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接诊一个手抖的病人,我说,“肝顺了,痰消...

 wangming72 2020-11-01
接诊一个手抖的病人,我说,“肝顺了,痰消了,你就好了。”他说,“脂肪肝、慢性支气管炎,我都没有,我哪来的肝不好?哪来的痰?中医都是骗人的吗?”

病人自述,“我双手颤抖发麻了好几年了,吃饭的时候,连筷子都拿不住,另外,我睡眠不好,多梦易惊,口苦,常常感觉身体里,有一股气在来回流走。”

我看她脉弦细,舌红,说“肝顺了,痰消了,你的问题,自然就好了。”

方:法半夏,陈皮,枳实,竹茹,生姜,茯苓,炙甘草,柴胡,黄芩,当归,白芍,桑寄生,何首乌,红花,桃仁,全蝎,僵蚕,钩藤。

她说,“我既没有脂肪肝,也没有慢性支气管炎,哪来的肝不好了?哪来的痰?就这么简单个病,你还要号脉号个10分钟?到底行不行?”

我说,“脉象看得准,可以助人。脉象看得不准,可以杀人,高血压里面,有一种类型是阳虚湿郁,虽然不多,但是辩证起来,却很麻烦,但从表现看的话,往往会当成阴虚阳亢,只有从脉象、舌苔上(舌淡、脉沉细而涩),才能辩证清楚。”

她说,“那我哪来的肝不好了?哪来的痰?”

我说,“你婚姻不幸,母女不和,日子久了,难免肝郁化火。结果就是生了痰热之邪。痰热生风,引动肢体麻木、抖动,且自觉有气在流窜。痰热扰心,则睡眠不佳、精神恍惚、悲伤欲哭,无法控制情感。热邪上扰于舌,舌红。肝郁日久,脉道紧涩,脉弦。”

她说,“那这些和我的手抖,又有啥关系呢?”

我说,“手抖,就如自然界草木得飘摇,是体内有风邪的结果。风邪哪里来?”

她说,“我怎么知道?”

我说,“肝木之气失常。肝主疏泄。肝郁气滞,就容易肝气失常。肝木不稳,它就摆动,它就生风。”

她说,“那你为啥用何首乌、红花、桃仁?”

我说,“肝郁化火的背后,往往有肝肾阴虚得影子,所以我还加了何首乌等,至于红花、桃仁,是因为清痰热,必先活血通络,需要打开身体经脉的通畅之性。”

半个月后,她找我说,“大夫,你别怪我当时像个杠精一样,不停的问你,我手抖了那么多年,也看了不少,但是效果都不理想,所以我问那么多,只是为了安心。”

我说,“那你现在怎么样了?”

她说,“现在睡眠差、心烦、悲伤欲哭、手抖手麻、自觉有气乱窜等形象,全部消失了。”

最后再来简单说说号脉这件事情,中医发展到今天,中医号脉,的确有“走形式”之嫌。不号脉,不像话。但是号脉吧,有的人又的确不知道号的是啥。

而造成这样的根源,其实是因为,中医它是一门经验学,不像西医那样,可以用数据说话,但是,号脉作为中医四诊之一,在诊断的过程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比例。

至于号脉的话,我一般都是10分钟左右,这并非是技术不到家,而是为了诊断的更加准确罢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