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利津历史文化的探索与思考(转载)

 欣欣茶楼图书馆 2014-07-11
 提要:利津历史悠久,人文昌盛,自古有“东津古渡、铁门雄关、凤凰名城”的美誉,许多文人学者对利津历史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如何利用历史文化,让历史文化为现实服务,是加快文化强省建设必须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在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基础之上,结合时代发展趋势对利津历史文化进行新的探索和分析,以求教于方家学者。关键词:利津历史文化探索思考一、利津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利津县历史悠久。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利津就有人类活动。商时利津域地属薄姑国,周时属齐国千乘地。春秋时期,利津沿海盐业十分发达,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渠展之盐”,有“烟火三百里,灶煎满天星”的记载,古人诗云“壮哉齐桓公,富国从此始。”史书也有“得其地可以富国”的记载。渠展,由此闻名天下,成为齐桓公富国强兵的利器,帮助齐国登上了春秋五霸盟主的地位。西汉末年(公元11年),黄河首次从利津入海,称为“千乘河口”,行水近千年,黄河从此与利津结下不解之缘,填海造陆800多平方公里,一口气把渤海的海岸线赶到了牡蛎嘴一线。隋代建永利镇,属蒲台县。唐宋属渤海县永利镇,永利镇在黄河东岸,西岸名为“东津”。金明昌三年(1193)升永利镇为利津县,属山东东路滨州刺史郡,并将丰国、永阜、宁海等镇划归利津县管辖。《武定府志》记载:“利津本隋永利镇地,又邑有东津,故名利津。”这就是利津县名的由来。元代属中书省东西道宣慰司济南路滨州。明代属山东布政使司济东道济南府滨州。明朝初期,实行“移民就宽乡”的政策,地旷人稀的利津县被列入“宽乡”区,随之有大批移民涌入,利津总人口一下增加了两倍多,所迁人口多是由山西洪洞和直隶枣强而来。大量的移民迁入,带来了风格各异文化理念和形态,本土文化与三晋文化、燕赵文化碰撞、融合,最终形成了独具丰韵的利津文化。在这种文化氛围的滋养下,利津县从此贤能辈出,人才济济,从宿儒学者、文人骚客、名宦政要、骁勇武将到艺坛名伶、丹青名家,再到悬壶济世的名医大家,灿若群星,不胜枚举。如利津“四大贤”:李佐贤、岳镇南、赵长龄、张铨,还有清代著名儒医綦丰、刚正不阿王会英、评书艺人尚五、革命宣传家李竹如、爱国志士石敬亭、文艺评论家李长之等。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8月18日,全县解放,是山东全县解放的第一县。1983年10月15日成立东营市划为市辖县。纵观利津的发展史,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盐业是利津历史文化的根基;河海是利津历史文化的血脉;移民是利津历史文化的转折点;人才是利津历史文化的活力所在。二、利津县历史文化形态分析“东津古渡、铁门雄关、凤凰名城”是人们对利津的形象概括,有一种观点认为这就是利津的历史文化,笔者认为是不够全面的。按照各种文化形态介入利津的时间和影响程度分析,大概可以分为盐文化、黄河(大清河)文化、港口码头文化、移民文化、凤凰城文化、民间文化、商业文化、民俗文化等等。(一)盐文化。盐文化是利津历史文化的首要特征。早在周秦时期,利津境内经济文化已经比较发达,其原因即是盐业兴盛。《管子·地数》有:“夫楚有汝汉之金,齐有渠展之盐”的记述。《山东通志》记载:“渠展,齐地,济水入海处,为煮盐之所”。这里所说的济水入海处,即是现在明集乡南望参、谢家灶一带,当时叫渠展,齐国煮盐的地方,齐国曾在这里设置掌管盐业生产的机构,为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立下大功。上世纪70年代在明集乡南望参村发现的古窑遗址,为“渠展之盐”在利津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其后,一直到清朝末年,盐业始终是利津的支柱产业。明清时期达到高峰,当时的永阜盐场位居全省八大盐场之冠,每年有55万包从铁门关启运,顺大清河转京杭大运河运往全国各地,大清河一度被称为盐河。