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钱文选在近代历史文明中的卓越贡献(上)

 宣城历史文化 2020-10-31

第712期

钱文选在近代历史文明中的卓越贡献

陈兴福

钱文选(1874~1957),谱名灿,字士青,自号诵芬堂主人,原籍浙江临安(也有说是江苏溧阳),始祖钱鏐,先祖钱昌祖,始迁祖为明代钱潮。钱文选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出生于广德州小北乡伏卡保百能地(白龙地),系五代吴越国武肃王钱鏐的三十二世孙(从谱系上说是广德钱氏),前清举人。曾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杭州第一届委员会委员,首创中国航空事业,培养了中国第一位飞行员。作为晚清民国时期一个普通的外交官和政府官员,钱文选先后任驻英国留学生监督、兼任伦敦万国人种大会中国代表、海牙万国修身大会中国代表,足迹遍及欧洲大陆德、法、瑞士、荷兰、美等国,回国后担任盐运使等职。

据钱文选所撰《钱氏家乘》自序:“我昌祖公自台官广德,迁居溧阳,潮公又由溧阳迁广德,历十余世,有丁三百余,延及清季,遭红羊之劫,祗存两世三人。文选行年四岁,慈父见背,零丁孤苦,以孑然一身,延潮公一脉,不绝如缕。”钱文选4岁丧父,16岁丧母,靠叔祖所遗田产及打柴、挖笋维持生计与学业。

光绪二十四年(1898),钱文选考入安徽省立求是学堂。二十九年被择优咨送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旋改入译学馆,潜心攻读英文。为补学费不足,他常于夜晚为官宦人家教授子弟。自云潜心外文,在于窥西人政治学问之本源,以变法图新,富国强邦。

光绪三十三年,光绪帝宣布预备立宪,准臣民上书。钱文选上书都察院代奏皇上,建议创设咨议报,以专论与宪法有关之事,后又上书邮传部尚书张文达,指出自海运通商以来,中国大利大权皆落外人之手,提议“招商局由我设,铁路由我建,收回京汉、粤汉等铁路,邮政局、电报局亦收回自办”,否则“我之脂膏为人吸尽,我之主权亦将不保矣”。文中还对国家用人、出洋考察、派员留学和兴办实业之类提出许多具体意见。张尚书嘉其言,拟调钱文选到部任职,钱文选以尚未毕业为由婉辞之。

光绪三十四年(1908)毕业于京师大学堂译学馆,以七品京官任用,宣统元年(1909)始任清学部出洋留学生襄校监试官,二年改任驻英留学生监督。时中国公费留学生学额无定,若有缺额即自行裁撤。钱文选认为这对有计划地培养人才不利,即电请学部制定学额。后不久,留英官费生学额以及在法、美、德、比利时等国的留学生学额始有定制。

在英国时,钱文选发现英国已使用“飞艇”载物、乘客及邮运,便一面到布里司夺飞机制造厂考察,一面物色驾驶员人选。后得知自费生厉汝燕有志于此,即电呈陆军部细陈航空之重要,要求派人学习。陆军部复电应允,并给汝燕以公费生待遇,另拨给二百英磅专款。宣统三年七月上旬,钱文选亲送厉汝燕进布里司夺厂学习飞机驾驶,又于九月将学习章程和飞机图样呈送回国。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时,厉汝燕曾奉令购飞机两架,聘法国机师一名,一同驾机回国,此系中国航空起源之轶事。当钱文选七十寿辰时,已任北京航空学校教授的厉汝燕以诗赞道:“我国学生习飞机,公力提倡为始基。”

宣统三年,钱文选兼任伦敦万国人种大会中国代表,翌年又兼海牙万国修身大会中国代表。在出席两会时,分别作了题为《孔子道德为世界文化之祖》和《孔子伦理与万国修身大会之关系》的演说。当时留学生经费原由各省汇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后汇款突然中断,学生学习、生活费用无着。驻英各国银行均奉令不介入中国“南北之事”,为此钱文选到处奔走借贷无成。其时中国驻英使馆人员也两月未发薪俸。钱文选于寝食不安中通过英教育家瓦立司,得以谒见英外交大臣葛雷,方从英华比银行借得五万英磅解决相关费用,使留学生摆脱了困境,并将其中十分之一接济了留法学生。

