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博兴村名来历知多少

 滨州文学馆 2020-10-31

前  言

博兴县位于黄河下游南岸,地处黄河平原与泰沂山冲积平原交接地带。这里人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然而元朝末年连年战乱,导致人烟稀少。明朝建立后,采取移民垦荒屯田的政策,从山西省洪洞县和河北省枣强县大规模强制性迁徙人口至博兴。自洪武元年始两年间,全县新立村 302个。村名命名方式也大多以简便直观,不假思索的人文因素与地理因素而产生。因此,博兴县村名千奇百怪,五花八门,妙趣横生,丰富多彩。

以宗族姓氏命名

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宗族社会,这种重血缘、重宗族的习俗也体现在以姓氏命名村庄,用这种方式祈求族姓代代相传。

据调查,博兴县村落中以姓氏命名的村庄约占40%,其中庞家镇最为突出,有54个自然村中,就有51个村含有姓氏。

村名以庄、家、寨等为基础,前面冠以姓氏:如刘寨、焦集、张庄、安家、邢家、吴家、晋家、牛家、巩庄、黎寨、宋家、李井、范庙、范王、郭家、祁家、王厨、郝家、胡楼、杨集等。有的置中间:如高庙李家、高庙邢家、小马家,三兴祁家等。有的置后,如东高、西高、赤李、栾王、赤张、皂李、李刘、官赵、北杨、兴张、兴马等。这类村庄多是一家一户迁到此地居家生活,当时并没有村名,后来人口繁衍增多形成村落,为纪念本祖先人,使家族得以延续,遂以姓氏为村名。

有的两姓家族共居一村,或一姓家族早在此居住,另一姓家族后迁入居住,为体现团结共处经两姓合议,以双方姓氏为村名。如湖滨镇的鲁刘、姜韩,陈户镇的相陈、王孟、王孙,纯化镇的周刘,吕艺镇的许李,乔庄镇的牟王、贾王、刘王和曹王等。还有的以三姓氏为村名的。如博昌办事处的伏栾村,原村名为栾齐杨,因为栾姓于1369年由河北省枣强迁此建村,后齐、杨姓相继迁入,经三姓合议,便以三家之姓而命名村名,后因村名不雅,更名栾家庄子。1936年因区划更名伏栾。

在多姓杂居的村落,通常以人口多、显势大家族姓氏命名村名,更突显家族习俗在村的影响之大。如庞家镇的庞家村,元初王姓立村,称小王家庄。明洪武二年(1369年),庞姓迁入,因人丁兴旺,家大势力强,遂更名庞家庄。如庞家镇的栾李,在元末时,贾姓迁此建村,因地处高岗取村名贾岗崖。明洪武二年(1369年)李姓迁入,因贾姓绝嗣遂更名李家庄,后因隶属北栾乡所辖,更名栾李庄。有的因约定俗成不再改动,如庞家镇的胡楼村,原为张胡二姓同时迁来立村,因张姓在村中建一宗庙,故名张家庙,因以打绳耿业,故取村名绳耿,后来因胡姓在村盖起了楼房,建筑精美、四乡闻名,遂更名胡家楼。后胡姓绝嗣,但仍沿称胡楼。再如庞家镇的绳耿,耿姓迁此建村,因以打绳为业,故取村名绳耿。后张、郑、姜、李等到姓迁入。清初,耿姓迁徒,但仍沿称绳耿。

有的村名是为了纪念本族先人,使得家族得以延续,便以先人的姓名命村。如陈户镇的赤官,原名于际安官庄,因于际官一家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此建村,经官府批准开荒种地,故名于际安官庄,后因隶属赤云乡所辖,更名赤官庄。庞家镇的高二青,原名官庄,因有一县官路过此地,夜宿身亡,故取名官庄。明永乐初年,高二青去世,子孙为作纪念先族,遂更名高二青庄。还有象陈户镇的纪魏,原村名为刘万通屋子。高官村原村名叫王湘宇官庄。乔庄镇的王平村。吕艺镇的王浩。庞家镇安家村,曾名叫安玉池官庄。城东办事处的董杨村曾名杨老十庄等,都是以本族先人姓名而命村的。 

以生产贸易习俗命名

以农业习俗命名

博兴县以农业为主,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谷子、大豆、高梁、棉花等,这些作物几乎村村户户都种植,一般没有将这些作物作为村名,因为这些都不符合地名要有区别性和标志性的要求,而专门种植其它作物的较少,才常作为村名。

