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工蜂“产”虫是怎么回事?

 世界蜂联 2020-10-31

在蜜蜂养殖中,很多朋友可能都知道,工蜂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是会产卵的,但是工蜂产卵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如果处理不及时,很容易造成蜂群覆灭,所以在养蜂过程中很多朋友都担心工蜂产卵的问题。对于一些地方来说,可能很多朋友还发现了一种现象,那就是工蜂没有产卵,但是“产”下了虫子,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工蜂“产”虫是福还是祸?可别小看了这种现象,这种现象对于蜜蜂的影响可不小。

关于工蜂“产”虫的现象

这种现象蜂部落大概是在2012年的时候就发现了,当时我们养殖蜜蜂的位置是在贵州的贵阳,发现蜂场中有的蜂群采集懈怠,工蜂颜色变暗,最明显的特征是工蜂腹部变大,大量离脾,出现典型的爬蜂现象。

由于当时怀疑是蜜蜂下痢,于是破开了爬蜂的肚子,最后发现蜜蜂并没有拉肚子的现象,而令人吃惊的是,工蜂肚子里面竟然有一条小小的白虫,有的工蜂尾部竟然还有白虫出来,但是白虫出来以后,工蜂很快就死亡了。

白色的虫子是什么?

当时蜂部落发现了这种现象不知道怎么应对,所以也查询了大量的资料,最后确定了这就是传说中的茧蜂寄生蜂。这种寄生蜂在2007年于广东发现,目前在贵州、重庆、湖北、四川等地区都有分布,根据相关资料记载,茧蜂寄生蜂主要寄生在工蜂体内,在蜜蜂体内以蜜蜂的体液为食,寄生率高达20%。

2007年4月,广东省从化市大岭、良口、吕田等地首次发现寄生于中蜂体内的寄生蜂~~斯赞蜜蜂茧蜂(SyntretomorphaszaboiPabb),属膜翅目,茧蜂科,优茧蜂亚科,蜜蜂茧蜂属。据初步统计,发现有寄生蜂的蜂场中70%以上的蜂群被寄生,工蜂被寄生率达20%以上。

现场观察,感染此寄生蜂的蜂群,采集情绪降低,群势受到严重影响。症状严重的工蜂腹部稍膨大,丧失飞翔能力,爬蜂状,螫针不能伸缩,不螫人,在蜂箱内部及蜂箱口均可发现这种症状的工蜂。解剖发现,一只患病工蜂体内仅有一只寄生蜂幼虫,紧贴工蜂中肠。寄生蜂幼虫通体乳黄色,具体节,两头稍尖,可自行蠕动。在感染后期,工蜂腹部色泽暗淡,寄生蜂幼虫几乎充满工蜂整个腹腔(图1,2)。

图1中蜂产出寄生蜂幼虫

图2寄生蜂幼虫和产后死亡中蜂

将采集的患病工蜂样本进行实验室人工培养。工蜂在“产出”寄生蜂幼虫前的症状表现急躁,前后翅上举,四处爬动。待寄生蜂幼虫老熟时,从中蜂肛门处咬破体壁爬出,工蜂约30min后死亡,虫体长约7.0~8.0mm左右,约15min后幼虫开始吐丝结茧化蛹,约经90min后结茧完成。在温度30℃、湿度80%条件下,20~25天后,寄生蜂成蜂破茧而出(图3,4,5)。图3寄生蜂侧面图

图4寄生蜂背面图

图5寄生蜂腹面图

一旦昆虫被这种寄生蜂寄生,一般被寄生的昆虫都会经过一段时间的生不如死,然后体力消耗殆尽,最后死亡。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寄生蜂通常将卵产在这些昆虫的身体上,卵在昆虫的身体上发育,变为幼虫,然后进入到昆虫的体内,在昆虫的体内与昆虫工蜂生存,以吸取被寄生昆虫的体液为食,在昆虫体内完成化蛹、羽化等过程,直到将被寄生昆虫折磨死亡,方式相当残忍。

  

  寄生蜂在寄生的时候,通常会先选择好寄主,然后先用产卵管将被寄生昆虫蛰刺麻痹,然后在被寄生昆虫的身体上产下自己的卵,其寄生就从被寄生昆虫的表面转向被寄生昆虫内部,最后被寄生昆虫被吸干体液而死亡,通常被寄生的昆虫肚子会变大,往往能够压出寄生蜂的幼虫。

  

  据有关资料记载,寄生蜂在几年前被发现寄生在蜜蜂体内,遭受寄生蜂的蜜蜂行动变得迟缓呆滞,往往聚集在蜂箱的角落或者底部,到最后都是难逃一死。

  虽然说寄生蜂对蜜蜂有一定影响,但是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蜜蜂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一是被寄生的蜜蜂往往会离巢,避免了大量的感染、二是被寄生的蜜蜂就算不离巢也会被蜂箱中的工蜂赶出巢穴。所以说虽然寄生蜂已经寄生了蜜蜂,但是我们还是没有看大形成巨大的灾害。在小编看来有一点比较重要,那就是寄生蜂必须成年后产卵,虽然有蜜蜂被寄生在体内,但是寄生在蜜蜂体内的寄生蜂对其它蜜蜂构不成威胁,于是没有给养蜂业造成巨大的灾难。

  

判断方式

如果发现蜂群中蜜蜂采蜜懈怠,出现爬蜂,蜜蜂变黑,可以抓住爬蜂剖开肚子观察,一旦发现有白色的虫子,即可判断为茧蜂寄生蜂。

预防和治疗方式

由于茧蜂寄生蜂发现时间还不长,而且分布区域并不多,所以并没有什么好的预防方式,主要是避免从有寄生的地方引入蜂群,同时可以根据茧蜂寄生蜂的习性来做一些简单的预防,一般茧蜂寄生蜂容易在蜂箱蜂箱缝隙和泥土中作茧化蛹,一般在4月之前就会完成这个过程,所以我们可以在4月前对蜂箱进行彻底的打扫,清除蛹茧,对蜂箱进行消毒和灼烧,这样对茧蜂寄生蜂有一定的预防效果,如果发现蜂群已经被感染,应该及时销毁,避免感染健康的蜂群。

如今也算是茧蜂寄生蜂的一个高发期,所以如果我们的蜂场出现这样的现象,不妨注意留意一下,是不是发生了寄生蜂的危害,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