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琅琊地名的变迁

 海曲上人 2020-11-01

   琅琊,古称琅玡,乃古代地名,历代皆有变迁,现稍作梳理,以留照会。
   琅琊邑春秋时期,在山东胶南县有座琅琊山,齐国在山北4、5里处的夏河村设置了琅琊邑。
   琅琊县越国为与齐国争霸,将都城从会稽(进浙江绍兴附近)迁至琅琊邑,改琅琊邑为琅琊县。
   琅琊郡秦朝统一六国后,地方实行郡县制,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之一,并附置琅琊县,治所均在琅琊(今山东胶南夏河城),郡境为山东半岛东南部,邑、县、郡皆在此处。
 西汉时期琅琊郡搬迁至东武(今山东诸城),治于州、胶南、沂水、莒南、日照、五莲、赣榆(今江苏赣榆)及青岛等地,驻地在莒县。

 

    琅琊地名的变迁
         深受临沂人民喜爱的《琅琊周刊》2011年第46期

    琅琊国东汉朝时期琅琊郡驻地有诸城搬迁至今天的山东莒县,设置琅琊国,《后汉书》载,东汉建武十五年(39),刘秀之子刘京被封为琅琊公。建武17年(公元41年),再立琅琊国,刘京进爵为琅琊王。琅琊国辖有琅琊等十三城。建初5年(公元80),刘京上书汉章帝,愿以琅琊国的华、盖、南武阳、厚丘、赣榆五县,换取东海郡的开阳、临沂两县,并将国都从莒城迁至开阳(位于今临沂城)。琅琊国地域广大,属县众多,赋税甚高,其宫殿华丽,都城坚固,具有重要军事地位。汉献帝初平年间(190~193)琅琊国废,立国150余年。

    琅琊地名的变迁
                 位于通达路上的琅琊印社
  琅琊省 晋朝时期改置为琅琊省。北魏时期治即丘(今山东临沂)。
  琅琊县隋朝时期又复置琅琊县。唐朝时期又裁废,境地归胶州、诸城,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东南部诸城、临沂、胶南一带。唐朝乾元初年曾废黜,后有沂州琅琊郡。
  从魏、晋朝时期琅琊国起,琅琊台及秦朝琅琊郡治均不属琅琊郡(国)。另一处琅琊郡在今江苏南京一带,乃东晋侨郡之地,此后废置千余年。
  临沂有“沂水拖蓝”、“泥沱双月 ”、“苍山叠翠 ”、“平野晓霁”、
“野馆汤泉”、“孝河凝冰 ”、“神峰积雪”、“普照夕阳”这“琅琊八景”留存至今。
    琅琊山安徽省滁州市有琅琊山,是西晋伐吴,琅邪王司马伷曾率兵驻此而得名。
    琅琊山不仅以其山水之美而著称于世,更有古清流关、唐代琅琊寺、宋代醉翁亭、丰乐亭、唐代画圣吴道子刻绘的观音像、宋代书法大家苏轼敬书“一代宗师”欧阳修的名篇《醉翁亭记》碑刻等丰富的人文景观;唐寺、宋亭、南唐古关、幽深古道相映生辉,吸引了宋朝以后历代的文人墨客、达官显贵前来访古探幽,吟诗作赋,造就了琅琊山独有的名山、名林、名泉、名洞、名亭、名寺、名文、名人等“八名”胜境。

    “琅琊”是临沂历史深处的文化印迹,所以临沂人有深深的“琅琊”情节,在很多时候喜欢用“琅琊”这个具有古朴、历史韵味的名称来代指临沂,《临沂广播电视报》现已更名为《琅琊周刊》,致力于发掘临沂的文化历史;“琅琊网”里记录的是临沂的风物人情,临沂至今有一条街道叫做“琅琊王路”。

                                                (本文多承临沂党史委员会唐士文先生指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