如以种菜为业的村常以“菜”名村。锦秋办事处有一个村叫菜园。该村位于县城附近,土地肥沃,水源充足,适宜种菜,村民历代以种菜为业,因此取名菜园庄。城东办事处有个村叫椒园,居民在北齐河清四年(公元563年)之前迁此建村,因以种植辣椒为业,故名椒园。全县以“菜”为名的还有兴福镇的菜园子庄(中李村)、邵园、付园,锦秋办事处的西菜园(西关村)毛园等。

以农为主的村名,如湖滨镇的柳舒曾名舒家庄科,安柴村原名庄科等这些村名,都象征着祖祖辈辈种庄稼。种植果树为业的常以果树品种名村。店子镇的梨园村,原村名叫高家宅科子。北宋末年,高姓迁此建村,故名高家宅科子。明洪武二年(1369年)许、金、殷等姓相继迁入,有种植梨树的习惯,在村西建一梨园,便更名梨园庄。马兴村曾名杏花村。明洪武二年(1369年)张、谢姓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此建村,因村内杏树繁多,每逢春天,杏花绽放,成为当地盛景,果实大而甜,享益四乡,杏花村由此而来。纯化镇的熊家枣行(熊家村)、杨家枣行(杨家村),都因村中枣树繁茂而得村名。吕艺镇的庄科村原村名叫桑科庄,明洪二年(1369年),赵姓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建村,因村周围桑树繁茂,故取名桑科庄,1943年桑树被伐、改种庄稼,遂更名庄科。吕艺镇的花园村是因为王姓迁此建村后,在村前建了一个大花园,便以花园名村。

养殖业、渔业习俗在村名中也有反映。陈户镇有个万羊孙家(王孙村),明洪武二年(1369年),孙姓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此建村,以牧羊为主,为图吉祥取村名万羊孙家,1912年因划归三区王孙乡、遂更名王孙庄。吕艺镇的屯田曾名屯,北宋初年,赵姓迁此在运粮河之阴凸处建村,以渔为业,故名屯。后刘姓迁入,因人丁兴旺,更名刘家屯。1946年因系屯田乡驻地更名屯田。

以工匠习俗命名

在古老的年代,农耕、狩猎、打渔等所需农具均由生产者自己制做,一些手艺人逐渐独立出来,出现了各类专职工匠,他们代代相传,讲究师承,逐渐发展成专业村。

如博昌办事处的王木匠(王木村),明洪武二年(1369年)有一著名的王姓木匠,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此建村,木工手艺代代相传,故得村名王木匠。

庞家镇有个王厨村,该村是有一王姓厨师明洪武二年(1369年)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此建村,王厨师的烹调技术好,炒得一手好菜,四乡闻名,乃全县之最。相传,有一次知县给父亲庆60大寿,便请来了王厨师做主厨,他所烹调的各种菜肴色香味俱全,受到赴宴宾客的交口称赞,知县非常满意高兴,便赠送扁额一幅,上书“厨艺超群城北王”,知县赐村名王厨。

