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害怕被抛弃的你,背后很可能有一个“消失的母亲”

 学乃身之宝 2021-11-03

文/学乃身之宝

为什么有些人走进恋情后,特别敏感、不安,甚至委屈曲求全,爱得卑微、可怜?

其实,那是对被抛弃的恐慌

那么,这种恐惧感是怎么形成的呢?

答案是,很可能和分离创伤有关。

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说说“分离创伤”。

心理学:害怕被抛弃的你,背后很可能有一个“消失的母亲”

1.分离创伤,给人带来巨大的焦虑、无助和恐惧

知名心理学者武志红老师曾说:“所有的爱都指向亲密,唯独父母对孩子的爱,指向分离。”

也就是说,分离既是必需的,也是必然的,因为一个人的自我独立需要通过与重要抚育者(一般指妈妈)的心理分离来达成。

但是,成长型分离或正常的分离,需要发生在孩子身心都准备好的情况下。

比如,3岁的孩子要上幼儿园了,因为分离焦虑而哭闹,在妈妈的安抚和帮助下,孩子会慢慢适应这种分离,这样的分离,就是健康的,也是成长所需要的。

但如果孩子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被迫和妈妈分离,就会导致一系列身心不良的体验。

就像3岁前的孩子,如果妈妈经常“消失”,可能是出差,亦或是其他原因的离开,都可能让其体验到与妈妈分离而感到的巨大焦虑、无助和恐惧的感觉,而这就可能形成“分离创伤”。

依恋理论认为,一个人婴儿期的“安全感”对其整个人生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所以,这样的孩子成人后走进恋情,很容易有种被抛弃的恐惧感。

心理学:害怕被抛弃的你,背后很可能有一个“消失的母亲”

2.分离创伤的人,一生都在寻找理想“妈妈”

前面说了,分离创伤会给人带来巨大的焦虑和恐惧,那么这种创伤的严重程度是怎么来界定呢?

一般情况下,创伤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是创伤的年龄段。

越小的孩子受到的创伤会越大,因为孩子越小,依赖妈妈的程度越高,所以妈妈不要觉得孩子小,不记得事,就可以随意"消失"。

二是离开妈妈之后,孩子可获得的依恋质量

也就是说,在没有妈妈的情况下,孩子将获得怎样的照顾。

如果孩子的爸爸、爷爷奶奶等人可以及时满足孩子的吃喝拉撒睡玩等需求,那么孩子就可以建立新的安全型依恋,否则孩子就很可能形成非安全型依恋,而且,还可能面临双重创伤:一方面“失去”妈妈的痛苦,另一方面是非安全型依恋。

比如,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离婚,孩子由爷爷奶奶带着,但爷爷奶奶不喜欢ta,这就会产生双重创伤。

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一旦走进恋情,就会把自己对理想妈妈的渴望投射到伴侣身上,希望伴侣不离不弃,总是爱自己、疼自己。

就像那些比较粘人的女生,她们对分离异常敏感,而这很可能和她们小时候的分离创伤有关。

另外,还有一些小时候经历过分离创伤的人,在亲密关系中一旦感到不安全时,就会萌生“ta一定会抛弃我”的想法,然后为了避免被抛弃带来的恐慌和无助,他们会主动提出分手,只是这时的分手并非其本意,他们真正渴望的是对方能带着爱意回到自己身边。

可见,分离创伤的人,内心是自卑、敏感、脆弱的,同时也会极其渴望“妈妈”般的爱。

心理学:害怕被抛弃的你,背后很可能有一个“消失的母亲”

3.摆脱分离创伤,从意识到问题开始

分离创伤,可能“代代相传”。

比如,有分离创伤的妈妈在和孩子相处时,很可能是控制型父母,这导致他们的孩子也可能害怕分离,恐惧被抛弃,和妈妈共生,但这样的共生是病态的,不正常的。

因为匈牙利病理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师玛格丽·马勒,将6个月的婴儿期称为正常共生期,也称“母婴共同体”,但之后的共生就会形成混沌共生,孩子和父母缺少清晰的边界,都无法成长。

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创伤代际传递

那么,为了避免分离创伤传递下去,那些具有分离创伤的人该怎样办呢?