(二)黄河文化。利津人民对黄河有复杂的情感,可以说是爱怨交集。一方面,黄河造就了利津,哺育了利津人民。据地名和史志工作者考证,在利津县版图中,古大陆面积仅有五分之一左右,五分之四左右的域地是自汉朝以后,黄河冲积而成的退海之地和新淤地。因此人们说,黄河造就了利津大地,一点也不为过。另一方面,黄河屡次毁坏我们的家园,是“千年害河”。根据县志记载,从咸丰五年(1855年)到1983年,128年间,黄河在利津境内实际行水93年,决口改道50多次,其中光绪年间平均一年决口1次,民国年间平均两年决口1次,人民遭受深重灾难。据《中国历史地图集》记载,春秋战国以前,现在利津县城及其西南、西北地区(大致为城关、店子、前刘、北宋、南宋、明集乡一带),处在海岸线上。西汉末年(公元11年),黄河首次由利津县境入海,淤积出大片的土地。这样历经800余年,使退海地向东北和北部推进了将近100华里。海岸线由原来的利津城——北望参村一线,北移到现在的罗家屋子——老爷庙——郭家屋子(今沾化县地)一线。唐代昭宗景福二年(893年),黄河改道北流经天津入海,黄河与利津一别300余年。金明昌五年(1194年),黄河从河南省阳武决口,一部分夺大清河道由利津入海,历经300余年,使利津域地向北和东北又推进了60多里,这时,全县域地增大到东西宽60里,南北长150里,从县城到渤海120里。明代弘治八年(1495年)黄河改道入淮,360余年,利津县大清河水流稳定,成为当时盐运、漕运的天然通道。大清河入海处的铁门关成为明王朝的海防重地。清代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口,再一次夺大清河道,由利津县铁门关以下入海,使利津域地又向东北部渤海湾延伸了将近100里,新增淤荒地100余万亩。海岸线北移扩展到西起挑河东至五河口一线,这就是现在的海岸线。1976年,国家水电部为确保黄河安全,在利津县罗家屋子,对黄河进行了人工改道,从此,黄河始由垦利县境内入海。2010年6月24日,黄河三角洲生态调水暨刁口河流路恢复过水试验在崔家控导工程启动,刁口河恢复过水试验后,黄河将逐步实现分两路入海。(三)港口码头文化。港口码头文化是利津历史文化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利津县有三个著名的码头,分别是铁门关、东津渡和古合波镇码头。东津渡码头位于今县城东关,是利津建县的主要依托点。古合波镇码头位于今北宋镇三岔村附近,地位也十分显赫,为当时黄河以北重要的粮食集散地和交易市场,其挂牌交易的价格直接影响周边地区的物价。铁门关码头在利津城东北35公里处的汀罗镇前关村,历史上,这里曾是繁华的水旱码头和盐运要地,也是名噪一时的商埠,几百年前曾驰名中外。外地客商把这里的盐运往四面八方,又把日用杂货、布匹等运到这里卸载销售。每天有数百艘大小船只来往于此,以我国南方江浙、湖广一带商船为多,日本、英国、朝鲜及其他一些国家的商船也开始到铁门关来做贸易。当时商业十分发达,史称“小天津”,是当时北方重要的商业码头。城内形成了两条大街,街道两旁有数十家大商号,饭馆、酒店、商店均有。外地的商家也争相来铁门关购买地盘,做起了生意。明代修建了戏楼、龙王庙、寺庙等,方圆近千里的戏班子都纷纷前来演出。据说,每年至少要唱200天的戏。这是铁门关最繁荣兴盛时期。遗憾的是,从清代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夺大清河道由利津入海到1904年近50年间,铁门关8次遭黄河水淹,地上建筑物逐渐被淤没,海上交通断绝,丰国、永阜等盐场也逐渐被黄河造为良田,不再产盐,兴旺数百年的铁门关商业从此便衰落下来。居民围绕铁门关旧址逐渐形成五个村落,即现在的前关村、南码村、北码村、裕后村和中和村。现在的铁门关遗址在汀罗镇前关村下五米,1957年铁门关遗址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3年改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移民文化(利津人的由来)。据有关史料和出土文物考证,在距今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今利津县境南部就有人类聚居。西汉以来,因黄河泛滥淤积,逐渐形成北部荒洼和新的滩涂。利津县移民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官办强制移民,这是主要方式,次数很多,数量庞大。一种是主动迁来晒盐、垦荒。