曹王镇有个闫厨村,村名的由来是在明洪武二年,有一著名厨师迁此建村后,在韩信河东边开了一家酒店,闻名乡里,遂取村名闫厨庄。

庞家镇有个绳耿村,耿姓村民以打绳为业故名绳耿。

陈户镇官张村曾名黄盆窑,杨姓迁此建村,遂立窑烧制黄盆,四乡闻名,故名黄盆窑。

王李村曾名李罐家,该村因烧制陶罐为业,而得村名。

庞家镇还有个王锢镥庄(北王村),因村内有专门修补锅碗瓢盆的工匠,遂取村名王锢镥庄。

以各类作坊为业的多以坊为村名。乔庄镇的薛坊,因以开油坊为业而得村名。

以贸易习俗命名

商业贸易活动习俗的主要交换方式是集市,因此称“集”的较多。庞家镇有焦集、杨集、锦秋办事处的苗集,吕艺镇的辛集,陈户镇的王集等这些村多数都设有集市。有的集市所在村叫店,一般是村里有开店铺的,随着贸易扩大,形成集市。由店带集的多为贸易兴隆的名店,影响较大,久而久之,店名取代村名。店子镇的店子村曾名兴隆镇。此村是西汉初的古村落,因地处交通要道,开店铺客栈的较多,生意非常兴隆,故名兴隆镇。据《刘氏族谱》记载:明洪武四年(1371年)刘姓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来,以开店为业,后因店铺兴盛,更名店子庄。该村由于交通便利,往来人口多,又在此立集,集日为逢五排十。陈户镇的陈户村曾名陈虎店,据《陈氏族谱》记载:陈虎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此以开店为业,故名陈虎店,后因“虎”字不祥,更名陈户店,每月逢五排十为大集。陈户镇的王店曾名赤云窝、兴隆店。据《王氏族谱》记载:明洪武二年(1369年)王姓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此建村之时,因天空连日出现五彩缤纷的红云,故名赤云窝。后因该村处青州至京津之要道,过往行人很多,村民以开店为业,因顾客盈门,店业兴隆,因此更名兴隆店。1912年因划归三区王店乡所辖,遂更名王店。乔庄镇有个刘古店(今刘古村)。据《刘古村史》记载:元末,刘、古两姓由滨县迁此建村,故名刘古庄。明初,明太祖朱元璋,派大将常迂春、胡大海等血洗村庄,尸骨如丘,血流成河,目不忍睹,唯刘福一人幸免,后刘以开店为业,遂更名刘古店。吕艺镇的郭八村曾名八座店,郭八店,据史料记载:北宋初,居民迁此建村,因地处赵家运粮河南岸,过往客商络绎不绝,曾有八户人家在此开店,故取名八座店。后来,郭姓迁入,也以开店为业,发展兴旺,遂成大户,故更名郭八店。同类型的还有乔庄镇的辛店,闫坊镇的许李店等,这些村均以开店为业而名村。还有些设集的村称街,当地人所说的“上街”与“赶集”是一个意思。称街的村落比较大,有宽敞的街道,设有设多店铺,为贸易方便,在街上设集市。由于街名在人们心目中印象更深,便成了村名。庞家镇的通滨村曾名东街王,该村是博兴的五大古镇之一,自古就是南北交通要道,商贸重地,当时是青州、广饶、寿光、坊子、临淄等地去北京、天津的必经之道,大道从村中穿过,街两旁商铺、客栈林立,居民大多做小买卖,每天都有不少过路客商在此停留,打尖,南来北往的客商来此做买卖的很多,经济和文化非常活跃。那时的通滨村有三条南北大街,四条东西大街,每逢农历二七是大集,经济繁荣,人气旺盛。因王姓较多,故取村名东街王。

村名为镇的村落大都设集市。镇,多为官兵镇守之地,也是地方行政官署驻地,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博兴县有野户镇(通滨村)、三兴镇(祁家村)、利城镇(利城村)、柳桥镇(柳桥村)、湾头镇(湾头村)、淳化镇(纯化镇)、魏家镇(魏家庄)、清风镇(双台村)、兴福镇(兴福村)、曹王镇(曹王村)等都是当地知名的集市。

以历史文化内涵命名

以崇文习俗命名

千古年以来,农村向来有着倡导耕读并重,村民都是以知书达理为光宗耀祖。崇文习俗在农村一脉相承,凡村中考取功名者不仅是一人一家荣耀,全村也为之自豪,为了彰显这份荣耀、激励后辈发愤读书,人们常把村中名人作为村名。

陈户镇纪魏曾名刘万通屋子。清康熙十六年魏姓由蒲邑洼魏村迁入该村,清光绪元年魏大儒考取附贡,全村父老倍感荣耀,名闻乡里,为作纪念,逐更名魏家官庄,1936年因划归纪家乡所辖,更名纪魏庄。

曹王镇有个朱官村曾名益盛庄。清乾隆年间,因该村朱文集考取贡生,光宗耀祖,四乡闻名,为作纪念,遂更名朱家官庄。

乔庄镇有个守义礼村。明洪武二年李姓迁此建村,因李精《四书》,通《五经》,尊孔孟、守礼仪,便定村名守义礼庄。

以尚武习俗命名

武术在古代是御敌强身的主要手段,因此人们习武风气颇盛。博兴县的岭子拳,辛张拳等早年间就闻名四乡。尚武习俗在村名中也有表现,乔庄镇王旺庄曾名叭狗张。明洪武二年张姓兄弟四人由河北省枣强县迁至黄河南岸堤下建村,因张姓善武术,为显其威风,防其匪患,便称以叭狗张,意为武功高强犹如猎犬,不可侵犯。陈户镇有个岭子村。明末,少林高僧赖杰三曾临该村设练武场,传“梅花拳”“地功拳”等,全村家家爱武,户户习拳,蔚然风气。村里的人取众拳之长,逐渐形成自己的套路,自此,该村便拳以村名,村以拳名。

