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ID小鼠介绍

 生物学渣 2020-10-30

来源:

SCID小鼠是一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由位于小鼠16号染色体上的Prkdc(Protein kinase, DNA activated, catalytic polypeptide,又名scid)基因突变而来。1980年Bosma从Fox Chase癌症中心饲养的C.B-17/lcr 小鼠群中发现scid的单个隐性基因发生突变,C.B-17小鼠是BALB小鼠的同源近交系,该小鼠除了携带来自C57BL/Ka小鼠的免疫球蛋白重链IG-1b等位基因与BALB小鼠不同外,两品系小鼠其余基因完全相同。

特征:

    SCID小鼠外观与普通小鼠差别不大,被毛白色,体重发育正常。但胸腺、脾、淋巴结的重量比较低,不到正常小鼠的30%。该品系表现出严重的联合免疫缺陷症状,Prkdc基因功能丧失,使TCR和血清免疫球蛋白Ig基因不能重排,导致B细胞和T淋巴细胞功能缺失,但有正常的NK细胞、巨噬细胞和粒细胞。但值得注意的是,少数SCID小鼠,在青年期可出现一定程度的免疫功能恢复,此即为SCID小鼠的渗漏现象,及产生部分T细胞和B细胞。其渗漏现象不遗传,但与小鼠的年龄、品系、饲养环境有关。SCID 小鼠极易感染,在高度洁净的SPF环境下可存活一年以上。SCID小鼠是继裸鼠出现之后,人类发现的又一种十分有价值的免疫缺陷动物。

应用:

广泛应用于人类免疫学和病毒学、肿瘤学、生理学、血液病学、病理学等方面,进行人类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免疫缺陷性疾病的研究、肿瘤学研究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 寄生虫病研究:SCID小鼠具有人类寄生虫易感性,且病变与人类相似。如:SCID小鼠常用于人类丝虫病感染动物模型。

2. 肿瘤生物学研究:SCID小鼠荷瘤实验的肿瘤成活率高达36.9%,远高于裸鼠,并且对于白血病和恶性肿瘤的转移率高,肿瘤发病进程与人类高度相似。

3. 是研究淋巴细胞分化作用和调控作用的主要模型,是研究免疫缺陷与自发性淋巴细胞瘤之间关系的主要模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