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爱,十七次欲罢不能

 滨州文学馆 2020-10-31

 朋友,陶虹和辛柏青主演的公益影片《第十七次抛弃》你看过吗?片中,陶虹饰演的奇奇妈妈,哭泣诉说她十七次企图抛弃自闭症孩子,逃离当下生活的欲望。陶虹无疑是好演员,看毕,立刻领略了自闭症妈妈的绝望和无助。

生活中,真有这样一位让我怜惜的朋友,网名无语,来自三国古城荆州。她有一个和影片中奇奇一样自闭症的孩子——14岁的宝贝儿子洋洋。无语像天使一样,用自己的羽翼保护着洋洋,小心地藏起自己的无助,笑对人生。

洋洋帅小伙一枚,高高的个子,发型酷酷的,衣服时尚、而又一尘不染。无异于任何可爱的孩子,直到有一天,无语把洋洋含混不清说“早上好”的声音,发到群里,我才痛心地确信老天的残忍。

无语和我们聊天,从不焦躁、抱怨、哭诉,这让我们误认为她的生活一帆风顺,谈的多了,了解了她的生活,好多朋友感觉她小小的身躯承得起“伟大”这个词,我羞于在她面前抱怨生活。

无语的日子,围绕洋洋这个中心,陪伴生活,陪伴康复,照顾起居!做家务的无语必须三心二意,边干边竖起耳朵听洋洋的动静,边做边留一只眼睛关注洋洋,提前预知洋洋下一步想要干什么。对洋洋,无语一刻都不敢离眼,她已经习惯了,家务在不停的被打断中进行。无语发到朋友圈的美食,都是自己揣摩,猜测洋洋喜欢而做的。

“妈妈,我喜欢吃这个。”

这么简单的一句话,洋洋却不能告诉妈妈。

十四年了,无语的清晨比别的妈妈来的更早,洋洋起床前,她才可以心无旁骛,专心做她每天必修的家务。只要洋洋醒来,别的事情都可以先放一边。

和片中奇奇妈妈所说的一样,安全一直是无语头等的大事。那个上一秒乖乖,下一秒就自残啃吃自己手指、用脑袋撞墙的洋洋;那个一松手,撒腿就跑的洋洋;那个暴躁的时候摔东西的洋洋;那个出门拿起别人东西就吃的洋洋。在妈妈十几年的康复训练后,他终于可以撒开手,跟在妈妈身后了。终于可以乖乖的帮妈妈晾晒衣物了!这个“贪心”的妈妈不知足,她和老公逛街,逼迫孩子拎东西,只为锻炼洋洋手部协调能力。

从那个不会走路,不知道危险,不会说话的洋洋,到如今可以微笑,可以不间断拍篮球80下的洋洋,无语用了14年。无语的目标是要让孩子走入社会,当我们为孩子成绩担忧时,无语的梦想是孩子可以入学。

无语说,往事不堪回首,洋洋小时候因为好奇,不止一次,用拖把敲打灯泡,拉不住,劝不听,怕他被扎伤,玻璃碴子必须及时处理,否则甚至会被他吃进嘴里。有时候一个伤害孩子的行为,她需要规劝一万遍,也没有效果。朋友,换位思考一下,你可以耐心规劝多少遍?家里除了拿不动的冰箱,电视外,都曾经被摔碎、破坏,换位思考一下,你是否可以容忍?无语已经坚持了14年。

无语最痛苦的折磨,不是劳累,而是陪伴洋洋熬夜。睡两个小时醒来,洋洋有时候可以熬到第二天深夜,“困到想死的心都有”,只要孩子不睡,她不敢闭上眼睛。不小心盹住了,她赶紧找点事儿做,在房间里转转,有时候走着路,竟可以睡着。无语睡觉,原本雷打不动,自从洋洋出生,洋洋的动静让她可以秒醒,母爱无疆,真是无时无刻不在。

无语是最疼爱洋洋的人,也是最懂他的人。洋洋那些寥寥无几与世界交流的语言,妈妈猜测,揣摩,尽力读懂。妈妈是洋洋封闭的世界不离不弃的暖流。同样她的指令,经历万遍的重复加深,洋洋能懂了。

陪伴儿子康复,是无语每天雷打不动的日程。康复的路是漫长的,实际上,只有在她大病时,因为化疗,她才不得不把孩子放到全托的寄宿学校,终止了半年对孩子的康复。化疗完,思念、牵挂洋洋,一出医院,没进家门,直接去学校接回洋洋。看到孩子的那一刻,她崩溃了——半年的全托,让她生病前六年半的付出,全部前功尽弃。她不能承受这样的现实,抱着儿子嚎啕大哭。洋洋竟然不认识妈妈了,最基本的指令孩子都听不懂了,交流更无法进行。无语不顾身体虚弱,不顾修养身体,洋洋的康复训练立马从头再来。是个冰山,母爱也要把他捂热。她祈求老天,给她足够的时光,留下来,教会孩子自理。