以向善习俗命名

在农村趋良向善是乡风里俗最基本的内容,因此向善习俗在村名中也有表现。乔庄镇有个刘善人村,明洪武二年刘姓自河北省枣强县迁此建村,因刘姓先人性善医高、专赈贫困,济世活人,德高望重,四乡均称刘善人,故得村名刘善人家。陈户镇有个崇德村,曾名孙家庄。因始祖孙华医德高尚,受人遵崇,为作纪念,故更名崇德庄。陈户镇还有个聚合村。此村是明洪武二年许、刘、王、李等姓先后聚此建村,虽多姓杂居,但邻居友好,和睦相处,老住户帮新迁户,富者帮穷者,一家有难,众邻相助。为把这种良好的习俗世代传承下去,众姓合议,定村名为聚合。乔庄镇有个刘乖子村。此村因刘姓迁此建村时,生了一个特别聪明灵乖孩子,懂礼貌、尊长辈和谒可亲,受邻里四乡称赞,故得村名刘乖子。博昌办事处的永和村。此村元初王姓迁此建村,经官方批准开荒种地,称为小官庄。明洪武二年黑刘两姓迁入,更名黑刘官庄。明末,因兵荒马乱,民望和平、为图吉祥,更名永和官庄,意为永远和平友善。

以因图吉祥命名

自古至今人们都向望吉祥如意,在博兴为图吉祥而命村名的很多。锦秋办事处王家桥、西闸原村名都叫凤凰庄。明初王、刘姓分别迁此建村,为图吉祥,便以凤凰而名村。博昌办事处的王楼村,曾名龙凤庄。明洪武二年,王姓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此建村时,正遇一喜鹊与蛇相斗,为今后吉祥如意,后世如龙凤一样飞黄腾达,便取村名为龙凤庄。清初,因原名犯上,村中盖起了楼房,遂更名王家楼,后简称王楼。锦秋办事处的北关村,曾名清平庄。秦末居民迁此建村时,为图吉祥,取名清平庄,意为清白一世,太平安康。庞家镇有个太平村曾名烟墩,清嘉庆五年黎姓迁来时,因村东有一烽火台,便称为烟墩,后因村名不雅,为图吉祥更名太平庄。庞家镇的大宁村曾名大柳树官庄,小宁村曾名棣家官庄。清初,因兵荒马乱,民望宁日,祈盼太平,便分别更名大宁庄、小宁庄。曹王镇的永平村,曾名官庄、七合堂,清初,兵荒马乱,民望和平,遂更名永平官庄意为永远和谐平安。兴福镇的王旺、福旺、益盛官庄。意为财源旺盛,幸福安康。湖滨镇的福兴(柳童村),乔庄镇的七合、三合村,吕艺镇的大宝庄(高阜村),店子镇的马旺庄(马庄村)、郑旺庄(西郑村)村等,都是图吉祥而命名村名的。

以感恩图报命名

农民淳朴厚道,知恩图报,这一良俗在村名中也有反映。锦秋办事处的西闸村曾名凤凰庄。传说在战国时期,麻大湖内有着一望无际的茼麻。齐恒公在称霸前,曾将几十万兵马隐藏在茼麻地里,不想连降大雨,被困湖中。齐恒公望着在泥水中被饿的东倒西歪的将士们,不由得仰天呼叹:“难道天不助我?”说完泪水横流,这时只见从茼麻中走出一年轻女子,手提饭篮汤罐,身后跟着一只凤凰,年轻女子示意齐恒公用餐,齐恒公忧郁疑惑,年轻女子说:“大王尽管食用,保证你的将士都能吃饱”。齐恒公和将士们都吃饱后,饭菜仍然还是那么多。齐恒公心中大喜,知道有神女相助,拜谢之后,便求女神相救。年轻女子笑着说:“你们跟着我的凤凰走,不远就是大路。”说完随风飘然而去,只见凤凰前面领路,齐恒公的将士终于走出茼麻地。为纪念女神相救,齐恒公便赐村名凤凰庄。

