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难忘童年苘鞭子

 滨州文学馆 2020-10-31

山东省滨州市作家协会

文学作品展示平台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安徽凤阳小岗村创造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我的家乡博兴县也开始分地,实行包产到户。

随着农业步入快速发展,新问题随之而来,提高粮食产量需要购买优质种子,需要购买尿素等好化肥,防治病虫害也需要购买农药。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花钱,可百姓手中正好缺钱,怎么办?土里出,土里进,土里刨食的乡亲们纷纷寻找发家致富的新门路。有人开起了副食百货店,有人踏上了外出打工征程,也有人开始在土地种植上琢磨文章。

一些头脑灵活者分析,现在粮食大丰收,人们不愁吃喝,但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却很奇缺,因此改种一些非粮食作物,一定可以实现发家致富梦想。于是,有人开始种植油料作物:花生、大豆、芝麻;有人开始种植时令水果:瓜、果、桃、梨;有人开始种植新鲜蔬菜:西红柿、黄瓜、白菜、水萝卜。更有人眼光独到,开始种植经济作物红麻,当时我们“北三村”(原先湖滨乡人口密集,村庄众多,为了便于记忆,不知哪位文化人编了一段顺口溜:三柳四顺五鲁北三村,外加一溜边河崖,依次对应了柳舒、柳白、柳王三柳;东一、东二、西一、西二四顺;鲁王、鲁崔、鲁吴、鲁刘、鲁祝五鲁;河东、院庄、安柴北三村;东风、周陈、湾头、陈家、孟桥、逯桥、傅桥、毛园、王桥、王圈、段家、三官、傅家、魏家、西闸一溜边河崖,共计30个村)都称之为种苘麻。

在物质匮乏的七八十年代,我们小孩子玩得比较野。那时经济条件差,我们经常自己动手制作武器玩具,例如洋火枪、弹弓,也会模仿电影里的道具制作各类武器玩具!看完《智取威虎山》,几天内我们就仿制出木制手枪;看完《少林寺》,安柴村北果园内因此就丢失了不少腊树苗——被皮孩子砍去仿制少林棍了;1986年,由冯骥才先生小说改编成的《神鞭》放映后,我们仿制出了苘鞭子。

红麻原产于印度(也有说是热带非洲),上世纪20年代我国引入开始种植,60年代随着抗病品种的推广,种植范围逐渐扩大,北方黄河流域也得以种植红麻。

记忆中,在安柴村东北角,隔分界小河沟,沟北的院庄村有一片苘麻地。“兔子不吃窝边草”,带头的双喜就率领我们跨过小河沟,趁着大人们午休时机,到这片地里偷苘麻制鞭子。七八月的苘麻正在茁壮成长,两三米高的苘麻林内非常清凉,一点也不闷热。等休息够了,我们就瞅准自己称手的苘麻下手了。个头高、力气大的就拔一棵大的,个子小、力气小的就拔一棵小的。有时,一个人拔不出,另外一个人就会跑上去帮忙,因为把握不住分寸,往往两个人用大了劲,结果在苘麻拔出后却被狠狠摔了屁股蹲,同时引来同伴们一阵阵欢快的笑声。

等到人手一棵苘麻后,我们一群人迅速撤回到村里,来到熟悉的场湾(即麦场)里,然后各显神通,开始制作苘麻鞭子。看,小伙伴们有拿砖头砸苘麻棵的,有拿苘麻棵往大树上摔打的,也有用玻璃剌开苘麻皮扒皮的……总之,我们是想尽了办法,先把苘麻杆弄出来,然后再用苘麻皮搓鞭子。

首先,苘麻棵根部保留10厘米左右的苘麻杆不取出,当做鞭杆子,根部的其余须根用玻璃或者小刀仔细地去除,打磨光滑。其次,把苘麻皮大致撕成宽一厘米左右的细丝条,然后就近拢成两绺或者三绺。最后,就是编织了。这也是制作的重头戏,绺与绺要编织紧密,鞭体由粗逐渐变细,上下不能有凸出的毛刺。这样制作出来的苘鞭子,才最漂亮。

