,吓得哇哇大哭。

一旁的老公看了心有不忍,抱起女儿对Jane说:“你别把工作的怨气带到家里,再这样下去,女儿迟早被你给吓出心理阴影不可。”

Jane无奈地发现,女儿开始有意无意地疏远自己了。

明明上一秒,女儿和爸爸在打闹嬉戏,看到妈妈过来的下一秒,表情会突然凝固——这让Jane的内心很不是滋味儿。

最后,Jane的工作不仅没有起色,反而错误百出。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爱好牵扯到自己过多的精力,Jane在工作中的状态也不尽如人意:做事总是提不起精神,而且时常精神恍惚,一恍惚就容易出错。

  • 就在咨询的前段时间,Jane还被领导叫去谈话,大意是希望她能反思下最近的工作状态,并且能够尽快调整,他们打算给Jane三个月的时间,如果还无法调整,他们将考虑给她降职,或者安排到其他边缘性的岗位上。

这是Jane无法接受的部分。

02

“晓璃老师,你说我是不是糟糕透了?”Jane睁着一双大眼睛,若有所思地望着我。

“我看你并不糟糕,相反,是太追求上进了。”我感慨道。

Jane的表情有些好奇,显然,她没有想到我会给到这样的反馈。

随着咨询的展开和推进,我告诉Jane,导致她倍感痛苦的不是别的,而是五个字:什么都想要。

1、对自我的期待过高,导致顾此失彼

可能是由于从小到大“辉煌”的过往,Jane总是对自己抱有太高的期待,在她的意识里,似乎无法接纳自己的失落、沮丧甚至无能为力的感受与情绪。

  • 一旦这些负面情绪出现,Jane就会上纲上线批判自己——觉得自己没出息,觉得自己不够上进。

可实际上,每个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如果我们什么都想要,往往会出现另外一种局面,那就是:顾此失彼,光完成就实属不易,更难以保证质量了。

2、比起广度,我们更要注重深度

对Jane而言,她在广度上的尝试确实比一般人要多的多,可问题是,由于涉及的面太广了,导致自己每件事都缺乏深度。

  • 科研方面,她难以静下心来投入钻研,错误频出;
  • 爱好方面,她样样都想尝试,导致精力透支;
  • 家庭方面,过度追求完美让她成为了一名“苛责而挑剔的妈妈”,与女儿的关系紧张......

想想看,Jane一方面什么都想尝试,可另一方面,由于涉猎面太广,导致自己什么也不专精,甚至事与愿违。

3、看似丰富人生的背后,隐藏着不容低估的隐患

“你每天如此精疲力尽,可能健康方面也不太好吧。”我说。

Jane点了点头,她和我说,由于常年心情焦躁,导致身体健康方面亮起了红灯,医生也建议她,务必注意休息和调节,否则后期会引发更严重的问题。

其实,何止是健康呢? Jane的职业发展也是亮起了红灯。

由于自己无法在科研中专注投入,导致错误频出,领导给她一个期限让她调整改正,否则,就要面临降职或者边缘化的风险。

瞧啊,看似丰富的背后,何尝不是危机重重呢?

03


经过系统的咨询,在排查了职业诉求、能力、特质等因素后,我给到Jane的建议是:少做点、做好点。

1、精简你的目标

我告诉Jane,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一段时间集中一个核心目标,最多再加一个附属目标即可,不可贪多。

  • 我带着Jane对她的工作及爱好进行了排查及删减,渐渐地,Jane给到自己未来三个月的核心目标就是:做好眼下科研工作,如果精力允许,再把驾照拿下,其他则可以缓缓。

2、比做什么更重要的,是要明确为什么这样做

我继续分析,在Jane这里,游泳、瑜伽、晨跑等等运动,本质上是希望能够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然而,如果身体无法保证起码的休息和睡眠,再多的运动也无济于事。

  • 基于此,我建议Jane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例如晚上11点前就要入睡,早晨6点起床,可以跑个20-30分钟,至于瑜伽和游泳,具体根据每周的空余时间再定,并非像功课那样必须完成。

3、分清主次,做好取舍

我告诉Jane,从我的咨询经验来看,很多人在倍感迷茫和慌乱的时候,最需要做的,反倒是停下来,将事情的主次区分清楚,再有针对性地进行发力。

例如,在Jane这里,她未来三个月的重点任务是搞好工作,其他的可以靠边站一站;再通过作息的调整,确保身体得以充分的休息和放松,保证充沛的精力。

慢慢地,随着工作的改善和身体的恢复,她的精神状态也会逐渐好转,家庭关系也会逐渐缓和——至于游泳和晨跑,可以考虑变成家庭的集体活动项目;而至于瑜伽,等到工作步入正轨且有余力的时候,再拾起来也不迟。

经过梳理,Jane表示自己清楚多了。

04

在我看来,人生是一个充满辩证与平衡的过程——很多时候,少即是多,慢即是快。

  • 而这些年的咨询经验让我更加确信一点,那就是,人不是机器更不是工具,我们没必要让自己时刻处于紧绷状态。

适当的时候,请允许自己不那么上进甚至偷点懒儿,因为这并不是多么大的问题。

要你有主心骨,明确自己想要什么,有针对性地进行投入和努力,劳逸结合,松紧有度,反而能收获一个更好的自己。

以上。

32岁博士女的醒悟:一味追求“上进”,害苦了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