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寻中国古代人才的源头

 tjboyue 2020-10-30

一,家教

家教是性格的摇篮、宏志的基石、成功的希望。俗话说: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礼记》中说到“教儿婴孩,教妇初来”,意思是说对一个人施加教育应该及时及早,因为孩子一生下来是不存在“善恶好坏”之分的,人的初心、初性是存在于无恶无善,无好无坏之中,诚如《三字经》中说:“人之初性本善”。也许有的人会说亚圣惠子也说过“人之初性本恶”,人之初究竟是性善还是性恶呢?小编个人认为其实人之初是没有善恶之分的,我们可以看看一个初生之婴孩,他能懂得什么是善?什么又是恶吗?你又能知道他是好还是坏呢?一个人的”好坏善恶”不是婴儿本身决定的,而是跟其所处环境条件息息相关。一个孩童他在七岁之前是天真未泯,这一时期正是根植禀性、塑造性格、改造习惯的先决时期,也最容易教导的、最需要教导的时期,这就是老人口中所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童的心性空白,“先入为主”,《三字经》中说:“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人展示性格的缔造者,也是性格的培育者和改造者,家教是孩童的启蒙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家长是家教中最好的启蒙老师,用最优良的作风和品德教育引导孩子,给孩子一个优良烙印,使之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一个人热爱学习,正直诚实,忠孝守信品质,必将成为其幸福成功的基石。

家教之例:戚继光牢记父列,不爱慕虚荣,教子重德,敬老学做人。

欧阳修不忘母教:不断给欧阳修讲如何做人的故事,让他明白如何做人的道理,“做人不可随声附和,不要随波逐流。”并教他识字学字。为官秉正。

二,家风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中所有成员的共同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及价值追求的统称,表现在每个家庭成员中的相互关爱、相互鼓励、相互学习、相互约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收获、忠孝友悌、正已化人。

有的突出学习之风,有的彰显勤劳之风,有的信奉孝敬之风,有的倡导节约之风,有的是仁道善良之风,有的是忠孝诚信之风,有的是正直无私之风,有的是开创造新之风。

通俗点说:学习型的喜欢读书,勤劳型的热爱劳动,和谐型的注重礼貌,民主型的懂得尊重。家风是文化的积淀与伦理道德的传承。主要成主的学识,修养气度和作风。家长之间关系正常互相尊重,谦让,理解,宽容。正人先正己,家长是必须带头做好的,虽说家风是家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教育无痕、润物无声,家庭成员日常生活准则,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对孩子有着直接的影响。它比单纯说教、管教作用大、收效。它能影响孩子的现在,也会影响他们的未来。要形成好的家风,父母应以身作则,为人表率。不断提高个人的修养,力争将家庭变成孩子德行修炼和素质增强的课堂 。

家风之例:司马光教子有方: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宰相。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捡来也”“捡以立名”,多以自败。其子个个谦恭有礼,不杖权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

邹鲁优良家风,首倡导的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教”。尤其鲁国立国之初,周公对其子佰斋教导和训诫,一篇见于《韩诗外传》的“周公诫子”传颂久远,鲁人仰慕周公之德,设家风,立家风,世代沿袭,形成一项优良传统,在邹鲁一带广为传承。至春秋时期,邹鲁一带的家风好学,知礼特点,成为远远各地,“闻其风而悦之”的家风典范。

家风是传承中的宝贵精神财富。

三,家道

家道是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族在历史时期中的功德修炼,家道也叫家运,家道正则家运兴、家业旺。“知恩报本,孝悌睦邻”;“仁义道德,正直无私”、“扶弱济残,勤俭良善”。

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天道无亲、专亲善人、财气浑浑、专聚诚信。求财求福,要忠孝友悌、正己化人。这些都是家兴道正之法,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世的魂魄宝之一。家兴必须做到:

1, 是要守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2, 是要行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3, 是要尊五常:“仁、义、礼、智、信”。

4, 是要知四维:“礼、义、廉、耻”。

家道之例:家人和谐,重以教子,家庭中要养成有德行,有孝心,有善良的习惯,才能使家族兴旺发达长盛不衰。以德做人,以德用人,以德服人,人无德必有殃,家无德必衰败。如:(岳家军,杨家将),以忠孝仁德而传唱古今。

上述仅为个人浅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