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国佬对狙吗?我用炮!王牌冷炮手单炮击杀400美军!|轻武专栏

 天空勇者 2020-10-30

冷炮运动

大家好,我是头像机枪一样秃秃秃秃的排稿少女梦小二。

今年是抗美援朝70周年,一系列电视纪录片、电影被提上日程,其中一部电影引起了网友注意:张艺谋的《最冷的枪》,这部电影阐述的是抗美援朝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狙击手作战的故事。
 
懂历史的网友一眼就能看出,这部电影的原型就是知名的战斗英雄张桃芳,在志愿军开展的冷枪冷炮活动中,张桃芳击毙敌人214名,成为一代狙神。


但是很多人只关注了冷枪,对冷炮的故事却知之甚少。其实,冷炮的战绩一点也不比冷枪运动差,特别是在冷炮运动中诞生的志愿军炮手,曾经单炮击杀400美军,成为名副其实的“狙击炮神”!
 


这场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狙击作战,发生在1952年-1953年的朝鲜战场。
 
五次战役结束后,朝鲜战争进入了僵持阶段。双方已经没有大规模攻防战,只有围绕少数阵地的激烈争夺,于此同时,双方开始停战谈判。

但美国人在研判桌上得不到的,就想在战场上拿回来,为了给谈判取得足够的筹码,于是利用强大的炮火优势开始不间断的炮击志愿军阵地。
 
财大气粗的美国人根本不把炮弹当回事,特别是范弗利特,下令以5倍于普通炮击弹药量的饱和打击我方阵地,打出了著名的范弗利特弹药量。
 

▲美军炮兵打空的药筒
 
而志愿军的炮兵非常弱小,很容易被压制,所以没法和美军正面硬扛,一开始完全处于被动挨打局面。
 
这样就比较麻烦了,天天有志愿军伤亡,而很难给美军造成伤亡,谈判处于很不利的局面。
 
为此,为了大规模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同时为后期的谈判争取有利的条件,志愿军总部在1952年1月29日发出指示:“在与敌对峙状态下,对敌之小群目标及一般目标,每日指定值班的特等射手专门寻求射击目标,这将给敌人甚大杀伤。”这就是冷枪冷炮运动的开端。
 

▲志愿军在用假人引诱美军狙击手
 
所谓冷枪冷炮,冷枪自不必说,可以理解为大规模狙击作战。而冷炮运动,可以理解为炮兵的游击战,把成建制的炮兵单位拆成游动的炮兵小组,逮住机会就干他一炮,然后迅速转移。
 


这种打法非常适合志愿军,第一是不搞炮火覆盖,只是零星打几炮,非常省弹药。第二是打完就跑,等敌方发现射击位置然后进行报复性炮击的时候,我方早就撤出阵地了。第三还可以和冷枪运动配合,专打那些冷枪搞不定的地堡和阵地。
 
这种冷炮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被志愿军玩的出神入化,形成了成体系的冷炮作战战术。
 

▲狙杀坦克
 
比如志愿军对各种火炮规划了分工,前方一般布置无后坐力炮,利用直射特点直接打击500-1000米距离内的敌军。后面安排迫击炮和山炮,对付1000-1500米范围内的敌军步兵和堑壕。再后面就是野炮,主要利用高射速封锁1500米-3000米范围内的公路,最后是榴弹炮,利用口径大威力大的优势攻击3000-5000米范围的敌人工事和装甲车辆。
 
这样,无论是前沿还是后方,敌军始终处在我军的炮火打击范围之内。
 

▲炮兵观察员在观测敌人目标
 
在这种缜密的战术安排之下,冷炮作战也开始变得如狙击作战一样出神入化,还和狙击手一起默契配合,枪炮协同、逼敌出洞,就地聚歼,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
 
比如第15军第133团无后坐力炮排排长高奎,其美制M-18型57毫米和M-20型75毫米无后坐力炮使得出神入化,指哪打哪。有一天步兵连队找到他,说在志愿军狙击手的打击下,美军天天缩在战壕和地堡里,让狙击手望而兴叹。
 