康复的路就是这样一路坎坎坷坷,迂回曲折,无路可循,无语凭一腔母爱感知孩子,寻求适合洋洋的章法。

虽然缓慢,洋洋在不断地向着她期待的方向前行,娘俩迎来一个又一个意想不到的胜利。

洋洋终于开口叫她妈妈了。

洋洋终于学会走路了。

无语根据康复训练要求,教洋洋跳台阶,无数的摔跤过后,洋洋腿的协调能力提高了。教洋洋认识路上那些遇到的小狗、小猫,利用每一个雨后,教会洋洋跨过水洼……

走过风、霜、雪、雨……

走过寒、暑、冬、夏……

每一个做妈妈的,都能体会教婴儿说话、走路、躲避伤害需要多么大的耐心啊,无语的过程太漫长。

无语用了12年,教会洋洋逛街,跟在妈妈身后,不必牵手。

无语用了14年,教会洋洋笑,洋洋笑容纯真灿烂,温暖人心。

无语用了14年,教会洋洋提购物袋。

无语用了14年,教会洋洋晾晒衣服。

无语用了14年,教会洋洋拍打篮球。

……

无语用满腿伤痕的代价,教洋洋学会上厕所。

当洋洋惧怕厕所,抓着妈妈的腿,不松手时,无语咬着牙,狠下心,推他进公厕,腿被抓破,血流不止,不放弃,否则前功尽弃。问题解决了,腿上的伤痕赫然陪伴了无语整个夏季,我感觉,这是妈妈爱的勋章。

就像这样,康复教育,需要耐心还需要狠心。无语说所有人都看到我的温柔、耐心,其实我也是狼妈,皮肉的苦,让九岁的洋洋改掉吃饭靠喂的状态;皮肉的痛,让洋洋改掉了寒冬腊月,无论在家还是在公共场合,即使憋不住,进厕所也要脱光衣服的习惯。无语深知,坏习惯改不了,孩子无法进入正常的社会,妈妈要逼迫他长大成人。

比片中奇奇妈妈更惨的是,因为癌症,无语摸过阎王的鼻子。当绝症来临,别的病人在病床上长吁短叹时,无语却在庆幸,这一病终于可以安心睡一觉。“只愿长睡不愿醒”是她期盼已久的幸福。这一病,无语发现自己也是个可以享受被疼爱的弱女子。

病床上,无语有时间梳理自己忙忙碌碌、力不从心的生活,她明白,这种煎熬是她的病因。

治疗后,该怎样活下去,她想了很多,无非两条路:一是和所有爱她的人劝告的一样,选择轻轻松松的养病,把洋洋送入寄宿学校,是对自己身体和对自己未来负责,癌的残酷,是不确定哪一天会剥夺你剩余的时日,而她自从洋洋出生,就没有享受过自我的生活。另一条路既精疲力尽,也看不到希望的光明,那就是继续陪伴洋洋康复。

她冰雪聪明,却自愿选择对自己最不负责的路,放弃自己的幸福,走最艰辛的路。因为她是妈妈,因为她爱洋洋,她的余生,就是想给洋洋一片爱的天空。

片中奇奇的爸爸不负责任地逃离了孩子、家庭特别可恨。可怜他,再婚生育了又一个自闭症的孩子。

曾经我们劝无语,趁年轻,再生个孩子,她不肯,因为她放不下洋洋,如果有两个孩子,无语感觉不可能全心全意照顾洋洋,我生了洋洋,我要对他负责。宁肯对自己不负责,也必须对洋洋负责,这就是妈妈的选择。

病床上,无语自己疗愈心灵的短暂脆弱。告诉自己,必须静下心来治疗,必须活下去,洋洋离不开妈妈。如果没有妈妈,爸爸迫于生计,会不得不把洋洋送到寄宿学校的。疾病让她危机,让她珍惜与孩子的每一天。

好奇,她小小的身体,到底蕴藏了多少的母爱,穿越十几年的光阴,不减分毫,携着孩子的手,不离不弃。

天若有情,请眷顾这个艰辛的母亲,拿走她的病,让洋洋创造奇迹吧。

洋洋阳光的笑容特别动人,事实是他不懂得看镜头。他的笑是由内心绽放的纯粹幸福,因为他浸润在母爱的海洋中。

相处的久了,我忍不住要问一些无语伤心的话题,有没有想过和女主角一样放弃洋洋?