以政治和军事原因命名

据有关资料记载和民间传说,凡带有营、寨、屯、官庄、皂户等字样的村名,一般受政治和军事的方面的影响而命名的。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的兴亡、政权的更迭,都经过一次次的社会动乱,都动用过大量的人力、物力。旧时曾有“千乘多营寨、官庄数不清”的传说。就以营来说,博昌办事处有许营,城东办事处有大营、小营,乔庄镇有黄家营子(黄家村),湖滨镇有祝家营(鲁祝村),曹王镇有曹营等。以“官庄”加姓氏为村名的就更多了,这些村名数是因为迁入时,经官府批准开荒种地,这些地被称叫“官地”。村名便以姓氏与“官庄”结合而命名。博昌办事处有路家官庄(伏路村)、李家官庄(伏李村)、田家官庄(伏田村)、黑刘官庄(永和村);陈户镇有于际安官庄(赤官村)、王家官庄(官王村)、魏家管庄(纪魏村)、高家官庄(高官村)、张官庄(张官村)、聚合官庄(聚合村),西官王(西王村);曹王镇有闫厨官庄(闫厨村)、永平官庄(永平村)、朱家官庄(朱官村)、冯家官庄(东冯赵冯、西赵冯村);庞家镇有马家官庄(兴马村)、棣家官庄(小宁村)、高二青官庄(高二青村)、大柳树官庄(大宁村);吕艺镇有大宝官庄(高阜村)、留官庄(刘官村)、郑官庄(郑官村);店子镇有董官庄(董官村)等。那些带有“皂户”的村名,多数是因种“皂户”地而由官府命名的。这些皂户地的形成,有的属于王候封赠之地,有的是公差皂隶之地,还有的是帝王子孙的“私房地”,这些“皂户”地的赋税多是免征或少征。如庞家镇的皂李村曾名皂户李。据《李氏族谱》记载:明崇祯年间李姓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此建村。经官府批准开荒种地,皇帝御旨“轻其徭,免其赋”,只担负宫庭皂旨(现在的洗化用品)费用。故名皂户李家。博昌办事处的皂户庄(皂户村),也是因种“皂户”地而得名。

以地理文化物征命名

以地形地貌命名

移民迁此建村时,附近有着特殊的标志物体、建筑、树木、湾塘等,便依地形地貌而名村。

庞家镇有大柳树官庄(大宁村)。明洪武二年丁姓由山西省洪洞县奉旨迁移山东省博兴县,经官府批准到城北开荒种地,定居建村。初来时在一棵大柳树下搭建了简易房子,从此便开始了田园耕作生活。因当时所居茅草丛生,成片荒地无人耕种,为鼓励农民开荒种田,当地官府对田赋进行减免。此后,人们便所把耕种的地叫“官地”。因依树而居,故称大柳村官庄。

庞家镇杨家湾(北杨村),杨姓迁此建村时,因村东临大湾,故名杨家湾。

吕艺镇有灰堆子(寨李村),李姓迁此建村时,因村北有一较大堆灰,俗称灰堆子。

乔庄镇的榆林村,因迁此建村时村前有一大片榆树林子,故名榆林庄。

依地理位置名村的也很多。

店子镇有个沙窝庄(沙旺村),王姓迁此建村时,因东临沙河,西依沙滩,故名沙窝庄。后来以姓命名沙王庄。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由王塞公先生提议,更名沙旺庄,意为日益兴旺。

纯化镇止河头(止河村),村名由来是因地处临古河之头,便称止河头。

湖滨镇的王圈村,居民迁此建村时,因地处小清河之阴的急转弯,其河形似圈,故名王家圈。

陈户镇的来往庄(周庄村),村名起因是地处潍县——京津的交通要道,南来北往者络绎不绝,故得村名来往庄。

堤上村的村名由来是因地处北宋运粮河大堤之上,故名堤上庄。

岭子村则是张姓迁此时,在“二龙戏珠”大岭上建村故得村名岭子庄。

顺河流而建村的便以河名村,如湖滨镇的东顺河、西顺河是在老预备河之阴建村。河东(南河东村)是在汉凑河之东建村。原博兴镇的东河东、西河东、河西都是因在北宋运粮河之东和之西建村而得村名。夹河滩(疃子村)是因为地处小清河与支脉河之间,故取名夹河滩。