从历史上来看利津移民主要来自两个地方:直隶(河北)枣强、山西洪洞。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有直隶枣强县高姓、安徽省凤阳府王姓来利津垦荒定居。明代从洪武二年(1359年)到崇祯初年的260多年间,一直实行“移民就宽乡”政策,分批遣送移民到宽乡地垦殖。当时利津县属于宽乡县,接受移民的次数多,数量大。根据家谱、族谱记载:原县境南部的南宋、北宋、店子、前刘、王庄、明集、盐窝、利津镇等8个乡镇中,90%以上的村有洪武、永乐年间的移民户,其祖籍都是直隶枣强县。县境北部的原大赵、北岭、陈庄、汀河4个乡镇中,80%以上的村有洪武年间的移民户,其祖籍是山西洪洞大槐树。所以,现在民间还流传着这样的歌谣:“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要问老家在那边?直隶省的枣强县。”此间,除官办移民外,明代由外地迁入利津居住的,还有利津街道西綦村的綦姓,由广饶迁来;三里庄赵姓由莱阳迁来;扈家滩扈姓由临淄扈王庄迁来;明集乡齐家村齐姓由临沂迁来;等等。再有就是一些盐民、盐官、盐商的迁入。据许氏家谱记载,许氏族是淄川盐商,明初在利津宁海盐场,后定居利津城。纪氏祖籍是浙江杭州仁和县,当时官封利津丰国盐场大使,明代定居利津。道光年间,天津北塘陈举、陈浩来利津北洼垦荒落户,后来立村,名曰陈家庄。后来,光绪八年(1882年)、光绪十八年(1892年)、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宣统二年(1910年),都组织了规模较大的移民迁入。民国十九年(1930年)和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组织东平、梁山、平阴、阳谷等县的农民来利津落户。1941年7月至1942年上半年又有4000多户垦户前来定居,这些垦户多来自莱芜、昌潍和鲁西南等地。移民们迁往各地,朝廷不准一村有同姓,所以一个姓分为好几个姓,至今山东仍有“回翟常,一个娘”,“魏梁陈,一家人”,“崇刘顾,是一户”,“山东无二郭”等说法。非常有趣。以上就是利津人是怎么来的一个大致过程。不难看出,利津县居民三分之二以上的居民来自移民迁入,土生土长的居民不足三分之一。随着历史变迁,本地人和外地人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利津人。但是,移民仍然还保留着多多少少的特征,特别是山西洪洞的移民,比如“倒背手”,源自强迫移民时长时间的捆绑;上厕所说“解手”的。最明显的特征是,凡是洪洞大槐树来的移民,小脚趾都是复形(两瓣),据说是强迫移民时官兵砍的一刀做的记号。这虽然是个传说,但是,遗传学证明,真的跟山西移民有关系。2005年,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研究室副教授边建超、研究生郝卫国等人,对出自洪洞的跰甲传说,做了遗传学方面的考察和研究,调查了7个省份。结果发现,瓣状甲比例以山西为起点向东南方向呈递减趋势,与历史上发生过的移民史实相吻合。这表明,瓣状甲的分布的确与山西移民有关。(五)凤凰城文化。历史上利津城有“小济南”之美誉,是因为利津有发达的河运。清代,利津永阜盐场产量居全省第一位,全由大清河水运外调,山东17州县的漕米、货物都由大清河道经利津出海。盐船、货船常年络绎不绝,首尾相连,均在利津东津渡口处经过或停泊。城东门外建有石驳岸,长40余丈,两端的码头长3里多,停泊货船数百只。在利津境内发现了不少日本“宽永通宝”,朝鲜“常平通宝”,越南“景兴通宝”等钱币,证明在明、清时代这里与外国有贸易往来。直到民国初年,黄河仍岸高水深,水量充足,东津码头可停靠数百石的大船。顺河出海,可以到天津、大连、营口、烟台、威海等处,逆河上行可达内陆。陆上车辆,往东经过乐安、寿光可以到达潍县、青岛,向西经过滨州、武定府可以到达京津,利津城仍是水运、陆运的交汇点和货物转运站。那时,利津县有各种木帆船500余只,利津城大小商号货栈120多家,其中资金在万元(银元)以上的20多家。主要经营大豆、棉花、花生、土布、海产等农渔副产品和外来洋货及各地土特产品。各大商号均在省城济南派住购销人员,济南市面所见到的最新货品,当天就能在利津市场上出现,“朝发洛口港,暮到利津城”。城内各店铺商品新颖齐全,有留声机招揽顾客,晚上用气灯照明,通宵达旦,交易兴旺,所以人们称利津县城为“小济南”。凤凰城,是对利津城的美称,古今都赋予许多含义。根据县志记载,利津城内,以大隅首为中心,东西南北正向辐射四条大街,分别是进贤街、太平街、慕义街、永安街。