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杨晓琳,女,祖籍山东。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供职于湖北省襄阳市书画院任院长襄阳市美术馆馆长。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北省书协主席团委员、襄阳市政府授予“襄阳百杰文化人物”,襄阳市隆中文化专家,评为襄阳市政府享受津贴专家。书法作品获湖北省政府屈原文艺创作奖最高奖。被誉为中国当代书法界女三株树之一,被《中国书法报》评为中国当代十大女书法家之一。 书法作品曾入展中国书协举办的全国第四届国展。全国第三、四、六、七、八届中青展等、书法作品荣获中国书协主办的翁同和学术提名奖、中国书协主办的书圣杯二等奖,中国书协主办的敦煌杯全国奖等。出版有艺术散文《玉树临风》、《秋水》、《杨晓琳书法作品集》、《三才女》、《三珠树杨晓琳书法作品选集》、《杨晓琳海风墨韵作品集》、《男女二十家》、《文波墨澜》等。至年随中国书协女书法家代表团出访日本、新加坡进行书艺学术交流。年应韩国文化院、韩国书艺家协会的邀请赴韩参加名家作品展及学术研讨会。书法作品被中外二十多个国家美术馆收藏。在国家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书法杂志》人物专版介绍;《书法杂志》、《书法报》、《书法导报》、《美术报》等发表书法作品、评论文章5诗歌散文500余篇等。 杨晓琳诗词(一) 《偶感》 晨起文园爱寂寥, 护城柳岸独聆箫。 撷来天上飘飘雪, 撒向人间曲曲桥。 心有灵犀知我意, 何堪风雨化尘嚣。 天公但为人最美, 几树临风放眼娇。 《题咏梅》 小窗绮月影扶疏, 几分清闲点雪庐。 莫道俏花春讯早, 孤荣从不与人书。 《自填词满庭芳咏梅》 冷艳孤芳,肝胆相识,露金红蕊清香。一城穿水,总许岸春光。记得前世似月,暗相认怜我愁肠。冰心寄犹逢知己,黄素白茫茫。何忘,哀痛咏,三生直教,阅尽尘妆,梦纵散,冰心铸侣恒常。寂寞总为绝艳,东风早,一壶酒觞。勿许记相思处,吹瘦落梅扬。 《山径》 映日山花寂寞开, 云烟幻灭亦复来。 凉深绿荫飞凝雨, 一径禅心解作苔。 《脂砚清墨诗几行》 从来墨迹因缘论, 愿借霜毫寄友君。 未必表相皆中节, 德清载道本成文。 东坡鲁郡虽苍老, 浩荡胸襟万古芬。 开卷但供知己赏, 任心流韵耳无闻。 《冬曲》 晓寒滋深夜, 竹掩一窗宁。 山老晴浑绿, 江人月近清。 尘随红叶扫, 池水尚留名。 箫瑟关山雁, 家园记取情。 《九月廿九日送齐月偶赋之》 门前襄水渐生寒, 缕缕柔情眼已酸。 今夜无端人不寐, 明朝有待竹霄竿。 秋阳难得乘兴尽, 目送登高放眼宽。 千里烟波离别句, 秋花陌上莫凭栏。 《聊填长相思词以寄怀》 长相思,长相思,一梦难描那个知,离愁双泪滋。雨成丝,泪成丝,慢渡兰舟伤绪谁,孰能恨梦痴。 《心曲一首》 白云结伴风吹曲, 一溪碧玉仲尼琴。 今宵榻绕仙人梦, 惟闻山间梵悦音。 明月在窗山寺静, 清风叩户我轻吟。 