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生坑和熟坑?生坑银元是咋回事儿?

 文瀚乐拍 2020-10-30

有人曾经问文瀚乐拍,想了解生坑和熟坑的差异。生坑与熟坑都是文物术语,不仅仅指古币圈,在玉器、青铜器领域也有相同的说法。通常情况下,古币圈的钱币主要有两种来源:一种是传世的,曾经日常生活中大家经常使用,然后流传至今的钱币,而另一种是从土里挖出的钱币。

传世钱

先说传世钱,也有人称为传世古,指的是钱币被制作出以后没有入土,一直在流通领域流通,大家一辈一辈递传下来的,经过历代传承下来,距今时间较短的明清的古钱中常见,古钱表面锈色主要为黑色或褐色,没有出土埋于地下氧化形成红绿等锈色,这种颜色被称为传世古。

生坑

生坑指的古钱币出土未久,呈现出新鲜锈色或者虽然出土已久,但锈色始终存在,没有遭受损坏。我国古代注重厚葬,墓葬出土的钱币不在少数,除了墓葬以外,埋入土下的古钱也很多,而且古代没有银行,人们储存钱币的方式就是将其装在容器中,埋入地下或者其他私密地方,尤其是在战乱、饥荒时期,战火殃及,百姓逃难,由于钱币不便携带而埋藏起来。

通常这种生坑古钱币的表面氧化严重,在土里埋藏了几十上百年的钱币,往往会带着厚厚的锈,锈的颜色有各种各样,绿锈、蓝锈、朱砂锈。土质的不同也会影响锈色的形成,比如蓝绿锈一般出现在埋在酸性土壤中的钱币, 而朱砂锈的钱币,往往都埋在碱性的土壤中。

当然,土里挖出来的生坑古币并不全是真品。很多人会用现代工艺伪造古币,然后用技术手段进行包装,有些钱币书法粗糙,有些古钱币的文字与钱币形制对不上,有些钱币胎是假的,但锈迹是真的。通常经过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在地下发生化学变化而生成的铜锈,往往已经深入到钱币内部,难以清理。而仿制的锈迹很容易脱落。

熟坑

所谓熟坑就是与生坑相反,通常熟坑指的是入土过,但出土的时间比较长,经过人们长期流传,钱体表面自然生成了一层呈褐色、黑色或深褐色等色泽的保护层。尽管它还是出土的钱币,但经过后世藏家把玩得皮光油亮,仅在残留少量生坑锈色,其余部分都已经包浆的,一般清代古钱币常见这种古钱。熟坑钱也可以属于传世钱,但为了更具体,我们一般还是不以传世钱称呼它们,毕竟它们并非自始至终是传世下来的,而是经历了出土再传世的一个过程。

生坑银元

了解了古钱币的生坑熟坑以后,还有一种不得不提的特殊存在:生坑银元。银元作为曾经官方制钱的一种,理论上也存在生坑熟坑的概念,但在文瀚乐拍看来,市面上绝大多数的生坑银元都很可能是现代工艺做出来的。

银元铸造的流通的时间并不长,主要是晚清至民国时期,大部分银元的历史只有一百年左右,如此短的时间内,通常不会产生严重的锈迹。而且银元这个币种本身也属于“大额货币”的范畴,通常主要出现在大城市里,普通人往往只有银毫,稍偏远一点地方,许多人至死都没有见过银元,他们更多见到的是铜板或者铜钱。

如此贵重的钱币,大概率不会被用于墓葬或是存进乡间的陶罐中,不加任何措施直接埋在土里的情况是比较少见的,被埋在地下,来不及交代或无人知晓的可能性就更小了。就算真的存在,品相遭到破坏,价值也上不去了。

不过,很多造假者会把新的银元埋入地下,然后假装通过意外来发现这种宝藏,尤其是袁大头。近些年来,古钱收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市面上也出现了不良商家造假牟取暴利的现象,通常主动宣传生坑、熟坑银元的,大概率是埋在土里的新品,或是通过药水弄点化学反应,用这样的手法来欺骗新入行的泉友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