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国产音乐综艺只有第一季能看?

 外滩TheBund 2020-10-31
《说唱新世代》
成了今年音乐综艺的黑马
活在B站生态中的它没能破圈
但这些年轻人的表达直指人心
“乐夏”“新说唱”们在第一季之后
则暴露出流量带来的许多问题

 
开播豆瓣评分8.6,现在即将收尾蹿升到9.1,B站的《说唱新世代》,成了今年下半年出人预料的音乐综艺黑马。
 
虽然定义为“音乐综艺”,但《说唱新世代》实在怪得不像一台音乐综艺——相比这些“音乐素人”默默无闻的音乐作品,它更像是用纪录片的拍摄手法,记录了年轻一代的思想表达。
 
说实话,作为流量时代的综艺产品,《说唱新世代》并没有什么值得大夸特夸的地方。节目体量小、说唱难破圈、阵容缺大牌……你可以从综艺角度上找出它无数个不足。
 

但是唯独敢于“表达”这一点,就让它的口碑赢过了刚谢幕的《乐队的夏天2》,和相继收官的《中国新说唱2020》。
 
同时我们也看到,传统的竞赛式音乐综艺节目已经渐露疲态,无论是“乐夏”还是“新说唱”,都很难复制第一季的辉煌。
 
在摇滚、嘻哈这些青年文化被流量入侵后,我们渐渐看到了许多怪象。如何把网络综艺和青年文化表达做结合,也成了当下值得探讨的话题。
 

01

综艺出戏,音乐抓耳



如果要向一个不听说唱的综艺粉安利《说唱新世代》,你会发现这是一个特别艰难的任务。
 
它的导演是严敏,极限挑战的粉丝都熟悉;导师阵容里,有一个“槽点满满”的黄子韬。除了这两点之外,这档节目就没什么大众容易接受的卖点了。
 
《说唱新世代》的赛制乍一看也没什么新奇之处,官方介绍是:“汇聚来自全国各地的rapper,齐聚‘说唱基地’,通过层层公演考核,决出代表新世代发声的‘世代表达者’。”
 
这个所谓的“说唱基地”,是这档节目第一个让人感到“诡异”的地方——它是一座位于无锡郊区的厂房式巨大建筑。因为节目大部分在夏天录制,rapper们又总爱浑身厚厚潮牌,所以镜头里从导师到选手总是满头大汗。
 

这些选手中,除了少数几位上过“有嘻哈”“新说唱”的熟面孔外,基本都是半职业素人音乐人。

有在圈内混了十多年没混出名堂的上班族老炮,也有只玩了半年说唱的菜鸟,还有看起来并不嘻哈的B站up主。
 
但一到表演环节,强烈的反差感就来了,几乎每一首歌都能牢牢抓住已经快失去耐心的观众,每位选手说唱风格之独特、歌曲完成度之高,都能给人意外之喜。
 
更重要的是,这些新世代的表达者,他们的歌是真的言之有物。
 
剩女问题、父辈的下岗浪潮、女性的呐喊、校园暴力、童年歌谣……在这些歌词里,小到讲述生活故事,大到跨越代际的时代之声,无不是这些年轻人,用只属于自己的视角,观察这个世界后得到的真情实感。
 
就在这样的“综艺出戏,音乐抓耳”的无限循环中,观众和这几十张平凡的面孔之间达成了和解,获得了陪伴感。即便是开播时你讨厌的选手,时间一长也会发现他的可爱之处。
 
严敏用近似纪录片的手法,捕捉着这场漫长的大群戏里每一个人物特写,舞台之外的生活细节也极舍得用笔墨:吃饭、睡觉、打卡,写歌时熬秃头的纠结,队员之间从争吵到和解……这些内容也成为了选手的灵感,融入了每次公演的歌词里。


 

02

音乐综艺只有“第一季”



