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藏唯一的僜人民俗陈列馆

 马兴鹏 2020-10-31

西藏唯一的僜人民俗陈列馆

僜人民俗陈列馆位于西藏林芝市察隅县下察隅镇新村,由该村现任村委会主任夏电夏创办。

2012年夏电夏去上海参观世博会,看到每个国家的展馆中都展出自己民族有特色的物品,让世界各地的人去了解。遂心里就萌发了创办僜人民俗陈列馆的想法,让更多人来了解僜人的民俗文化。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建成了察隅县首个僜人民俗阵列馆,也是西藏历史上第一个、唯一一个僜人民俗陈列馆。陈列馆内展出着过去僜人居住的简陋房屋模型,收藏了200余种僜人以前在深山老林打猎用的各种工具、生产生活用具,以及手工艺品实物和上百张图片。

扩展阅读——

僜人夏电夏和他的梦想

夏电夏:倾心传承僜人文化

http://tv.cntv.cn/video/C11182/5dd90b34ff443ddd019fc3440a4e5c44

扩展阅读——

西藏僜人夏电夏和他的民俗陈列馆(作者王匀曾嘉)

“如果大家想了解原始人类生活,请来僜人民俗陈列馆;如果大家想了解今天僜人的幸福生活,请来僜人民俗陈列馆;如果大家想尝尝僜人自制的手抓鸡肉饭,请来僜人民俗陈列馆。”

5月举行的一场座谈会上,自筹资金创办世界首个僜人民俗陈列馆的夏电夏为了吸引更多人了解僜人民俗文化历史,一连向人们发出3个邀请。

僜人,居住在西藏东南与印度交界地区,喜马拉雅山脉以东、横断山脉西部的西藏察隅平均海拔2200米的林区。僜人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目前居住在西藏林芝地区察隅的僜人不足2000人。

“我们僜人有这么一个说法,带上一把刀,五条绳,可以长期生活在森林里。刀可以征服动物和森林,绳子可以做成各种绳套用来捕获猎物。”皮肤黝黑,身形精瘦的夏电夏边说边用手势比划着。

上世纪60年代前,僜人一直居住在深山老林中,生活水平处于刀耕火种阶段。长期处于原始生活状态,加之人数稀少,僜人被称为“米什米人”,意为“不开化的人”。

如今,夏电夏和其他僜人同胞们住进了察隅县僜人新村中,家家户户通水通电通路。夏电夏告诉中新社记者,自从1967年从大山上搬下来后,曾经连大山都走不出去的僜人,如今也能坐上飞机,全中国各地到处跑了。

2012年我去上海参观世博会,每个国家的展馆中都展出自己民族有特色的物品,让世界各地的人去了解。看完这个,我心里就萌发了想开一个僜人民俗陈列馆的想法,让更多人来了解我们僜人的民俗文化。”夏电夏说。

从上海回来后,夏电夏就一门心思扑在陈列馆建设上。传统的锅碗瓢盆、捕猎工具、生活用品等,他挨家挨户花钱收购。村里人一开始对他的做法很不理解,有些村民在收购传统器具时还顺势哄抬价格。

“一些本来只值一百块(人民币)的东西,人家要六百,没办法啊,老的东西越来越少,再贵也得买。”夏电夏把几十年来积攒下来的积蓄用于装修和购买陈列馆所需的物品,可村民并不买账,不少人表示,破旧得连扔了也不会要的东西,夏电夏却收集起来当做宝贝,谁会来看?

在争议声中,老夏的陈列馆接待了一批批的游客,陈列馆中展出着过去僜人居住的简陋房屋模型,收藏了200余种僜人以前在深山老林打猎用的各种工具、生产生活用具及手工艺品实物和上百张图片,让不少远道而来的游客对僜人的民俗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

如今,不少游客来到僜人新村,都会到夏电夏的僜人民俗陈列馆免费参观。吃鸡肉手抓饭、喝鸡爪谷酒,在体验僜人民俗生活同时,不少人还会选购村民制作的传统手工艺品作为纪念。

裹着白布巾,穿着绣花短衫的夏电夏笑着对中新社记者说,陈列馆也许是世界上最小的,但却记录了僜人生活的点点滴滴。而当初那些对修建陈列馆颇有微言的村民如今也从中获利,不断增多的游客带动了手工艺品的销量,僜人们多了一份“外快”收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