闲闲莫问梅花客, 记取冰壶半盏心。 《寄友人》 夜色静无声, 唯闻促织鸣。 清晖凉若碧, 明镜水如平。 遥看天上月, 低头相思生。 徘徊人不寐, 满泪衣诗情。 《端午节见榴花》 榴花照眼心, 蒿叶挂门今。 忧思牵湘水, 微风动碧岑。 骚篇千古意, 抱膝学孤吟。 终日醒醒处, 身襟自佩琴。 杨晓琳诗词(二) 《咏牡丹》 纤纤荷瓣削青葱, 长在香罗翠袖中。 但许清欢酬一曲, 人随春好满堂红。 《茶吟聊题之》 啜罢海天第一春, 烟霞从此醉真神。 谁言腹中无一物, 月涌山河是贵人。 《忆梦》 宿梦思犹泪, 离情乃半醒。 分明相遇母, 叹世若浮萍。 《山中问友人》 小雪临轩独静思, 且看琼蝶落今时。 冰肌玉蕊层层浪, 花萼梅珠朵朵痴。 山寺门前呈好景, 琴中十里妙音姿。 旧尘浮事由他去, 傲骨披霜别有知。 《江城子词赋别》 相逢不易别时难,长相欢,最无言。耿耿情怀,陡起眼生酸。行行欲行离别是。谁信道,不曾看?鬓生愁思望寻长,怯轻寒,莫凭栏,谁欠东风,又上思眉端。直教相知长相思,休挂念,一冬闲。 《冬夜偶题》 闻君于汉上, 流水写心禅。 我欲横焦尾, 清风合七弦。 《喜见黄花》 仙气迷茫晓露寒, 黄花铺地入毫端。 天公有意藏秋色, 直教回眸待我看。 《好事近》 秋夜月舒波,庭院桂花香寂。谁见伊人愁怅?小笺也无语。孤光照我影成双,可怜泪湿裙。无奈相思如故,梦随风千里。 《行吟》 莫挥清泪湿罗裳, 落叶秋风愁入肠。 晴日山行松贴面, 镜湖远望泛流光。 无名花发杂林下, 野寺晚钟一炉香。 付与水流千万事, 一轮明月即吾乡。 《戊戌七月十四日秋月有寄》 山寺秋明风亦净, 眉心带月我心宁。 人生若寄归来梦, 不学陶公一样清。 《山行》 秋日寻诗去, 山鸟倚树斜。 独行无向导, 一路看晚霞。 《有梦》 百转柔肠独自悲, 春萱洒向泪珠垂。 无言记取平生恨, 梦里千回倚门时。 《夏日偶记文园听雨》 一抹微云转作霖, 梦回清兴润衣襟。 城壕岸上荷花泪, 明月梅花玉笛音。 静水凉风燕子过, 手挥素袖满诗吟。 兰台数次来回意, 最是青山白雪心。 《戊戌夏日寄齐月》 碧荷风情万顷波, 酿成春酒白云多。 谁家明月张家女, 异地平增一岁歌。 《临江仙一首念亲恩》 惘忆亲恩心依旧,梦中牵手相随。慈云片片俗情悲。星光凝望处,满泪衣袖垂。岁月年年成幻想,可堪相见无期。佛号经诵梦先回,诸天花雨落,萱草玉阶移。 《吟莲子》 皓腕玉手寻, 掰开素雪心。 清闲安暑夏, 便作禅花吟。 《题荔枝小品》 其一 绿袄红颜抱雪痴, 东坡爱将每相思。 凝成甘露霜成蜜, 底事滄桑几人知。 其二 每遇天庭圣果来, 冰心一片依云栽。 红尘拂尽关山远, 何劳扇中咏玉台。 《喝火令词》 菡影依然好,霞光浅笑容。玉人翠袖满玲珑,试向碧空轻舞。谱入洛神中。问讯盈盈处,由它流水风。且凭身后夜朦胧。一向相思,一向画堂工。一向碧波含笑,日日别样红。 《咏紫砂一首》 龙山泥丸花, 收取紫金砂。 汲得泉中水, 来烹碧绿茶。 茗留寒夜客, 壶择雅人家。 一向安足取, 冰心溢露华。 《行吟之》 清风洛水淡然妆, 莫遣吟哦忘却伤。 眼底云山千卷画, 访道归来踏花香。 《文园春雨偶记》 春去匆匆暗自悲, 风来有意白云遗。 