首先,需要他们意识到问题。

也就是说,只有那些有创伤的人,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才有可能摆脱分离带来的创伤,而这需要他们拥有觉察和反思的能力。

国家二级咨询师侯玉珍老师在《因为我是女性:如何深度疗愈代际创伤》一书中在谈到改变时曾说:“改变往往始于觉察。你必须寻找内心的声音,透过它找到自己的核心信念,也就是内在妈妈的声音。”

比如,那些在恋情中总是敏感多疑、害怕被抛弃的女生,就要好好想想,在那一刻自己心中妈妈的声音是怎样的,很可能是负面的,即“我不够好,我不值得被爱”等等。

当她们觉察到这一点之后,还需要好好反思

意思是,小时候经历过分离创伤的人,要意识到现在的自己和小时候的自己是不同的,自己已经长大,极有可能应对现在的分离,同时,还要意识到,现在的伴侣和自己小时候的妈妈也不是同一个人。

这样的反思极有可能阻止投射(因为内在妈妈的声音总会被投射到当下的关系里),进而让他们回到真实的关系里。

心理学:害怕被抛弃的你,背后很可能有一个“消失的母亲”

其次,敢于直面缺失的母爱,找回真实的情感。

很多具有分离创伤的人,之所以走不出来,还和他们内心的执念有关,这个执念就是,他们还在渴望小时候的妈妈再好好爱自己一次。

可是,这样的渴望很难实现,因为有些人的妈妈已经不在了,就算妈妈还在,她可能仍旧给不出他们想要的爱。

这时,需要他们敢于直面缺失的母爱——接受自己小时候没有被妈妈好好爱过,同时还要试着接纳自己所有的情绪:不对自己的感受进行评价,无条件地和自己的感受共处。

比如,他们可能感受到对妈妈的愤怒,这时就用开放的态度去接纳它,不要因此而感到内疚,等等,当情绪流动起来后,他们就很可能找回自己的真实情感,这样就可以与现实生活联结了。

心理学:害怕被抛弃的你,背后很可能有一个“消失的母亲”

再次,学会自己做自己的“妈妈”,以疗愈母爱的缺失。

当他们接受自己有一个小时候没有好好自己的妈妈后,并能接受自己的真实情感,就可以学会自己做自己的“妈妈”,即学会自爱。

《被忽视的孩子》一书中曾提出有关自爱的做法:

步骤一:将自己放在首位;

步骤二:调节饮食;

步骤三:锻炼身体;

步骤四:休息和放松。

其实,简单来说就是尊重自己的感觉、关注自己的感受、满足自己的需求等等。

当他们学会爱自己后,就相信自己是足够好的,也是值得被爱的,这样他们不仅疗愈了母爱的缺失,还让自己在亲密关系中,不再那么小心翼翼、敏感多疑,这样他们才能够用真实的自己,构建真正的亲密关系。

心理学:害怕被抛弃的你,背后很可能有一个“消失的母亲”

写在最后:

如果被疗愈的是女生,她们在成为妈妈后,就会终止代价创伤传递下去;如果被疗愈的是男生,他们在成为爸爸后,也可以发挥好一个父亲的作用。

事实上,养育孩子是父母共同的责任

虽然文章说的是“消失的妈妈”,但这并不代表“消失的爸爸”对孩子没有影响,同样,父亲的缺席也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只是孩子天然与妈妈亲近,妈妈对孩子的影响更早,而更早很可能更深。

另外,谈论分离创伤,并不是要我们把自己的痛苦归咎于母亲,而是希望透过母亲看见自己,更好地理解自己内在的情绪情感,以及认知行为模式。

因为只有了解了自己,我们才有可能改变自己 。

心理学:害怕被抛弃的你,背后很可能有一个“消失的母亲”

本文完

感谢您的阅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