还有的村名来源于周边自然环境。如兴福镇的西王、中毛、东毛村原来都叫灰菜庄子,因在定居立村时周围布满了灰菜,便称为灰菜庄子。庞家镇的高二青曾名茅子官庄,因村周围到处是茅子草,人们便称为之为茅子官庄。陈户镇赤云窝(王店村),在建村时因天空连日出现五彩缤纷的红云,即兴名村赤云窝。兴福镇还有个老鸹赵(赵赵村),因该村林木参天,乌鸦当头,虽兵荒马乱、而敌兵未至,赵姓居民认为是托福于乌鸦,便取名老鸹赵。曹王镇的王海村曾名望海寨,唐末王姓迁此建村时,因村南高处有一清泉,名曰“海眼”,泉水丰湧穿村北流不息。据说,晨立泉边,向东远眺,能隐望东海,故名望海寨。

在博兴称洼的村也很多,如乔庄镇的田家洼(辛店村)、博昌镇的邵洼庄(伏邵村)、这些村都是因为地势较洼而得村名。

以古迹遗址命名

移民迁此建村时,附近有古城古建筑、庙宇、坟冢等,便以此名村。兴福镇有城外李、城外徐,城外刘,城外王村,这些村都是因为在古博昌城的南门外建村,便以城名村。在古博昌城的东门外建村的称东门,西门外的称西门,南门外的称南门,前门外的称前门。店子镇的利城村的村名由来,据《博兴县志》记载:西汉置利县城后,居民相继迁此建村,故名利城镇,后果简称利城。博昌办事处的庙东庄(东伏村)、庙西庄(西伏村),因分别在关帝庙东西建村,故以庙名村。乔庄镇的苍上原村名仓上庄,因庄姓迁此建村时,在村南有一官家粮仓,便取名仓上庄。湖滨镇的襄公庄相公村)村名由来是,因村西南有襄公冢。曹王镇杭屯村曾名皇家屯,据说元初,居民迁入后,在皇帝元成宗的屯兵地带建村,故取村名皇家屯。明洪武二年杭姓迁入,更名杭屯。

以独特建筑命名

村庄中或附近建筑了一特殊物体,居民便以此名村。在博兴县以楼名村的较多。如吕艺镇的刘官曾名十楼官庄,该村明洪武四年迁此建村,经官府批准开荒种地,轻其徭、薄其赋,取名官庄。明成化十年(1474年),因村中建起了十座楼,建筑讲究,四乡闻名,遂更名十楼官庄。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兵荒马乱,土匪昌厥,各村遭劫,因该村防守严密,迫敌而留,为作纪念,故更名留官庄,意思是把官庄留下了,后沿称为刘官庄。该镇寨韩村原名楼子韩,因发展兴旺,在村南桥头上建了一座小楼,故更名楼子韩。店子镇九台曾名九楼庄,元初建村,因居民在村中建起了九座楼,故名九楼庄。后因战祸楼毁,仅剩九个土台子,更名九台庄,后简称九台。纯化的许家楼,庞家镇的胡楼、焦集楼(今焦集村)、乔庄镇的梁楼、盖家楼(今盖家村)等都是因村中盖起了楼房便以楼名村。湖滨镇西闸曾名凤凰庄、东闸。明洪武二年(1369年),刘姓居民迁此建村,为图吉祥,取名凤凰庄。清初,在村中河上建了一桥闸,遂更名闸上庄。后因属高苑所辖,位于高苑县城以东,更名东闸。1955年划归博兴县后,因处博兴县城之西,更名西闸。博兴自古桥梁多,这些桥一般建筑在河流的主要交通要道上,以桥名村,也是一种命名村庄的方式,这类情况在小清河以南较多,如湖滨镇的柳桥村的村名由来是相传,西汉初,居民迁此建村,因村中有一棵大柳树被风刮倒,横卧在乌河上,自然成桥、故得村名柳桥。还有逯桥、孟桥、傅桥、板桥、王桥、利见桥(今柳舒、柳白村)等,这些村都是因为在村中的河上修建桥而得村名。陈家漏曾名梁陈村,因建国后在村南河上建一水漏,故更名陈家漏。

以民间传说命名

以人物传说命名

城东办事处有个相公堂,唐初建村。传说唐代名将徐茂公东征时,曾在此屯兵,人们为作纪念,修建了徐公词堂,徐任宰相后,徐公祠堂改称相公堂,遂以祠堂名村。兴福镇的四新村曾名附马庄。据史料记载:魏杨两姓迁此建村时,春秋齐国驸马(淳于)死后葬于此地,筑修了一个很大的坟,居民称之为附马冢,由此成为村名。在“文革”其间更名四新,意为“破四旧,立四新”。城东办事处有个董王村,曾名王鞑子庄,是元初王姓居民,迁此建村。相传,北国鞑靼,为了统治汉族,各村均派一名鞑子镇守村庄,人民为了返抗统治,便联络组织在“中秋节”这一天,统一把本村的“鞑子”杀掉(在博兴一带流传着一句歇后语“八月十五杀鞑子”——齐了心)。因该村“鞑子”较善未杀,为作纪念,便称王鞑子庄。

