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成功的育种方案

 世界蜂联 2020-10-31

——蜜蜂双交种斯塔莱茵的培育要点

一、杂交的原理

有计划地利用杂种优势, 是品种改良最有希望的基础。现已知道, 杂种优势出现于一定的遗传型的杂种中。这一遗传学原理已广泛地应用于玉米和其它一些农作物中, 对蜜蜂也很适用。


我们可以把“杂种” 这个词定义为预先进行过考察和选育的近亲繁殖系之间的杂交, 其蜂群呈现一定程度的杂种优势。例如, 普通意蜂品系的卵, 其成活率一般约为85%, 而斯塔莱茵双交种的卵, 其成活率至少为98%。杂种优势增强了生命力, 使其表现为较高的产蜜量。

为了进行杂交组合试验, 必须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来控制交尾。完全根据母本〔蜂王〕的待征来进行选育, 而不管父本(雄蜂)子代的表现如何, 是很难成功的。在进行单交试验以前,必须对亲本严格地进行选择,保证只选用那些最好的意蜂品系的近亲繁殖系来进行组配。通过对比试验, 将那些最有希望的单交种挑选出来作进一步考察, 最后组成四个纯系的双交种, 其商业名称叫做斯塔莱茵。

第一批斯塔莱茵双交种蜂王于1949年投入生产, 其后三年, 遗传学家凯尔博士又对它进行了改良。今天的斯塔莱茵与早期的斯塔莱茵很不相同。因为每年都培育出一至数个新的意蜂近亲繁殖系, 与以前的近亲繁殖系进行杂交, 并对其进行组合考察, 一旦发现有更好的单交种, 就立即将它组合到斯塔莱茵双交种的构成中去。因此, 1948年斯塔莱茵原有的那些纯系, 已没有一个在当前使用了。


、近亲繁殖系的确定和保持

新纯系的建立:将一些来源可靠的蜂王介绍到无王群中。在中等年景里对其进行考察, 最初只考察其产卵量有产蜜量;通过考察, 将最好的几只蜂王留作亲本, 培育子代蜂王, 第二年春天再对这些子代蜂群进行考察, 并将最好的留作种用。至此, 很少有或没有近亲繁殖, 然而此后的世代却采用近亲繁殖的方法。

在近亲繁殖系中, 有大量的等位基因处于纯合状态, 并且纯合基因的百分率随代次的增加而提高。因此, 如果每一次交尾都是严格控制了的话, 那么近亲繁殖系就是一个非常严密的休系, 它不仅能够一代又一代地非常精确地复制自己, 而且还能够年复一年地产生基因型本质上是相同的杂种。

形成近亲繁殖系的方法很多, 它包括母女交配、姐妹交崛、与祖父母的回交或配子回交。近亲繁殖的目的是形成有价值的纯系, 因为纯合子从一代到另一代的变异是很微小的。不管纯合性和一致性的水平有多么高, 蜜蜂育种工作者还必须经常选择最好的纯系, 用它来进行单交。纯系繁育的速度不能太快, 否则就不可能进行选择, 而选择对纯系的形成是有很大影响的。


在蜜蜂中, 长期进行近亲繁殖最终将导致插花子脾的出现, 这是因为由性位点的纯合而形成的二倍体雄蜂(它们将被工蜂吃掉)与工蜂相比是相当多的。此外, 某些纯系将失去生活力, 产卵速率降低,卵的成活率也可能降低, 致使这样的纯系很难保存下来。然而通过保持亚纯系(在同一个品系内)以及对生活力进行选择, 则可克服这些缺点。达旦养蜂公司一个较好的近亲繁殖系现在已经是第二十七代了。


一个近亲繁殖系的价值如何, 最终还要看它与别的近亲繁殖系杂交时形成优良杂交种的能力如何。这里有一个亲合力的问题,亲合力低的纯系应淘汰。用另一些纯系进行测交, 将那些亲合力强、能形成优良单交种的近亲繁殖系保留下来。

三、斯塔莱茵双交种的生产

当两个来源不同的近亲繁殖系的优缺点互补时, 则可产生出一个优良的单交种) 当这样的两个单交种再进行杂交时, 通常会产生出更好的效果来, 我们把这样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