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遇见多情“杜丽娘”

 七小姐的四时记 2020-11-01
↑点击上方“七月娃娃私享课”免费订阅

当我再次去平江路时,伏羲会馆的带妆昆曲演出已经跟其他店一样改到了晚上,店里的女孩说:不带妆的时候,吕成芳老师一样唱得很好。我一点都不怀疑她的说法,只是那些挥着手袖,抚着盘发,掂着折扇的温柔千百转,怕是有些欠缺了。我离开了伏羲会馆,想起几年前遇见的这位“杜丽娘”。


我对昆曲并不熟悉,听不懂其中韵味,但爱极了那些古装扮相,盘发、发簪,水袖、折扇、兰花指缓慢的调子,幽怨的唱腔,一个回眸一个低头,说尽了心事。遇见吕成芳是一种缘分,恰恰好的相逢。从同里古镇回到苏州,正好是下午时分,跟苏州的费老师相约平江路,恰巧看见茶馆里有人坐在长凳上化妆,此人便是吕成芳。

吕成芳一边上妆一边跟慕名前来的客人聊天,言谈之中幽默风趣,聊起人生哲理侃侃而谈我们都忍不住坐下来要了一杯80元的绿茶,只为坐在她旁边感受一下昆曲艺人的魅力。她眉角间已经有了岁月的痕迹,跟专业的昆曲演员比起来,在扮相上她不够年轻漂亮,我看着她把盘发一丝不苟地贴到脸上,眼角之间流露出的是入戏后的流盼生辉。

吕成芳是业余昆曲演员,也是苏州昆曲遗产抢救保护促进会的志愿者。上海有周立波的清口,苏州有吕成芳的清口,而吕成芳的表演,似乎更近人情,这跟她出身草根有着很大的关系,她是一位普通的苏州市民,利用休息的时间,每个晚上和周末都在平江路上的伏羲会馆进行昆曲的表演以及解说,她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献给了昆曲,甚至是休息的时间。几乎来看吕成芳演出的游客,没有一个不说好的。


我们看着她梳妆完毕,在乐曲中等待她更衣,缠绵的《牡丹亭》在她口中轻轻道来,在这个风轻云淡的下午,在苏州平江路的茶室里,幽幽传递着这个古老的故事。一个人,一方台,一把琵琶一转身,“杜丽娘”徐徐而来……短短两小时,时而为情所牵,时而欢声笑语,时而台上台下互动一片……面对台下的观众,她耐心讲解,伴着几句时兴的笑话,让听起来让人欲睡的曲调忽而活泼起来,她拨动着琴弦,会心一笑,仿佛穿越一样,忘记了时间的存在。

这位“草根艺人”当然不是唱昆曲出身,17她在丝织厂工作三班倒,抱着一颗文艺的心,陆续在报刊发表散文、诗歌、小小说30多年后她有了品江路这个小小的舞台,也是她一个人的昆曲舞台。这些年从戏痴草根艺人到苏州昆曲遗产抢救保护促进会的志愿者不遗余力将昆曲以清口的方式传播给普通百姓,在表演时,把昆曲、古琴、评弹、琵琶、文学都综合在一起,连我这般懵懂的人,都因此而念念不舍。

听完一小段之后便匆匆告别,“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耳际时时回向这些唱词,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后来无数次去了平江路,曾坐在楼上雅座里看完整场表演,也曾在夜深的时候依在茶馆门口,见伊人挥袖愁肠万断,再后来,经过的时候远远望了一眼,她着便装与客人笑谈风声,突然想跟她说,我们萍水相逢,也有好多年了。片刻间,惆怅万千,叹时光易逝,年华匆匆。

微博:七月娃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