以地方传说命名

庞家镇有羊桥村,此村曾名崔家庄。传说在唐朝末年,赵匡胤领兵与唐军开战,因兵力悬殊,赵军大败,一路向北败逃。当逃到崔家庄(今羊桥村)北时,一条东西大河挡住了退路。前有大河,后有追兵,赵将士都非常着急,正在危急时刻,从河南岸和河北岸分别来了两只山羊,两羊角相抵,搭成了一座羊角桥,赵兵顺利通过,逃过了全军覆没之大难。赵匡胤称帝后,为纪念神羊搭桥,御赐村名羊角桥。

以神话传说命名

吕艺镇有个龙河村,曾名水寨、龙注河。此村是北宋初,居民迁此建村,因村周围长年积水,俗称水寨。龙河村的村名由来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从前,东海里有一条巨龙,看到海洋动物自相残杀,十分不安。日思梦想找一个平安清静,与世无争的地方生活。它听说人间有一个叫桃花园的圣地,那里的人,男耕女织,和睦相处,非常幸福。于是它游入黄河口,逆水而上,去找桃花园。找了很久也没找到,心灰意冷。这时,黄河决口,它顺水而下,游到了连洪秀全都称赞的水寨,这里的村民和睦相处,真诚待人,心情舒畅。所以它毅然决定在此栖身,将身体沉入地下面,张口喷水成河,蛰伏其中。后来,传说曾有人看见巨龙显形,因此建造了龙王庙。人们将村名改成了龙注河,后简称龙河。因神话传说命名村名的还有湖滨镇的丈八佛村(今寨高村)。相传,在博兴县城南,有一个叫高家寨的村,村中有一户人家,兄妹7人,父亲因病去逝,只有60多岁的老娘与子女共同生活。因家境困难,家里只有大儿子娶上了媳妇,媳妇勤快能干,孝顺贤惠。这年秋天,黄河发大水,庄稼被淹,颗粒未收。为逃活命,大哥带着弟妹外出讨饭,孝顺媳妇执意留下照顾婆 婆。快过年了,兄妹几人还没回来。婆婆又病倒在床,奄奄一息。这天晚上儿媳妇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一慈善的老奶奶告诉她“要治你婆婆的病,就快到村北井里打水给你婆婆喝”。老奶奶说完就不见了。儿媳从梦中惊醒,急忙起身穿衣,冒雪去打水。儿媳妇来到井旁,只见井里金光四射,瑞气荡漾,一尊红光满面的大佛正慢慢地从井里向上漂。见此景被吓得连喊带叫跑向村里,遇到她的人就问发生了什么事,她气喘吁吁地说:“村北井里有一红脸大佛在向上长。”人们好奇地问:“有多么高大?”“少说也有一丈八尺高”她以最高大的尺寸比喻石佛的高大。人们半信半疑地向水井奔去。离水井很远就看见水井上边果真立着一尊高大的石佛,只见石佛两脚踏在一朵很大的莲花上,右手撑天,左手拄地,正冲人们慈祥的笑着。人们忙跪下给大佛磕头,并且按儿媳妇梦中老奶奶说的,纷纷从井里打水,人们喝了水以后,有病的全都好了,没病的身体强壮,佛爷送神水治病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方园百里,前来打水治病的络绎不绝,并且水到病除。后来人们就称大佛为“丈八佛”,随之人们称高家寨为丈八佛。