民国元年(1912),中国大学尚未被国际承认。是年夏,全英大学会议在伦敦召开,钱文选应伦敦大学之请以特别名誉会员身份出席会议。经钱文选提议及大会通过,英国率先承认了中国北京大学。钱文选于督学之余,还在伦敦大学兼修政治经济课三年。

民国2年(1913),钱文选调外交部任中国驻美国旧金山领事,兼财政部驻美监务调查员。旧金山设有华侨总会、中华会馆、中华侨民学堂以及地方会馆和堂号多处,其中粤籍侨民帮派纷争,常持械殴斗。钱文选到任当年,因堂号互殴竟连丧九命。钱文选深感不安,随即深入侨民之中极力调解与劝导,并创设和平会以调处华侨间的纠纷。此后在钱文选任内再也没有发生互斗伤人之事。

民国3年,美移民局在旧金山湾内一座小岛上,设立了一所迫害移民的机构。中国人入境,美方以检验身体为由,将其长期关押岛上,有的不堪受辱蹈海身亡。钱文选获悉后,立即采取措施,凡有渡洋船只进出旧金山口岸,便亲往接待祖国侨民,每遇移民局将华侨送岛作所谓检验时,便催促美方尽快检查后放行。从此华侨所受的歧视和痛苦大为减轻,钱文选此举深受华侨好评。

民国4年(1915)2月,美国在旧金山主办巴拿马赛会(国际博览会)。钱文选任赛会中国监督处参议兼安徽省代表,并兼任赛会国际审查委员。当时中国参赛的产品主要是丝、茶两类,而赛会评奖标准是看物品质量与数量,同时规定每类物品只发一种大奖。评奖时,日本代表说日茶在美国销售数量最多,因而应得大奖,钱文选即予反驳:华茶早已畅销欧美各国,且在世界茶叶出口总量中所占比重最大,中国应得大奖。日方仍不甘心,多方游说。有人提议分红茶、绿茶两类而分别给中、日发奖。钱文选复又据理力争,终使日茶败北。中国安徽、江西、福建、湖南、湖北、江苏、浙江七省茶叶均获金牌大奖,其中皖省获奖的茶叶系广德县砖桥五花岩等地所产的云雾茶。当年7月上海《神州日报》报道了华茶获奖经过,赞扬钱文选“确以热诚之竞争恢复国产之名誉,其成绩卓著”。正是钱文选在巴拿马世博会上以过人的智慧征服了评委,使中国的产品得到了多项大奖。据说当时贵州的茅台酒展览多天一直无人问津,是钱文选故意绊倒一瓶,瓶破酒溢,香醉四座,最后夺冠。还有产自广德小北乡的云雾茶,更是在钱先生据理力争下,最终赢得了金牌大奖,维护了国家尊严。

领事旧金山的翌年,钱文选又兼任财政部驻美盐务调查员,历经两年考察研讨辑成《制盐新法录》二卷,并编撰了《美国制盐新法》和《兽类饲盐利益及方法》。民国4年10月财政部盐务署批示,将钱文选的“调查记录”发交各省盐运使筹议仿办,以助改良盐业。翌年5月农商部批示在“张家口暨京师西山、安徽石门山等处,以及农商部第一、第二、第三种畜试验场试行兽类饲盐。”9月以后又在云南试行。从此,新制盐法和兽类饲盐法逐步推广全国,钱文选功不可没。

民国4年11月,钱文选奉调回国调财政部任职,历任云南、河北、浙江、湖北、福建盐务稽核所所长,皖岸榷运局总局长,两浙盐运使等职18年。在云南任上时,滇省军阀常向商人勒索,经钱文选斡旋,财物才得以逐步归还原主,商人由此甚为感激。钱文选改任他职时,商民制作“惠商裕课”、“阜我民财”匾额相赠。钱文选在署理地方盐务期间,先后撰成《滇盐》《芦盐》《浙盐》《鄂盐》《闽盐》5种专志。

