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博兴打狗庙的传说

 滨州文学馆 2020-10-31

传说在很早以前,博兴有一个庄里住着范、苟两大姓人家,大家和睦相处。后来,范姓在庄后建了一座打狗庙,苟姓就让范姓拆除这个庙,因此范苟两姓还打官司打到了县衙,并惊动了朝廷。

据传说,当初这个庄里的范、苟两姓,户数人口差不多。后来,也不知什么原因,这个苟姓人丁兴旺,家族是越来越壮大,而范姓呢?男丁渐少,户数人口是眼看着减少。这个时候,姓范的都犯愁了,也很着急啊,这个着急有啥用呢?

情急之下,这个范姓的祖人就去找算卦的先生,那人给他掐算了掐算,惊讶地说:“哎呀,不好,你们庄里有姓苟的有姓范的,这是犯了狗吃饭的大忌啊,姓范滴还能旺吗?”“啊?原来是这样啊,我说是俺一代不如一代,一代比一代少啊。那有啥破法吗?”这个范姓的祖人就问。那个算卦先生就说:“办法吗,倒是有一个,只不过最好还是不用”。“哎,有啥办法啊,你快说来听听。”一听说有办法,他便急忙问。算卦先生说:“这个办法就是在你范家头的庄后,建一座张二打狗庙(至于为啥叫张二打狗庙,已无从知晓),可你们与苟姓都是一个庄的,低头不见抬头见,再说了要是真盖了打狗庙,姓范滴是人丁旺了,可姓苟滴就会慢慢败落了,又说了要是人家姓苟滴知道喽,也不会让你们建啊。”“啊,原来是这样啊。”这让他不由大吃一惊。

他回去后,就和家族的人进行秘密商议,经过再三考虑,为了长远打算和家族兴旺,最后还是决定建这个庙。接着,他们就分头开始准备建庙所需的砖、瓦、木料等。随后,他们便请来能工巧匠,在范家的庄后建起了一座 “张二打狗庙”。开始,这个姓苟的还不知道范家要建啥啊,只见大伙都在忙着盖房子。等这间房子修建完成后,有人才看到门口上写着“张二打狗庙”。姓苟的就不愿意了,“打狗庙”不就是打俺吗?虽不是一个字,但是同音啊!这不是明摆着打俺吗?但人家姓范的已经把庙盖起来了,又是在他们自姓那头盖的,你姓苟的也管不着啊。说归说,气归气,他们也就这样把气咽到肚子喽不了了之了。

就这样才过了还不到20年的功夫,范姓人丁就明显地旺了起来。而姓苟的那头,人丁像打了霜的茄子——越来越萎靡不振。苟姓家祖一看,再这样下去就有灭族的危险,于是组织起家人们要把打狗庙拆了。但是,范家人坚决不同意,就是不让拆,并且还派人看守了起来。没办法,这两家就闹了起来。

最后,范、苟两姓对薄到了县衙公堂上,苟姓坚决要求拆除那个打狗庙,说自从建了那个庙,俺姓苟的是人丁出现了严重问题,几代年轻人都没精神头了。而范姓的呢,却对县太爷说:“原先他姓苟的都快把俺姓范的吃掉了,俺们才请人建的这座庙,要是非拆不行的话,就必须先让姓苟的改姓,不然就让苟姓搬迁远离范家。”两家互不相让,各说各有理。这可难坏了县大老爷了,没办法这个县太爷只好写明因由上报朝廷。因为在早先,改姓必须经朝廷批准,只有皇上才能赐姓。上报不几日,县衙很快就收到了朝廷批文,皇上便把苟姓赐为鄢姓了。范姓建的那个“张二打狗庙”,也就顺利拆除了。

打狗庙扒了,姓也收了,可不知是皇上赐的这个姓的问题,还是其它原因,姓了鄢也没能改变他们家族败落的命运,由原来的一个近百户的大家族逐渐衰减成了十来户的小户族了。而范姓呢,已发展到了一百七八十户。

据说后来,鄢姓又改成

作者:周武山,山东博兴人,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滨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淄博市散文协会会员。从事新闻写作三十余年,文字见诸于《作家报》《大众日报》《滨州日报》等报刊和平台,并有多篇文学作品获奖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