▲志愿军使用M-18无后坐力炮打坦克
 
高奎马上潜入阵地,悄悄测算距离、计算参数,然后在1100米距离上,用无后坐力炮连打两弹,地堡就被炸开了个大洞,惊恐的敌人纷纷外逃,然后就成了志愿军狙击手们围猎的目标,不一会就被全部狙杀。
 
高奎的经验很快得到推广。志愿军各部队又创造出了一系列新的枪炮结合的新战法,也诞生了志愿军“狙击炮神”唐章洪。
 

▲唐章洪一脸稚气,却是特等功臣
 
唐章洪是四川省中江县人,1951年,年仅16岁的唐章洪加入志愿军,被分配到战功赫赫的志愿军135团炮营八二炮连,当了一名82毫米迫击炮炮手。
 
唐章洪的师父是特等功臣高晋文,也是一名非常优秀的炮手,曾经单炮狙杀一名美军高级军官。
 

▲时隔60多年
唐章洪在央视见到了自己师父高晋文
 
在高晋文的培养下,唐章洪迅速成长,也成了一名用炮高手。在随后日子里,唐章洪每天都带着一门82毫米迫击炮在阵地附近游荡,看到机会就来一炮,令敌人防不胜防。
 


在65天内,唐章洪用79发炮弹消灭了101个敌人,提前完成了 “三百计划”(一百天内用一百发炮弹消灭一百个敌人),被授予“百名狙击手”荣誉称号。
 


唐章洪不但自己打得好,还注意培养新人,总结出了冷炮狙击战术“六快”“四不打”:“观察报告快,架炮快,瞄准快,修正快,发射快,撤炮快。没把握不打,远不打,计算不好不打,瞄不准不打。”
 
为了对付敌人报复,他们构设伪装工事,做草人,消耗敌人,用真工事打炮,伪装工事用绳拉手榴弹炸柴灰冒烟,敌误认为是我炮阵地,疯狂射击,消耗大量弹药。
 
在唐章洪的帮助下,又有6名狙击炮手成长起来,著名的“冷炮手”彭良义、赵丕城都是在唐章洪带起来的。
 


很快,联合国军受不了这种没日没夜、防不胜防的狙击作战,开始大规模进攻五圣山阵地。10月14日开始,唐章洪配合步兵坚守阵地,不停地射击,2小时打光了200多发炮弹。

此时炮筒已经滚烫,他用尿使炮筒降温后继续开炮。
 

8小时后,唐章洪打出了近千发炮弹,双手全是烫伤。突然,敌人空军扔下的一枚炸弹摧毁了他的炮阵地,唐章洪被土石埋住,晕死过去,炮组其他人员全部牺牲。
 
庆幸的是,身边的炮架救了唐章洪,替他挡住了大部分石头,并留下了呼吸空隙。
 


看见唐章洪被埋,防空洞里的战友急忙赶过来刨开土石,将他抢救出来,唐章洪坚持爬到石堆里挖出自己的迫击炮,但由于伤势太重,他再次晕死过去,战友急忙给他打一针吗啡,才让他醒过来。
 


这时,接到上级通知,要求再坚持5分钟,这时炮弹只剩下26发,炮架也被炸坏,唐章洪让剩下的6人每人拿走一发当手雷,剩下的全归他。
 
只见他站在战壕旁右手抱住炮筒,以身体为支撑,拇指测定方位,左手装弹,在3分钟内将剩下的20余发炮弹全部打了出去。
 

▲这种简便射击法直到今天还在用
 
据统计,唐章洪使用这门炮共歼敌 420余人,志愿军总部为其记特等功一次。
 


冷炮运动虽然没有狙击对决那种惊心动魄,但同样杀伤力巨大。如果说志愿军狙击手让美军的嚣张气焰荡然无存,那么冷炮手们则让躲在碉堡中的美军再无安全感,这种创造性的打击方式也成为了战争史上的一段神话,说不定如今中国玩狙击榴,就是志愿军冷炮运动的精神传承呢。
 

▲牙疼好了,我又是一条好汉!



雪山测试的保暖内衣

科技面料 吸湿排汗保暖

交易担保 军武优选 军武优选:你的专属装备库 小程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