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津人不吃狗不理,北京人不吃厉家菜

 一葉一如来 2020-11-01

文|方将

天津人不吃狗不理,北京人不吃厉家菜。
 
为什么?
 
很简单,因为难吃啊。
 
但为啥这俩家名气这么大?因为他们会讲故事,也会割韭菜啊。
 
狗不理上个月刚翻车。王府井有家狗不理包子店,是整个商业街评分最低的,但这不妨碍它两屉包子100元的高价。一个美食博主去试吃了一下,说皮厚馅少也就值20块钱,以后不会再来吃。结果这家店发了个声明,表示已经向北京警方报案,要追究美食博主法律责任。

图片来源:BT财经V

图片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我估计很多美食博主都吓尿了。谁不怕被绳之以法啊。老百姓看着也瘆的慌,别人这么威胁恫吓也就忍了,你一个狗不理包子铺,可以这么狐假虎威的吗?一顿乱拳打的狗不理集团总部招架不住了,把王府井加盟店逐出了师门。
 
美食博主们都松了一口气。接下来,有个人拿北京厉家菜开刀了。这家号称清朝“宫廷口味”的北京菜馆,老牛逼了。包括前美国总统克林顿、世界首富比尔盖茨、金庸、成龙、周星驰、姜文等等,据说都慕名去吃。最近还被评为米其林一星。
 
这个叫王昱珩的大V也是慕名去吃厉家菜,十个人吃了三千块,就觉得不值,色香味都不行。他拍了照片发微博,香、味从照片上看不出来,但看菜色的确一塌糊涂。
 
王昱珩说:“这是一次非常糟糕的体验,如果这个也能评上米其林一星,那学校的食堂应该都是二星起步了。这样又贵又一般的饭馆真的不能代表北京美食。”

 
他前半句说的非常精彩,但后半句我有不同意见,这就是北京传统美食啊。你以为北京传统美食有多好吃?再进一步说,哪个地方的传统美食比现代美食好吃?认为传统美食好吃的如果不是中老年人,那一定是脑子进水了。
 
不要说狗不理厉家菜,随便你哪一个传统美食,只要不与时俱进改良,那简直没法吃呀。稻香村现在还有法吃吗?被各种品牌的糕点店按在地上碾压得不要不要的。但你要知道,稻香村苏州起家的时候,连乾隆皇帝吃了都赞不绝口,还御题匾额称其“食中隽品,美味不可多得”。在此之后,稻香村也不断改良,但改良的步子还是太慢了,所以现在吃起来,就简直等同于难吃。
 
很多人说了,我就觉得传统饮食好吃。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你们的童年时代,稻香村这些传统饮食是好吃的糕点,你们形成了自己的味觉记忆,到了中老年仍怀旧式喜爱着这些传统美食。那些没有味觉记忆包袱的年轻人,还有多少人吃稻香村?
 
味觉表面上是主观的偏好,但各种糕点的销售大数据是客观无比的。
 
相较而言,传统饮食当然是难吃的。只有厉家菜这样的逗比,才大言不惭说我们就是坚持传统做法。传统有什么?无论从食材丰富度、专业美食群体扩张、全球交融、技术进步还是市场供需竞争倒逼各个角度,都不可能存在传统美食比现代美食更好吃的现象存在。
 
就是一个简单的芝士奶盖茶,也有显见的饮食现代性进步。
 
那为啥米其林会给厉家菜一星呢?比这好吃的北京餐厅多了去了,咋难获米其林一星?
 
这个问题就更复杂了。说白了,就是米其林的那些美食家也大多是装逼犯。他们没吃过厉家菜餐馆那些东西,觉得是很正宗的北京传统饮食,代表一种饮食生产的在地与原创性,就这样,给了一星。
 
至于说厉家菜好吃的蔡澜这些华人美食家,呵呵了。人当然有饮食品味的高下,但这个东西不能被无限放大,像蔡澜那种觉得自己可以品鉴出微妙的味觉差异的美食家,都是装逼犯。
 
举个很著名的公案,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盲测。就是把商标隐去,让测试者不知道喝的是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他们觉得更好喝的那一个,真的是自己平时宣称喜欢喝的那一个吗?
 
百事可乐从1970年代一直到2000年代,曾经做过几次盲测,甚至把核磁共振造影都用上了,结果都证明,大多数人都不是真的喜欢可口可乐或百事可乐的口味,他们只是喜欢那个商标而已。也就是,一个商标IP是可以刺激人们的大脑神经元,左右人们的口味优劣评价的。
 
在微博时代,也有个很著名的盲测,能不能品尝出阳澄湖大闸蟹和太湖大闸蟹、固城湖大闸蟹的区别,有个叫五岳散人的网络美食家装逼,说他非常能品鉴出差别。
 
按照当时的赌局设计,有10组螃蟹,每一组有3只螃蟹,分别来自阳澄湖、固城湖和太湖。五岳散人要是能吃出7组阳澄湖大闸蟹就算赢,允许有30%的差错。但结果是什么?五岳散人只猜对了2组。十组只猜中两组,这他妈比抛硬币或随机瞎猜还差。
 
这就是典型的美食家的装逼。
 
至于那些自称能准确品鉴出葡萄酒年份、产地的美食家,他们当然有自己的自由。装逼又不用上税,还能跻身上流社会,何乐而不为?!
 
回到老字号和传统饮食的话题。为什么老字号越活越艰难,狗不理天津人不吃专卖给慕名前来的游客,但店面越来越少;厉家菜装逼,割了一茬又一茬韭菜,但大部分人不敢当那个高呼皇帝没穿衣物的孩子,像蔡澜这种还要竖着大拇指头,以证明自己的味蕾不会错过宫廷风味美食,但说实在话,以厉家菜的名气,人均两三百元一位,如果真的那么好吃,怎么可能就那么几家店?谁要是真喜欢这个菜,味蕾大概需要找医生去看看了。
 
市场是最能说明问题的。随着代际更替,不改良的传统饮食会越来越失去受众。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吃东西请绕开老字号。别迷信传统,那是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