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津渡:千转百回的梦

 滨州文学馆 2020-10-31

午后的凤凰城,热浪习习。
沿西关桥向东,穿过大隅首,越过黄河大堤,我来到了黄河滩区的东关村。
大堤路口,矗立着一尊巨石,巨石上镂刻着“凤凰城滨河休闲旅游区”,大大的、红红的毛体字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苍劲有力。弯曲的小径延伸到黄河金滩的美景里,两边的柳树繁茂,树叶在微风的荡漾下,摇曳着动人的吟唱,伴奏着曲径通幽的清凉……
柳荫下、花草丛,“黄河外滩”的石雕默默地迎接着来此休闲的人们。柳林下,九曲黄河近在眼前,鲁北的六月干燥、炙热,河风撩拨着水面,泛起层层涟漪,浑浊着、激荡着沙滩,裸露的沙滩黄沙遍地,大概没到黄河汛期的缘故吧,往日的桀骜不在,河水波澜不惊,缓缓地流向远处,河道蜿蜒着她的容姿,在苍穹下像一张极大极大的幔布在轻轻地抖动,从遥远的天际一直拖到脚下。赤脚走在沙滩上,柔滑舒适,身心轻松,恍如梦境。东岸的绿色葱茏,似驼峰逶迤,阳光下,黄绿相间,层层叠叠地书写着夏日的美丽。
一尺多宽的边石伸向远方,曲曲折折。极目远眺东南方向,利津黄河大桥高塔入云,铁索穿空,那铁索犹如一架巨大的竖琴横架大桥之上,车辆往来如梭,奔腾的车流流淌着利津人的骄傲。利津大桥的矗立,东津渡的帆影,默默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绿草成茵,花木葱茏。游走在回转的走廊,眼帘下的石块棋子似得布设在草丛间,踩在石块上跳跃着激情、散发着舒畅,我寻觅着古渡的痕迹。临河的柳荫下、石桌旁,几位大姐翘腿而坐,促膝而谈,从容的神色显现着她们的淡雅、沉静。
几个少女容姿美丽,诉说着她们的纯情,一只小黄狗卧在脚下,耷拉着耳朵,静静地倾听着主人的话语。方方正正的石料码在一旁,远处绿色苍茫……
东津渡,风情浓郁,曲堤通达,依稀尚见的利津古城八景之首“东津晓渡”的遗风。“扬帆远航”的奇石,寓意着利津再度腾飞的梦想。而今,少了先祖承载的艰辛和沉重,多了些猎奇的新鲜感和快乐的满足感。东津古渡既有北国的雄浑,又有南国的旖旎,河道里散落着大大小小的鸡心滩,鸡心滩独成岛滩,犹如黄河锦带上点缀着粒粒翡翠,栈桥尽头的观澜亭,镶嵌在绿树之间。耳际,依稀听到先祖的吟唱,这歌声伴着碧水幽幽的过往,缠缠绵绵……
“济流千曲赴东津,万壑朝宗汇海滨。岸阔朝平飞野鹜,帆悬风静照游鳞。青齐车毅争先渡,吴越朦艘列异珍。此地由来似都会,千村河润泽斯民”
曾几何时,大清河畔碧水幽幽,千帆劲舞,百舸争流。盐运、漕运兴隆着匆忙……
曾几何时,黄河夺大清河道由利津入海,淤没下游的铁门关,水深浪涌,东津人头攒动,物品云集,商人辐辏……
曾几何时,陈毅、张云逸等率华东军区机关由此渡河,转战西去,枪林弹雨,战马奔驰……
曾几何时,利津城百业复兴,商户云集,东津渡再展雄风。利津,被誉为“小济南”……
夕阳西下,东津渡侵染在落日的余晖里,河东岸呈现出红、白、绿色叠加的美景,似一幅水墨画慢慢地打开,伸展着她的风情。顺着栈桥向北,平波透绿,岸柳依依。两边的农家饭馆飘出了饭菜的浓香,袅袅炊烟在村庄上飘荡。几只公鸡悠闲地逗留在杂草丛里寻觅着小虫,农家小院外,耄耋老人蹲伏在院墙边的阴凉里,三五成群地享受着晚风的清凉。
遥望远处的綦夹嘴,弯曲的石岸掩映在茫茫的天幕里,坝上风景朦朦胧胧。在那大堤的臂弯里,綦家夹河的葡萄久负盛名,水蜜桃甜蜜可口,宗夹大棚蔬菜碧绿清新,那里是荷花遍野,果蔬飘香的庄科社区。绿色走廊千转百回,黄河的气息夹杂着青草的幽香,四下漫溢。岸边的银杏、垂柳,水下的树影,舞动着青纱,婀娜多姿,在轻风中颤动,犹如凌波微步……
饱览着古渡风光,似梦、似幻,与先祖的碰撞,让我柔情似水,流连忘返。华丽的章节缠绕着思绪,遐想无边。波涛汹涌、风帆耸立、万船待发,一包包、一匝匝的货物记载着小城的浮华。凤凰落梧桐,展翅飞翔在蓝天里……
光阴荏苒,岁月峥嵘。东津古渡,让人魂牵梦绕……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扈忠信,利津县利津街道人,从事文字工作30余载,2013年触碰散文写作,小文偶见报端。喜欢书写乡愁系列文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