为了做出漂亮的苘鞭子,我们下足了功夫。先是想出了两人合作法,后又想出了手脚合作法,我就是手脚合作法的忠实执行者。编织前,先把鞭杆子放在大腿与小腿连接的腿窝处,然后下蹲,借助腿部力量牢牢夹紧鞭杆子,然后双手用力,利用双手掌的捻力,将两股苘绺编织在一起。编完20厘米左右,双手把苘绺各自往后使劲拽一拽,合拢后再把鞭体交由左手攥紧,身子稍微站一下,右手则趁机把鞭体往后拖一拖。这样,能保证鞭体始终绷紧,然后接着编。把这样的动作重复八九遍后,一条长约两米左右的苘鞭子终于制成了。这个过程其实并不简单,前后需要大约三四十分钟的时间。苘鞭子编完了,我们的双手也都勒拽得通红了。

接下来小伙伴们互相炫耀的时刻来临了,我们用手挥动苘鞭子,先是右手由下往上缓慢把整个鞭体带到空中,然后快速地向下挥动,于是S形的鞭体就在空中发出“啪啪啪”脆亮的响声。

有时候,小伙伴们为了拿个第一,纷纷约定当天不比,第二天再一较高下。于是,晚上回到家,我们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前邻小伙伴大发的父亲做木匠,于是在父亲的帮助下,他把苘麻根部苘麻杆也全部取出,另选一根笔直、结实的枣木棍或松木棍当鞭杆子,然后用鞋钉子钉一圈把苘麻绺固定在木杆上,然后再精心编织。为了美观,他的父亲还在鞭梢扎了一段红绸子。

从小要强的我,自然也不甘示弱。父亲虽然不是木匠、瓦匠,但我却有两个做车把式的爷爷。分地之后,大队部里还有两驾马车,一辆由一位王姓爷爷驾驶,另一辆就由我二爷爷驾驶,二爷爷手中有一枝漂亮的马车鞭子。而爷爷为了便于拉脚,分地后也买了一头健壮的毛驴,爷爷手中也有一赶毛驴的鞭子。我是家族中男丁第三辈的领头者,无论是向爷爷还是向二爷爷提个要求,只要不是太裂调,往往都能如愿以偿。

这次为了增加苘鞭子的响声,我决定向他们求助,预备讨要一小段牛皮鞭梢。为了愿望不落空,我还设想一个爷爷家没有,就到第二个爷爷家打滚、哭闹,死活都要讨上一根。最终结果却是我不费吹灰之力,爷爷和二爷爷各给了我一根鞭,一下子我神气起来,因为同时拥有了两根好牛皮鞭。我把一根牛皮鞭精心地收藏进百宝箱留待后用,把另一根结结实实地编进了苘鞭子末梢。为防止牛皮脱落丢失,我又用细麻线细细地把鞭梢紧了又紧。

第二天,大发一拿出他的苘鞭子,就引来了小伙伴们的一片欢呼声:"哇!太漂亮了……"大发把手腕一抖,打个鞭花,空中就响起了清脆的“啪啪”声。我不甘人后,挤进人群说道:“让一让,看完了大发的苘鞭子,再听听我苘鞭子响声!”我接连打了三个鞭花,声声都比大发的响亮。小伙伴们立刻就被我吸引了,“呼啦”围了上来讨要绝招,我毫不保留地一说,结果当晚就造成了许多车把式的麻烦,因为许多小孩都聚集在他们门前讨要牛皮鞭梢。这次比赛,我和大发出尽了风头,大发得了个鞭子漂亮第一,我得了个鞭子响声第一,那天我们俩成了小伙伴中的明星。

时光荏苒,三十多年过去了,童年的趣事却时时在我脑海里浮现。好想乘坐时光穿梭机,再次回到童年,再次与小伙伴们一起玩耍苘鞭子!

作者:安颖光,山东博兴县人,现任教于博兴县锦秋街道清河学校,专职历史教师,滨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有文稿散见于省市刊物和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