钱文选一生谨奉家训,以行善为荣为乐。民国18年,捐资600元在广德北乡双溪上架起一座木桥,并出资修筑广德至溧阳戴埠的松岭山道,人称“松岭古道”。民国19年,钱文选捐资千元在故乡伏卡创办了士青小学,乡里贫苦子弟均得以免费入学,此后学校每年开支的数百元经费全由钱文选供给。钱文选还曾捐款资助广德育婴堂。晚年他将叔祖所遗田产置为“士青义庄”,收入用于善事,平素零星施舍则是难以尽数。

民国21年,钱文选申请卸职获准,定居杭州。23年,广德旱灾奇重,树叶亦采食殆尽。钱文选于9月5日接到广德救灾委员会电告,立即召开旅杭同乡会会议,并向中央行政院、全国赈务委员会、安徽省民、财二厅以及外地同乡会发出救灾电文。其时钱文选已先后于7月、10月应安徽省府和浙江省府所聘,出任黄山建设委员会委员和浙江省赈务委员会常委。钱文选一面吁请救灾,一面千方百计实施救济:赔垫运费派人收购广德的竹木柴炭运销杭州;从浙江赈务会商拨夹衣2000件改成棉衣,连同向上海商界募得的棉衣和估衣各1000套,运交广德发给灾民;将经手在杭州领得的免税米4500石以及垫款3000元从上海采购大米运抵广德,以购进价出售,并往复周转不绝;用募捐所得在广德与人合办粥场施粥,同时施舍100余口棺木和大量药品。钱文选热心救灾若此,自奉却是极薄,一生不嗜烟酒,家中除去藏书,余无长物。

民国26年,上海抗战爆发后,杭州难民很多。钱文选时任杭州红十字会会长,兼浙江救济难民委员会常委,终日忙于救济。为不与日军纠缠,12月23日(杭州沦陷前一日)钱文选徙居上海。驻杭日酋几次派人飞沪,许以高官厚禄欲引诱钱文选返杭就职(相当省长职),后又委某国驻沪领事前往游说。然而钱文选正气凛然,坚辞拒绝,闭门不出,埋头著书。此间,钱文选曾在一张与友人的合影上题诗明志:“乱离敢自托孤高,威武频加不屈挠。生命虽危置度外,任他巨浪与洪涛……”。于抗战胜利时,钱文选才返回杭州,曾题三潭印月迎翠轩“空潭成对影,明月悟前身”,曾题岳王庙墓楹联:“武穆与武肃齐名,赖祖功射退浙江潮,得瞻庙貌重新,留南宋一抔干净土;大孝为大忠张本,奉母命战寒金虏胆,毕竟国魂同寿,占西湖卅里艳阳春。”曾在杭州留下许多人文佳话。

  据考钱文选游览昭明峰、双清池、太子庵时,曾赋《昭明峰》诗:“父知修道子修文,慧业词宗两不群。同泰昭明何处觅,一峰犹是倚松云。”双清池在禅源寺东侧青龙山下,周边有古银杏、柳杉、丹枫蔽日,绿竹垂杨飘逸,金桂玉兰吐香,倒映山景如画。双清池、太子庵分别建于东天目、西天目两山奇松怪石之间,太子庵相传为梁代昭明太子萧统读书的地方,位于禅源寺西北边的昭明峰下,竹林遮径,山泉溅玉,林悬碧帐,禽转珠簧,庵占地5亩许,门楼书“抱翠流彩”,内有昭明遗迹读书楼,又名“文选楼”,相传因昭明太子在此撰成《昭明文选》而得名。“文选楼”始建于明代,砖木结构,浮雕木刻,古朴华丽,读书楼内有古井名“太子井”,终年不涸。读书楼东侧有“洗眼池”,传为昭明太子读书分经的地方,因双眼瘅用池水洗眼,双目复明而传为神奇。