却将缘寄双眸泪, 花落何堪一地披。 知己人生为莫逆, 尤怜青眼惜君垂。 斜风吹乱文园雨, 莫教骊歌相思随。 《清明为母种树偶吟》 手种松青两劲株, 来年新叶遍东隅。 人怜赤子思亲树, 郁郁灵中秀地珠。 老树荫留冬雪暖, 慈枝扫尽冷寒枯。 直教四季常青色, 滋味深长护子雏。 杨晓琳诗词(三) 《寄友》 年来安和好, 润雨又春生。 明月清风送, 山花复醒迎。 岘襄朝一曲, 洛水梦千晴。 挥手还兹去, 离离念故情。 《肖冲村访杏有赋》 其一 昨夜春风过小桥, 杏花柳绿分明娇。 疏星几点初新叶, 淡月一钩悬碧霄。 其二 谢女看花最相亲, 烟波影舞此间津。 高吟一语君须记, 切莫多情媚俗人。 其三 君想霓裳点破星, 胭红淡抹亦清馨。 一时环燕春风里, 相识山间陌上青。 其四 长烟轻绕逐风尘, 一岁昭苏一岁新。 不待春风连吹雪, 绿杨烟里早成春。 其五 万顷薰风万顷芳, 半酣春意惹刘郎。 淡红褪白胭脂泪, 又见杏花自在凉。 其六 最是人间二月天, 襄阳城外柳如烟。 风和日丽湖山好, 紫陌徜徉亦是仙。 其七 岭前岭后杏云轻, 纤陌绕堤春水平。 裁剪冰心无限意, 千枝万朵入丹青。 《为画玉兰而题》 无端飞梦上春台, 清露无声玉户开。 难得萧郎慰相忆, 泪流因甚两相猜。 《有感填蝶恋花词》 二月春来寒未歇,何处淹留,吹散梅如雪。总为叹君教惜别,芳心早付愁肠结。雾锁江天哀雁越。梨杏关山,孤矗遥相接。零落夕霞红万叠,一痕清冷柔情月。 《忽有杏云飘拂而至偶兴之》 长忆烟波渺, 心留水一方。 豁溪天外地, 也伴雪杏茫。 复至山灵秀, 云霓满荷塘。 扁舟何处系, 犹自梦归乡。 《聊填词庆春泽咏月》 今夜圆晖,波光水榭,银河淡淡微张。又入瑶台,盈怀犹若青霜。玉环何故每成玦,一味寒,片片清光。自凝眸,水镜花前,欣有梅香。人间多少忧愁梦,叹仲宣古墙,城外灯窗,千岁悲欢,刹那弹指兴亡。轻舟摇浪飘短笛,一声声,暝色苍茫。对贤哲,细展红笺,漫赋新凉。 《忆母寄怀》 为客几经年, 灰云破素烟。 隔窗风弄竹, 覆径雪漫天。 独坐书斋静, 凄然思绪牵。 小忧心酌念, 多泪烛花燃。 《雪境》 闲吟发逸兴, 汉水一江冰。 冻境初帷幕, 城壕梅蕊凝。 归人松宿处, 光照涤心澄。 与汝升明月, 常持清静灯。 《剑咏》 其一 又见梨花落尽中, 那堪梅下唤春风。 龙泉宝剑怀中握, 我欲长持舞碧空。 其二 仗剑当空雪做裙, 梅花映月亦风云。 裙衣试看披霞色, 聊把寒光扫万钧。 其三 梅雪从来影不孤, 剑痕轻点似如无。 千秋明月酬知己, 夜夜灵光未与殊。 其四 龙渊之水自来寒, 淬火成锋白刃坚。 致知以行神应聚, 青虹一闪裂山岩。 其五 最是雪花照玉蓉, 剑披霞焰斗蟠龙。 连蜷袅窕高千丈, 直上终南第一峰。 其六 一泓秋水净纤毫, 斫地光星雪浪滔。 人过中年犹有惑, 吴钩舞断月檐高。 其七 侠情不让玉娇龙, 晨练文园已腊冬。 箭步如飞随手挽, 雪林万朵剑芙蓉。 其八 黑铁成钢经百炼, 萧萧剑气泣神仙。 寒烟疾驰凌霄去, 直扫霾云落九天。 |
|
来自: 新用户0018DMHe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