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乐队》开播:这档“小切口”的音乐综艺或将再创“嘻哈”般的风潮

 昵称71217366 2020-08-21

昨日,大型音乐文化纪实节目《中国乐队》于江苏卫视首播,风格各异的原创乐队,截然不同的音乐追梦,前所未有的乐队之声——让这档节目在同类音乐综艺的“海选、PK、淘汰”的模式中脱颖而出。节目也给观众打开了一个新世界,不少观众惊呼,原来中国竟然有这么多优秀的乐队,真是相见恨晚!

 从“乐队”切入,新的音乐综艺的打开方式

选歌手、选歌曲、明星竞演、星素同台、音乐推理……音乐类综艺是最受大众欢迎的一种节目类型,数量也最多,而这也意味着,业内对音乐综艺的挖掘也最深,各种玩法似乎都尝试过了,创新变得越来越难。不过今年夏天《中国有嘻哈》的横空出世,将“嘻哈音乐”这一小切口音乐类型做到极致和大众化,最终创造出一档爆款综艺,也让业界认识到音乐综艺创新的另一种思路,那就是从一种小切口的音乐类型进入,但将其做深做透,会做到与众不同,也会让观众有新鲜感。

而《中国乐队》与《中国有嘻哈》有异曲同工之处,同样从小切口入手,聚焦“乐队”这一音乐形态,这是一个很巧妙的角度。 

图注:《中国乐队》节目现场

首先,此前中国的乐队从来没有真正站在一档音乐综艺的中心舞台上,乐队之于中国观众,既熟悉又陌生,能调动起观众的好奇心。一方面,乐队离观众很近,从时下成为潮流文化标志的各种音乐节,到各大音乐综艺其实都会邀请的现场乐队演奏,乐队高超的音乐技巧往往能让观众沉浸其中。但另一方面,观众对于乐队还处在印象模糊的阶段,甚至以为乐队音乐就是摇滚乐,对乐队成员是如何配合、如何创作的,并不了解。而通过《中国乐队》这档节目,可以帮助中国观众真正深入地了解乐队这个群体的故事。

其次,《中国乐队》去掉了竞赛元素,而注重乐队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乐队与外部世界的沟通方式,也是节目异于其他音乐综艺的部分。乐队这个群落,与普通歌手、选秀歌手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但凡能够组乐队的乐手,他们的身上都或多或少带有一定的社会性烙印,从他们创作的乐曲、合作的团队,再到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等等,都异于单体的歌手,他们的表达也会更有特性,能给节目带来全新的看点。

图注:《中国乐队》部分参演乐队

此外,《中国乐队》选择“乐队”这个小切口,也是看到了乐队音乐的真与诚。节目总导演陈韬认为乐队音乐很认真,乐队的态度和思考都很深刻,但这么多好的乐队好的作品,到现在都还是只能在小众圈子里流传,于是节目组想要给乐队音乐人一个平台,让更多的人接触到这样的音乐,“当下互联网+电视的播出形式,给了新乐队一个最符合当下受众们欣赏习惯的方式”,陈韬希望,“《中国乐队》能真正让人们认识到这些乐队音乐的可爱、可敬之处”。

因此,《中国乐队》正是顺应了当下深挖“小切口”的节目潮流,将“小切口”放大,并深挖其中的魅力。而令人期待的是,同样是小切口音乐综艺,《中国乐队》会像《中国有嘻哈》一样再掀起一股“嘻哈”般的风潮吗?

切口虽小,却有万花筒般的精彩

为了保证节目的精彩度,《中国乐队》特别邀请了谭维维、陈伟伦等音乐人展开乐队寻访之旅,更有程琳、胡德夫等八位音乐人倾情加盟全力参演,甚至还有当代中国摇滚音乐史中熟悉的老面孔——刘迦帝。刘伽帝是中国最早一批音乐人,他与同期的崔健、窦唯、何勇、黑豹、唐朝乐队等摇滚人一起,经历了中国摇滚跌宕起伏的年代。在乐迷心中,因为一把极具穿透力的独特嗓音,他被誉为指南针之魂。

