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薛瑄的家教与传承

 故乡万荣 2020-06-08


同心同行    万事万荣  
      当您对着《故乡万荣》的时候,浓浓的春意弥漫周围,遥遥的祝福悄然来临,都是吉利事,都是吉利话…

薛瑄的家教与传承

文/文清十九代孙  薛吉生

薛瑄(1389——1464)字德温,号敬轩,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明永乐18年举河南乡试第一,次年登甲榜进士。官至礼部左待郎兼翰林院学士,入内阁参予机务。逝赠礼部尚书谥文清。隆庆五年下诏从祀孔庙。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法学家、文学家。亦是一位刚正不阿,光明俊伟的廉史。传世之作有《文集》《读书录》《从政名言》《理学粹言》等。

追本溯源,薛瑄的家族“浑厚宏大,朴实,老成之德,被于乡闾,虽皆隐迹弗耀,而蓄善衍庆,施及后人休者实远且长”。可谓世代为善,誉满乡里。修身齐家,接力传承。

薛瑄出生在一个教育世家,从小就受到儒家文化及良好家风的熏陶。祖父薛仲义,教授乡里,闭门课子,是位职业教书先生。父亲薛贞,长期职教县庠,教人治民,勤谨尽责,据《汾阴阡表》载:他操持清高,衣食俭朴,连穿的袜子都是破了再补,不事装饰。薛瑄的母亲齐氏是位知书达礼的名门闺秀。《汾阴先妣行略》中有载:“性柔明静一,巧慧孝谨……终日深居闺阁教子女,克尽母道。”这些都对薛瑄的成长和良好家风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早在景泰六年(1455)九月初四,朝廷就下诏,对薛瑄祖父、祖母、父亲、母亲给予表彰封赠,随后又下诏,进瑄为通议大夫,赠瑄妻宁氏为淑人。并在文清祖茔内树碑永志。

薛瑄自幼专注精研性理之学。他深知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担当起家庭教育和奉献社会的重大责任,光明俊伟,堂堂正正,立于天地之间。

根据《薛瑄全集》记载和民间传说,对其家庭教育,十分重视,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

一、博文约礼,孝亲齐贤

薛瑄在其《读书录》(卷一)中就提到:博文约礼,意思是说,君子要广泛学习文化,再用礼仪约束自己。使之知书明理,恪守规矩,敬祖孝亲,见贤思齐,说到做到,知行统一。

他一生在外做官,但心中始终留刻着“君亲恩比沧溟大,忠孝深期愿莫为”。把对父母孝敬、恩情,置于与朝廷君主一样的高度,甚至比大海还要深广,在整个人生中,一点都不能违背,其家国情怀,令人敬仰。据《年谱》载:先父病时,亲侍汤药,日夜不离左右。父卒,哀毁骨立,时秋雨积潦,泥水跋涉,扶柩归里。痛作《汾阴阡表》以扬先德。每逢忌日,含悲赋诗:“光荣不及酬心愿,俯仰终天涕泫然”。至达“五内此时摧裂甚”之极度哀伤之境。可见其恪尽子道,情切至极。

二、治家节俭,不可奢华

薛瑄明确提出:“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从政名言》卷二),他一生乐守清贫,不让世俗缠身,自号河东布衣,与民为伍。特别是对居住条件不求奢华,认为“治居室当有序而知足,不可以欲速尽其美累其心”。他跟父亲在河南时就住的茅草屋,曾写有《茅屋漏》“前月大风撮茅去”,“今月久雨漏不已”。后来到京城做了监察御史,却还住着简陋的房子。“一室陋且偏,入门唯四壁”。因光线暗淡,窗户是用废车改装的,今天我们还能看到他的故居原貌,一座小院,只有三间西房。“土炕羊褥纸屏风”。可想其当年情景。

三、克欲自律,为善修身

薛瑄有篇《诫子书》被称为古代二十大家训之一。约七百余字,开篇就明确指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伦理而已。何为伦?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五者之伦序是也。何为理?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者之天理是也”。进而阐述做人的基本道理和应该遵守的社会伦理。强调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身虽有人之形,行实禽兽之行”。教育子弟们不要做这样的人,向上愧对天地造化,使天地羞辱,向下使父母因生你而感蒙耻,这样的人怎么能安身立世呢!并以十分恳切的语气郑重叮嘱:“汝曹勉之!敬之!竭其心力,以全伦理,乃吾之至望也”。

他谆谆告诫子弟们时时刻刻,一举一动,都要约束自己,符合伦理,要经常诵读之、讲贯之、思索之、体认之。克欲自律,性通天理,做一个正直的人,其情至切,其望至诚,实乃家训之珍!(详见《薛瑄全集》661页)

四、读书明理,励志养德

教育子弟从小认真读书明理,修身立德是薛瑄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文集中有数首诗是写给其子弟的,言简意赅,旨要达明,虽为家书,实属严教。

示胜子

胜子行将至立年,光阴莫使暂虚延。

收心且要存天理,闭户常须阅简篇。

玉不磨砻难作器,人非问学岂成贤!

