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几个看似卫生的习惯都别做了

 李沧健泰堂 2020-10-31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喜欢讲卫生、爱干净,但是有很许多看似是的卫生的习惯,其实对我们的健康并没有益处,看看你是否中枪吧!

一、勤掏耳朵

许多人非常喜欢掏耳朵,不仅可以保持耳道干净,还会感觉很舒服。但你知道吗,你掏出的“耳屎”,其实是耳道里分泌出来,专门为了保护耳道,有保湿、润滑、阻挡异物和阻隔感染、抑菌杀菌的作用,所以建议大家日常不要太频繁的掏耳朵。

二、饭前烫碗筷

大家平时外出吃饭,使用消毒餐具之前,喜欢用热水把碗筷都烫一遍,因为认为可以消毒,但其实意义不大。

有科学家做过对比实验,一组是餐馆内已经经过消毒密封的餐具,另一组是已被污染未经冲洗的餐具,并经过不同温度的水进行冲洗,实验结束后,结论是热水烫餐具只能起到清洗的作用,并不能杀菌。

三、用牙签剔牙

有人习惯吃完饭后,喜欢用牙签剔牙,虽然牙签可以把塞在牙缝中的食物及时的剔出来,可以保护口腔清洁及牙齿,但是并不建议长期使用,因为它会对牙齿造成伤害。

因为长期使用牙签剔牙,容易造成牙间隙增大,还会导致牙龈炎、牙龈萎缩等牙周疾病。而且如果牙签使用不当,误将牙签强力塞入牙间乳头区,更容易造成牙齿间隙增大引起牙周疾病。

四、抠肚脐

肚脐是容易藏污垢的地方,有些人为了干净喜欢抠肚脐,但是在肚脐中藏有非常多的细菌,虽然大多不致病,也会很容易引起身体不适,如果需要清理,可以通过使用涂有酒精或碘伏的棉签,力度较轻柔的进行擦拭,最后用温水冲洗干净就可以了。

五、洗澡太多频繁

有人喜欢干净就天天洗澡,但是太多频繁的洗澡,很容易将保护皮肤表面的油脂和角质层都清洗干净,造成皮肤容易干燥、瘙痒的症状,所以建议大家不要太多频繁的洗澡,可以4、5天一清洗。

六、不要过度消毒

很多宝妈们总是害怕病菌会让自己的孩子生病,所以特别注意消毒、无菌措施,但要知道,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会有生病的时候,这些生病的经历虽然让人不喜,但是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能够可以更健康的成长,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过度的爱干净,只要做到正常的卫生就可以了。

本文为健泰堂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青岛健泰堂门诊部是以原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王德旭、中医科主任王泽山为首席专家,以中西医结合为主要诊治方法,以皮肤病、过敏性疾病为特色,以治疗各种疑难病为追求。

对各种皮肤病:湿疹皮炎、特应性皮炎、过敏性紫癜、慢性荨麻疹、银屑病、白癜风、重度痤疮、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虫媒性皮肤病(如蜱虫、恙虫、蜂、蝎、蜈蚣蛰伤)等、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咽炎、哮喘、肠易激综合征等)、颈肩腰腿痛、心脑血管病、风湿病、妇科病、消化系统疾病等有较好疗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