建有署衙、庙宇、书院、商行等。古城北靠高家庄,南接官家庄,西拥侯王村,东依滔滔黄河。东、南、北三门各有一条官道向外延伸,而西门的官道却一分为三。从上往下看,利津古城的整体轮廓恰似一只凤凰---头朝东,尾朝西,西出城门的三股官道犹如凤凰尾巴上的三根长翎。“凤凰城”的名称由此而来。古时,有一位著名学者曾说过:“利津城是头枕天河水,脚踏进京路,两翼有高官,尾后有王侯,占尽了风水。”(六)利津古八景。利津历史源远流长,得渤海黄河水路航运之便,鱼盐丰饶之利,经济发达,人文昌盛,有“古八景”之说。现在虽然看不到了,但是我们通过县志当中的记载,仍然能够感受当时的胜景。第一景:东津晓渡。东津渡,在现在东关渡口一带。明清时期,是利津县三大渡口之一,每天清晨,薄雾微笼,霞光普照,车来船往,帆影飞鸥,如诗如画,为利津八景之首。明代章忠曾做《东津晓渡》一诗来赞美。第二景:西阁余晖。西阁,文昌阁,在利津古城东南角,利津古八景之二。章忠有《西阁余晖》诗。第三景:明楼月色。利津古城有四城楼,东曰观澜、西曰朝京、南曰迎薰、北曰镇海。明楼就是南门迎薰楼。在南楼之上欢宴聚会,听琴赏月,为当时一大快事。利津古八景之三,章忠有《明楼月色》诗。第四景:岳庙秋风。岳庙,山神庙,在利津县城北关外,早废。相传,利津古庙香火极盛,秋有庙会,庙檐之上串有铜铃,微风吹动,既有清越之响声,令人心旷神怡,一切烦恼随风而去。利津古八景之四。明朝举人赵铿有《岳庙秋风》诗。第五景:黉舍钟声。黉舍,即古学堂、学宫,指利津文庙。相传在文庙东南隅有一钟楼,名“明鲸楼”,日暮击钟,余韵悠长,不同凡响,为利津古八景之五。顺治年间楼废。康熙年间利津知县李应甲作有《黉舍钟声》诗。第六景:海门春浪。海门即铁门关,大清河入海口出。春潮泛波,浪卷云飞,云海相连,一片青翠,蔚为壮观。为利津古八景之六。李应甲有《海门春浪》诗。第七景:古井甘泉。光绪九年(1883年)《利津县志》记载:丰国镇(现在汀河村北25里)官灶城,内有七十二口水井,又咸又涩,只有一口井清澈甘甜。为利津八景之七。李应甲有《古井甘泉》诗。第八景:圣水灵池。相传,圣水灵池濒临渤海,离县城100多里路,大旱不干,大涝不溢。旁有一神奇植物,名重楼草,据说祈雨非常灵验。为利津古八景之末。李应甲有《圣水灵池》诗。此外,利津县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地方经济,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一大批著名的历史人物。如清代著名儒医綦沣、清代廉吏岳镇南、清代巡抚赵长龄、山东文化名人李佐贤、清代诗人张铨、文艺评论家李长之、革命宣传家李竹如、苎麻专家酆云鹤、治黄专家于佐堂、著名工商业家毕鸣岐、抗日烈士李毓祯等等,可谓家喻户晓,声名远播。民间文化、商业文化、民俗文化等因为篇幅所限,不再赘述。三、繁华的背后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利津古代所谓优势,是比较而言,渠展之盐的兴盛,背后是盐民灶户的艰辛,说明利津是寸草不生的盐碱荒滩。明隆庆年间,利津知县贾光大均田安垦到利津北部时曾作过一首传颂至今的诗《均田至官灶城有感》。明万历年间利津知县冯执中,以同样的笔触,记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贫困窘相。古代利津被称为荒洼僻壤,明朝前期的利津,在时人眼里是:“东津古渤海,独枕海东隅。路僻人稀到,天寒物未苏。”利津城里也是“陋巷寡人事,往来无车马。”隆庆二年江苏人张梓到利津任训导,刚到利津就给朋友写信:“我生何坎坷,来此寂寞乡。人烟一望断,言迈荆榛场。”读来令人寒心。八百多年来,利津县的灾害主要是河患、海潮、战乱匪患。首先是河患,大清河经常泛滥成灾,毁坏城墙,冲垮民居,淹没庄稼。清顺治七年,黄河决口,淹没田舍,为害达六年之久。道光二十年(1840)年秋,大清河水暴涨,利津城东南角护城石坝冲塌十多丈。咸丰年间,黄河在利津更是肆虐横行,三年两决口,利津城东南角塌入河中。光绪十二年(1890),“铁门关”被黄水淹没,到光绪三十年(1904)全县所有盐池淹没无存。笔者统计了一下,从光绪九年到民国26年(1883—1937),黄河在利津行水46年,有21个年份发生决口,有些年份一年内决口3次,人民遭受了深重灾难。其次是海潮。轻者淹没盐滩、民居、民田,重者死伤多人。乾隆三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海潮泛溢,溺死者百余人。道光二十五年三月二十九日,海啸,全县碱废农田2万余亩。