以宗教文化命名

信仰习俗是民众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代代相传,相沿成俗。移民离开了原地的神庙,然而他们的宗教信仰没有变。许多移民落脚之后,便立即在落脚立村的地方修建神庙。如庞家镇有高庙李、高庙刘、高庙寺、高庙邢(邢家)、高庙吴(吴家)村,因附近五村(李家庄、刘家庄、邢家庄、吴家庄、寺上)在邢家庄南筑高台建了一座石佛寺大庙,俗称高庙。每年二月二十五日举行香火庙会,方园百里百姓纷纷赶来,烧香祈福,有求增福增寿者,有求升官发财者,有求人丁兴旺者,有求祛病免灾者,庙会容民间信仰,民间娱乐,民风民俗,民间工艺,民间伦理,民间商贸于一体(就像现在的物资交流会)。庙会一连五天,每天天不亮,场子里便人群沸扬进庙烧香还愿的,善男信女出出进进,络绎不绝。每逢庙会便搭台唱戏,说书的、唱戏的、玩把戏的、卖艺的、跑龙灯的、玩狮子的、扭秧歌的、跑马戏的等,可谓三教九流,无所不有,都千里迢迢来为庙会助兴。高庙香火日益旺盛,四乡闻名,五村合议,便在原村名前冠以。“高庙”。一般一个村建一座庙的很多,建两座的则少见,于是此类村以“双庙”作为村名。陈户镇有双庙村(今董家村),因村南修了董公庙,村北修了观音庙,且香火旺盛,便以庙名村双庙董。吕艺镇有崔庙,崔姓迁此建村时,因村临通京的“官道”,在支脉河上建了一座桥,名曰“官桥”,该村亦称官桥庄。清初,在村西建一庙宇,规模宏大,建筑雄伟,香火旺盛,遂更名崔家庙。湖滨镇的三官庙(今红卫村),明初居民迁此建村时,在村中修建了三官庙,因香火兴盛,四乡闻名,故以庙名村。1967年,“文革”其间,村村成立红卫兵组织,为赶时代潮流,将村名改为红卫。专供自然神的庙宇因其少也常作村名。湖滨镇有龙王庙子(今东风村),因处乌河“河套”之阴,曾名长套庄。该村因紧靠乌河,常受河水泛滥之灾,清初在村北建一龙王庙,祈求龙王保佑风调雨顺,全村安康,遂更名为龙王庙子。1967年“文革”其间,破“四旧”时更名东风。为作纪念而修建庙宇的也常作村名。庞家镇有个范庙村,据《范氏族谱》记载:元初,范姓迁此建村,故名范家庄。因范姓三代单传,后生三子,为作纪念,故修建范家庙,遂以庙名村。称庙的还有乔庄镇的周家庙(今三合村)、闫庙等。

反映宗教信仰习俗的还包括含寺、庵、堂的村名。庞家镇的三合寺,因村东北有宋朝其间的石佛寺,寺庙建筑雄伟、规模大、占地约900平方米(1983年县古遗址普查时发现的),寺庙内的神像全都是石头雕刻的,因此称为石佛寺,李姓居民便以寺名村,俗称寺上。1945年与村西的道岔,村南的杨家合并,统称三合寺。吕艺镇有柳泉寺(今高渡村),曾名高八渡。《高氏族谱》记载:北宋初年,高姓迁此建村,遂在村南运粮河渡口上设八只大摆渡,四乡闻名俗称高八渡。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因在村东修建了柳泉寺,遂以寺名村。店子镇般若寺(今般若村),曾名石佛寺,双槐寺。据《般若寺石碑》记载:北魏正光元年(公元520年),在村北修建一石佛寺,遂以寺名村。后因寺院内生长出两棵参天大槐树,四乡闻名,遂更名双槐寺。后来因寺内高僧董修德讲的是“般若经”又更名般若寺。1936年更名般若村。称寺的还有乔庄镇的崔家寺(今 东崔、西崔村)阎家寺(今阎庙)

称堂的有乔庄镇的玉皇堂。据《玉皇庙石碑》记载:明洪武四年(1371年),张胡两姓同时迁此建村,两家约定胡家之女愿嫁给张家,遂举行婚礼,故名“喜字约”庄。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黄河决口,泛滥成灾,村民为图平安吉祥,便修建了玉皇庙,祈求玉皇大帝保佑,遂更名玉皇堂。纯化镇有三教堂村。北宋末年、董姓迁此建村时,因村民信仰儒、道、佛三教。故在村东建了一个寺院,名曰“三教寺”遂以寺名村,故名三教堂。

后  记

博兴村名是祖先留下的一笔宝贵历史文化遗产。随着岁月的流逝、社会的发展,一些名胜古迹屡遭破坏,历史风貌日渐消亡,大有时过境迁、名非属实之感。衷心希望有关部门增强村名文化保护意识,留住历史文化遗迹,以彰显博兴千年古县风貌,让历史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作者:祁海民,山东博兴庞家人,山东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群众文化协会会员。先后在《经济日报》《农民日报》《文汇报》《山东文艺》《山东青年》《大众日报》等报刊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和新闻通讯600余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