“洋洋无意识地妨碍了别人,好话说尽,怎么解释也不理解,人家也不肯原谅,招致大声的斥责、大声的谩骂。她唯恐洋洋受伤害。她无助、绝望,担忧孩子的未来。那时候好想带着孩子逃离开这个世界。”

洋洋不懂的这个世界里,除了阳光雨露,还有风霜雨雪,这些伤害,妈妈用柔弱的肩膀为他扛住,替他承受。

无语有她的方式弥补所有洋洋的过失。随口的对不起,随手带钱包赔偿,一个母亲俯下身,卑微地请求原谅,无原则的妥协,只为孩子免受伤害,伸出满是伤痕的天使翅膀,把孩子护佑在怀抱。

为了给孩子最好的康复教育,无语夫妇告别家乡,来到大城市成都,洋洋幸运的遇到专业又有爱心的邓老师,协助孩子创造着自己的奇迹。妈妈的付出打动着老师,他们共同为洋洋努力,成了最好的朋友。

洋洋爸爸老楼是这个家庭的支柱,他一个人的收入,面对高房价,高物价、高昂的学费显得捉襟见肘。实际上,现在国家对洋洋这样的孩子有一份抚恤,因为远离家乡,她没时间,也没有精力,去争取这份福利。无语和洋洋很幸运。老楼很爷们地给她和洋洋撑起了一片天。这些年,夫妻同心,不抛弃、不放弃,这份风雨同舟的爱,使疲惫的无语可以依靠。我和无语素昧平生,看到的都是她的照片,从她脸上,我能看到自内而外散发着一种圣母般的宁静、喜悦和温柔,就像天使特别美丽、感人。

无语说,给不了洋洋富裕的生活,就给他温暖的家。这些年,一家人,穿着亲子装,幸福的出游。尽管一个七小时的旅途,洋洋需要妈妈陪伴去厕所二十几遍;尽管无语不得不绞尽脑汁,提前陪伴洋洋守候在出口;尽管无语会遇到各种不理解;尽管洋洋会时不时给妈妈出个难题惹个祸,无语从不因为麻烦把洋洋关进家里,而是让洋洋走进社会开开眼界。大山,小河,海洋,名胜,商店,公交、地铁,高铁……春天的鲜花、绿草,夏天的树木绿茵,秋天的硕果累累,冬天的雪花飞舞。爸爸、妈妈创造一切机会陪洋洋去体验。一家人幸福的照片记录着孩子的成长,从婴儿肥的宝宝,长到个头超越妈妈,十四岁的洋洋现在和爸爸穿的上衣鞋子一个尺码,个子超越了老楼。我常常感慨,洋洋这个幸福的熊孩子,你前世是什么样的修行,今生遇到这样的妈妈,这样的爸爸,这样的家。

我佩服这个伟大的母亲,我真诚地说,上天会回报你,一定会给你一个惊喜。她平静地说,惊喜是不可能地,没有惊吓就好。

这份爱的付出之所以残酷,是因为黑暗中,寻不到一丝光明的方向。所以片中女主角无助,一次又一次的想要放弃,却母子连心十七次欲罢不能,所以片中奇奇同学的爸爸抱孩子跳楼自杀。

这份爱的付出,最好的保护自己的方式是不抱希望,否则心灵承受不住一次又一次打击。

片中女主角哭诉,“他毁了自己的人生,也毁了我的。”康复学校遇到太多和她一样的家长,她们付出太多的感情,太多辛劳,太多青春,却找不到一条开启孩子智慧的光明。她们的人生因为这些孩子,失去了自我,只有举步维艰的我们,这些家长,因为孩子颠覆了人生,赔上了未来。他们无可奈何,他们顾虑重重,在她们翅膀罩不住的未来,谁可以庇佑孩子,谁可以为他的宝贝遮风挡雨,让她们没有后顾之忧。

正如片尾倡议的八个字:关注、尊重、包容、援助。

朋友,在这儿,我真诚地呼吁朋友们:

如果有能力,给予来自星星的孩子一份爱的奉献。

如果没有能力,请给予来自星星的孩子一份爱的宽容。

如果他们无意识的行为,伤害到你,

你的一个宽容,如同莲花绽放。

是给予天使的一份温暖和支持。

多一份关怀给她们,

多一份理解给他们,

多一份保障给孩子的未来。

 一次购物时,我偶遇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帮我重重地甩上车门,给我指挥倒车。我发现,这是个来自星星的孩子,我自知驾车技术不咋地,怕伤着他,耐心地哄他远离车身,才麻利地把车开走。说实话,换作以前,我可能是大声地呵斥他离开。当我走近无语,当我看过电影,我改变了。

我懂得,每一个来自星星的孩子,都需要我们来爱。

每一个来自星星的孩子身后,都有爱他的天使在脆弱、无助的苦苦支撑,值得我们尊重,需要我们关心帮助。

善良如你,读过此文,一起改变吧,让这世界多一份温暖。

作者:赵双燕,博兴县人,香驰控股职工,滨州金牌司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