光绪年间海潮,一次淹毙千余人,乡贤王会英愤而上书,弹劾山东巡抚福润纵吏害民。兵乱匪患更是触目惊心。辽金元时期,利津为南北战争的通道,屡遭战争浩劫,村庄毁坏,人民逃亡。明代历经燕王扫北、铁门关争夺战,利津境内竟是十室九空,十分惨烈。崇祯十五年利津县被叛军城陷,死者三千余人,知县乐徽声也在战斗中遇难。咸丰十一年至同治七年(1861-1868)捻军频繁在县境内活动。清朝后期和民国时期,利津洼成了土匪的乐园,匪患为害多年,人民苦不堪言。民国5年(1916年)到民国26年(1937年),利津县先后出现以卞杰三、李四、张秀川、裴风伍、李子文、“四大团”、王功臣、任富贵、赵明远、刘耀亭、徐杰臣、高庆元和丁廷杰等为首的土匪多股,特别是王功臣,在利津西北部海面,武装劫持了英商太古洋行“顺天轮”船1艘,制造了震惊中外的“顺天轮”事件。虽然最后都被剿灭或收编,但是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巨大的。回顾历史,着眼现在,现在的利津,社会稳定,政治清明,干群一心,经济繁荣,发展潜力巨大,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利津今后会更加美好。四、对利津历史文化开发利用的几点思考文化是软实力。我们研究利津历史文化,功利性的目的就是让利津的历史文化为现实服务。利津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是一座丰富的宝藏,探索、挖掘、开发、利用利津文化意义十分深远。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历史文化的挖掘利用工作,编辑出版《利津县商业文化史话》、《利津县历史文化丛书》,成立县文联,建成利津博物馆等一系列功在当代,惠及后世的系统工程、文化工程和德政工程。挖掘的目的是开发和利用,让文化资源变成现实生产力才是根本目的。怎么利用呢?笔者认为起码有以下几点:其一,打响利津文化品牌,提升发展水平,增强经济发展的“软实力”。一个有文化支撑的地方总是令人向往,没有文化的“造”文化,利津拥有独特的文化,更应该珍视和弘扬。其二,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利津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常独特的。比如大北街的虎斗牛,西街的狮子舞,崔林的金钱灯、大高的七巧灯等,这些既可以是节庆活动喜庆氛围的烘托者,也可以据此开发出工艺品。利津水煎包声名远扬,如何包装推广值得研究。柳编、苇编和草编是利津的优势,原材料资源丰富,开发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才会做成惠及千家万户的大产业。第三,给现代旅游业注入文化内涵。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任何一个好的旅游景点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故宫、西安等地不用说了,近的如广饶县,在打造“孙子兵法城”,惠民县也在开发“孙子故园”,博兴县开展董永文化节。利津有古八景,有四大贤人,也应当深入挖掘。第四,利用文化认同特性,凝聚起海内外利津人的力量。利津自古名人辈出,名门望族多有后代移居海内外,他们既是利津文化的维护者,又是利津文化的传播者,大都对家乡怀有朴素而真挚的情感,这些资源非常宝贵。利津人以拥有利津文化而自豪,海内外利津人团结在利津文化的旗帜下,群策群力,我们的家乡就会建设的更加美好。第五,从文化细节上妆点城市,增加凤凰城的文化品位。近年来利津县加大了城市建设的力度,新建了许多公园广场等设施,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我们可不可以换一种思路,花同样多的钱,做文化与城建结合的文章呢?可以借助旧城改造,仿建一条古色古香的“明清街区”,重现利津古城风韵。可以建一个文化广场,可以在中心街区设立文化名人长廊,可以是灯箱、可以是雕塑小品,从古代先贤到革命志士,从工商大贾到文教精英都可以列入。城市有了文化品位,民众得以文化熏陶,乡土教育得以落实,后学得以激励,实在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作者单位:东营市利津县史志办公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