钱王钱镠对杭州的贡献非常大,同时钱王祠也是西湖南线重要的景点,而钱王祠能得以保存至今也得力于钱文选的呼吁与倡议。早在1924年,钱文选发现杭州的钱王祠年久失修、破败不堪,心里非常难过,便首先发起呼吁重修钱王祠,倡议社会各界共同修缮,于是政府大员多有捐赠,其中当时的浙江省长张载阳捐了5万银元,钱王祠才得以修缮保存。钱王祠几建几毁,直到2003年西湖综合保护工程中才完整复建,成为西湖南线集游览观赏、文化展示、历史研究于一体的园林景点。

《大东购书漫记》:“过去有个叫钱文选的人,好像是个专精于堪舆之术的大师,搜集到许多风水书籍,在民国三十一年(1942),由商务印书馆铅印过一部《钱氏所藏堪舆书提要》,还是大藏书家傅增湘题写的书签。”钱文选是广德本邑近百年以来唯一的文科乡贤,留过洋,做过官,交结甚广而乐于出书,年届六十退休后,热心为钱氏家族服务。钱文选著述颇丰,除前文已及的关于盐业方面的著述外,尚有文作品或文集:天目山游记、黄山游记、西湖钱王祠落成纪念册、重修西湖钱王祠落成纪念册、春秋百咏、春秋百咏补编、诵芬堂诗文选(初编)、诵芬堂诗文选、诵芬堂书札、诵芬堂文稿(1~7编)、诵芬堂诗文稿补编、西湖风景唱和集、吴越纪事诗、游苏记事、钱氏家乘、钱氏家谱、钱氏传芳集、钱王祠产补编、钱武肃王敷治吴越功德史、钱武肃王功德史、吴越国五王世家、环球日记、英制纲要、游滇记事、浙江名胜记要、祠山小志、(民国)广德县志稿(59卷)、广德县志稿(56卷、59卷)序、甲戌广德旱災大事记等等30余部(种)。隐居上海时曾自编《士青全集》出版(商务印书馆1939年8月,今存)。

民国19年,钱文选将张光藻《北戍草》《龙江纪事》结集重版并序。广德地方志书基本从明朝开始到清朝保留了一部分,但是在宋及以前的志书都已经湮没。“言州志者,知有明,不知有宋,更不知吴越与春秋也。”广德悠久的地方史记载相对比较详细的只有近650年,而之前的1000多年地方史记载基本没有或者很少,所以民国广德县人钱文选撰修《广德县志稿》功不可没。1937年钱文选倡设广德县志重修委员会,不久因抗战爆发而事废,后于1948年独立修成《广德县志稿》一册传世,为广德历史文化传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广德自东汉建安初建县,至今约1780年,其间修过县、州志凡15部,专志4部,其中官修16部,私人修3部。其中民国《广德县志稿》民国37年(1948)邑人钱文选纂修,59卷,当年铅印刊行。现浙江、安徽省图书馆和广德县地方志办公室收藏。”

建国后,钱文选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作为无党派人士被聘为人民政协杭州市第一届委员会委员。邵力子先生曾邀钱文选进京供职,杭州市政府亦欲请钱文选主管文物工作,可惜最后钱文选终因年迈体衰而未能就任。钱文选在自己的富国强邦夙愿开始实现的时候,却于1957年3月5日不幸患脑溢血去世。

钱文选对钱氏家族的最大贡献,是在1925年编纂了《钱氏家乘》,线装本七册,从序言、宸翰、像赞、图考、年表、家训、传记,到遗文、艺苑、古迹、轶事、世系、支派、祠产,可谓家族历史的一部巨著,也是研究钱镠的珍贵史料。曾任全国水利局总裁工、江苏运河督办的72岁的状元公张謇在去世前两年为《钱氏家乘》题签题词且为序,书内有徐世昌、孙宝琦、张謇、陆徽祥、许世英、范源廉、唐继尧及苏轼等古今名人诗文,同时为该乘作序的15位各界政要闻人汇为大观,在家谱长河中恐属凤毛麟角,名家盛赞其“蒐集丰富,编排有致,钱氏家谱中之佼佼者也”。

(作者系广德市林业局高级工程师,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