《说唱新世代》的这些闪光点,我们在许多其他音乐综艺中也看到过,比如第一季《乐队的夏天》,比如2017年横空出世的《中国有嘻哈》。
 
第一季“乐夏”,登场的这些乐队有老炮有新团,不管是这些艺人还是屏幕前的观众,似乎都没把“乐夏”当作有激烈竞争元素的比赛综艺看。
 
这些乐队除了平时每年的音乐节,很少有机会在同一个空间里相处那么长时间。

相互之间有的知根知底,有的是新人看前辈偶像,其乐融融齐聚一堂,也没把它当成一场比赛,于是产生了许多有趣的火花。
 
摇滚乐队在中国虽然存在了30年,但对很多综艺观众来说仍是陌生的,所以我们享受去年“乐夏”的演出,每一首原创、改编都是新鲜的,这是难得的趣味。
 
但这些新鲜感,在“乐夏2”却变味了。
 
第一季乐夏“新裤子”们出圈,乐队市场欣欣向荣,却让我们在“乐夏2”里看到了太多老面孔。

他们已经明白,来这里是为了什么,如何发力借力,如何玩与被玩,都成了深思熟虑后的结果,成了一个有预设的答案。
 
这样的无趣,在今年的《中国新说唱2020》中也在发生,太多OG,太多“回锅肉”,太多准备,让“新说唱”成了一场勾心斗角的俄罗斯轮盘赌。
 
赌桌前的rapper们双眼盯着跳动的小球,拼命赢下一局,就为了在未来的一两年里能吃上一顿饱饭。
 
“新说唱”观众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第一季《中国有嘻哈》最成功的一点,是向观众普及了嘻哈音乐应该怎么听,“单押”“双押”的文字游戏,甚至进入了年轻人乃至整个中文网络环境的语言体系。
 
这些新鲜的观感,珍贵但极为有限,无法在第二季第三季复制,挖掘不出更能触动观众的新内容,只能眼看着它们在第一季的辉煌后快速衰变。
 

03

音综的生命力在于表达



相比于“圈地自萌”的B站,爱奇艺作为平台无疑有着更广的受众,也有着更强的综艺属性。
 
所以我们会看到,“乐夏”“有嘻哈”作为青年文化的载体,难得地破圈了,搭上了流量的快车道,不仅让摇滚、嘻哈乐迷,更让普罗大众看到了他们。
 
然而,流量入侵青年文化所产生的荒诞后果,在今年集体爆发。
 
前不久,我们看到登顶“乐夏”的痛仰,在成都巡演时,被“乐迷”冲上台挤到无处容身。
 
几个月前,“新说唱”rapper王以太在club演出时,被前排卡座“大哥”耍性子喷了一身香槟。
 
这些名气是流量带来的,理所当然会被流量消费。会做出这些出格行为的人,他们是真的摇滚、说唱乐迷吗?
 
不论是摇滚还是嘻哈,在中国都是舶来品,二三十年的积淀,并没有诞生成熟的受众土壤。综艺节目中赋予摇滚、说唱的那些标签,往往也都是片面的、商业性的。
 
青年文化有着无限的创造力,作为综艺节目,如何挖掘这些宝藏,给年轻的艺术家们更有益的平台,进而展示给公众,这是B站、爱奇艺该琢磨的事,是严敏、车澈、马东们该想明白的事。
 
一档综艺的亮点,如果只是几首歌曲,只是一些搞怪的综艺效果,只是为了名次勾心斗角,割青年文化的韭菜连带土壤一起破坏,那它存在的价值又在哪里呢?
 
新裤子之所以成功,在于他不仅仅是一只摇滚乐队,而是一个货真价实的艺术团体,彭磊画漫画、拍电影,庞宽摆弄机器人和国货运动服,这些都是青年文化的其他位面,核心是表达,是创造。摇滚只是他们表达的形式之一。
 
就像《说唱新世代》,它的重音不在“说唱”,而在“新世代”。
 
用“万物皆可说唱”的大命题,来鼓励、保护新一代的表达。在B站这样一个面向年轻观众的平台,能够产生强大的作用力。破不破圈,对它来说真的不太重要。
 

说白了,之所以《说唱新代》能够吸引人,正在于它本来就没想举起嘻哈文化的大旗,而是造了一个平台给年轻人发声。
 
这种表达,也可以是说唱以外的世间万物,你在B站上看到的汉服、厨艺、游戏、鬼畜、Cosplay,种种青年文化的门类,都能作为表达的载体,作出下一档“新世代”。

 
文/Cardi C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