图注:《中国乐队》刘迦帝乐队

淡出公众视野二十年,从台前走到幕后,刘迦帝一直在追寻音乐的根源。这次回归,刘迦帝带来潜心打磨的《树枝孤鸟》,用淡泊的姿态,坚守着内心的平静,捍守着老一代音乐人的匠心精神。

而事实上,“乐队”音乐不仅仅只有“摇滚”,《中国乐队》力图呈现不同风格音乐的乐队面貌,包括民族、雷鬼、摇滚、爵士、民谣等各种风格。从节目的第一期来看,不仅仅有刘迦帝这样的代表着中国摇滚第一代的声音和怀旧,更多的是新乐队和新声音。

图注:《中国乐队》尼玛乐队

比如首先出场的尼玛乐队,他们带来的《生命之河》,歌词意寓深远、饱含致敬又充满敬畏。主唱的歌声空灵,同时搭配以藏式乐器的悠远。他们,是一群向着太阳虔行的歌者。

图注:《中国乐队》贝贝波娃乐队

节目除了刘迦帝乐队的岁月沉淀,尼玛乐队悠远的藏式风格,也有贝贝波娃乐队这样的青春派与勇于尝试。贝贝波娃的音乐风格,定位流行朋克和流行新摇滚,一曲《Wake Up》燃爆现场,给人一种唤醒沉沦、积极阳光的音乐主张。

节目首集的三支乐队风格不同,个性不一,吊足观众胃口:第一集已经精彩成这样,之后登场的乐队还会带来什么惊喜?但这都还只是节目组呈现的冰山一角,据悉节目将展现四十六支乐队,必定会打破观众所理解的“乐队”概念,完成一次对于“乐队”的去魅。

 理性纪实,感性表达,回归音乐的初心

《中国乐队》注重音乐纪实,采用“无海选、不PK、不淘汰”全新概念,不用比赛晋级淘汰的模式,而是以乐队的“发掘—呈现—成长”作为推进线索。在单支乐队的展现方面,分为“纪实”+“舞台表现”两个部分呈现,观众从纪实镜头里了解乐队的每一位成员,了解乐队所处环境的文化基因,进而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乐队的音乐作品,节目也由此在华丽的舞台呈现部分完成高潮的构建。

在纪实方面,节目组历时一千多个日日夜夜,踏遍中国的大江南北,六支摄制组同时开动,深入二十多个省市、小镇、村落,克服了无数一言难尽的障碍,寻访一百多个中国原创乐队。镜头中音乐人的面孔,不做作煽情、真实真诚真情实感,对于生活本身有深刻思考,对于音乐有极致追求,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

图注:《中国乐队》寻访全国各地

镜头不仅关注音乐人传达的情感与灵魂,还记录了乐队人灵感源泉——他们生存的土地。从北京、成都、上海、西安、南宁、深圳、广州的繁华街巷,到青海湖畔、大凉山腹地的田间地头——乐队生于斯长于斯,扎根于他们生长的土地,并将生命的感悟揉进音符,人与自然在音乐中融为一体,展现着乐队人的信仰与诚意。

不仅仅是寻访不易,在音乐舞台呈现方面,为了营造像Live House、音乐节演出这样极佳的现场感染力,《中国乐队》节目组也费尽心思。所以在节目中,才有了尼玛乐队的悠远魅力、刘迦帝乐队的岁月沉淀和贝贝波娃乐队《Wake Up》的青春与梦想。

这些音乐,源于乐队人对于人生的思考,并源于他们所生长的土地,观众得以从乐队的日常和音乐中感受到乐队人对于音乐的至真至诚。这样的真诚、回归音乐的本真,也正好顺应了本年第四季度各大电视台都在打“慢综艺”潮流。慢综艺的精髓在于,摆脱日常的纷繁事物,关注自身,回归初心。《中国乐队》何尝不是在展示乐队音乐人原始的生命气息以及融自然于音符的诚心诚意?

《中国乐队》从“乐队”这一小切口深挖,力图在中国千山万水中寻找风格各异、穿透心灵的中国乐队,展现乐队人的信仰与诚意,打破了人们的固有印象,同时也为“音乐综艺”添上亮丽而欣喜的一笔。

我相信,观众已经感受到了乐队音乐带来的欣喜。

END

觉得文章有意思就给小编赞赏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