汝亲愿汝为君子,朝夕应须念此言。

示京子

京子年今十七时,青春正好立书诗。

儿童气象都无异,问学熏陶始见奇。

道大必先行孝弟,业荒须切戒游嬉。

老来善恶由今日,汝父之言汝细思!

示昌子

昌子今虽十岁余,圣功元自养蒙初。

莫求俗辈梨兼栗,须读前人诗与书。

抄手出门毋浪戏,正襟掩户要端居。

汝亲愿汝身长日,头角峥嵘与众殊!

从这些诗中可以看出薛瑄不仅是一位慈父,更是一位严师,在文集中还有五言古诗《示儿》共62句。对为人处事多有警示:“非善人莫交,非义财莫需”。“言多必招戾,恶积终殒躯”。“达即思致泽,乐即思贤儒”。总以亲切忠恳的语言告诫子弟们以德立心,以俭立行,而且满怀期望,“小子敬所植,永久期无逾”!(见《薛瑄全集》112页)

五、宽容仁厚,和友睦邻

薛瑄说: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这不仅是对世人的劝教,也是对家人亲情的所望。他有兄弟姐妹五人,时时不忘家乡亲情,相处很好。“宁知同骨肉,复此异参辰”。“莫道他乡胜故乡,思归一日九回肠”。在《寄舍弟瑭》中可以看出他“一气情如手足亲”的深厚情感,多次捎书勉励弟弟“生计无忘早晚勤”。还告诫“立身莫若亲贤士,防患应须远酒徒”。“得善便得铭肺腑,敬身宁使损肌肤”。要宽厚待人,多行善事。让人最感动的是,他大事小事都在叮嘱:“乔木宜思祖,鸡豚莫恼邻”。切莫要让家里饲养的鸡呀、猪呀烦恼邻居,这是多么设身处地的为家人家事操心着想。在细微之处可见其重视家庭教育的良苦用心!

六、忠孝为本,正直做人

惟忠惟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高体现。薛瑄在其家庭教育中亦是一贯坚持的基本理念。回顾他一生忠国爱民,勤政职守,敬谒先贤。设教授徒,丁忧守孝,表俗乡闾,固镇探妹,示弟示子,家山吟咏,触景抒怀等,无不尽显其对家教的重视和关注,许多故事在家乡传为佳话。

当年薛瑄为平反民冤,被权奷陷害入狱,他的三个儿子上奏朝廷,薛淳愿代父受死,其它两子愿发配充军,以挽救父亲生命,这是何等的高尚情操,在他们身上看到忠孝为本,正直做人的的光辉亮点!

薛瑄对隔代教育亦是关注倍加。其孙薛禥有“摸碑进士”的传说,令人惊叹!薛禥还是一位见义勇为者,在京城科举,突发大火,他臂力过人,升墙援引,救活甚众。

六百多年来,在薛瑄忠孝思想和清廉作风熏陶影响下,激励着其后人一代又一代的践行着,传承着。在《薛瑄族谱》序中载:“夫纲常伦理,炳若日星,人人佩服祖训,恪守伦常,不以小加大,不以少凌长,不以卑犯尊,不以众暴寡,不以强欺弱,惟是恩爱以相洽,敬让以相先”。这就是薛瑄家教、家规及族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努力方向!

沧桑易世,无忘先泽。据笔者搜集整理,在明朝270多年间,薛瑄世辈科贡为官者达20人之多,且资性轩豁、廉洁居官,操存廉慎,负气慷慨,都能持身严谨,宽仁莅政。或亲民爱民,克济民艰,均立身行正,卓有祖风。而且有11代16人及其家室受到朝廷的封赠,这是何等骄傲和荣耀啊!

及至清代,在《河津县志》(光绪版)中记载薛瑄后人的典型甚多。有的克承先志,重事孝廉;有的赋性孝友,乐善好施;有的代人出金,扶困济贫;有的曲尽子道,不往远游等,人皆德之,民皆颂之。其请旌悬匾,堪当敬钦!那此“贞风俭德”、“义振乡曲”、“慷慨重义”等颂词,足以标示薛瑄遗风的深远影响和世代传承的坚守精神!

时至今日,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精神文明的建设与日俱新。平原村作为薛瑄故里更是十分重视家风家教的建设与传承。利用其深厚广博的文化资源,通过有效的形式,诸如:讲故事、搞评比、编写墙头诗等,坚持数十年,深入开展各项活动,传承德孝廉,弘扬真善美,深入扎实地对村民进行教育,收到较好的效果。

最后,以几首墙头诗,再抒教化之要义,传承之重任:

其一:薛瑄文化博精深,主敬一言当铭心,

            做人处事归正道,三严三实是本真。

其二:千金万贯莫幻求,文清遗风子孙留,

            我辈当此为大任,传承家训宏愿酬。

其三:立身之本诚为先,仁义道德大如天,

            见利忘义最卑鄙,心底无私天地宽。

其四:文清已去六百年,道学夫子留名言,

            贤哲教化积财富,古范今风德孝廉。

其五:追溯历史古到今,薛瑄遗风润民心,

            与时俱进扬正气,奋力建设文明村。

忝为瑄后,所述简浅,诚望各界贤达不吝赐教,共同挖掘完善民间家训资料,构建文明家风,传承中华美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