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生就是情种

 七小姐的四时记 2020-11-01

写作、生活、诗和远方

睡觉是一件大事

梅雨天气又来了,一大早拉开窗帘,就跟傍晚一样的阴天,早晨见不到阳光的日子心情是有点阴郁,不久之后,广州恐怖的回南天就要降临了,真想逃离到一个湿度适中的地方,暂且回避一下这种状态。

但是潮湿的天气对皮肤却是尚好的,南方人抗老大概跟湿润的天气脱不了关系,对我来说,就省了不少护肤品的钱,比如不做面膜。专家指出春天最不适宜睡懒觉,自然万物开始生机勃勃,应该晚睡早起,早晨六点起来是最好的,这对于很多朝九晚五的人来说是一个喜讯,毕竟春夏秋冬,唯有春天早起可以称作养生,心里也算是安慰吧。

科学的依据是春天昼长夜短,人的睡眠应该顺应日出的节奏,才能吸取阳气,强身健体。对于睡眠,我也是悟出很多道来,在酒店里睡不好是我不太想出行的原因,坐长途飞机无法睡觉也是我不想出行的原因,睡不好绝对是衰老最大成因,冯唐说判断一个人是否健康就看他的睡眠状况,所以学会睡觉是我们中老年朋友最关键的健康问题,那些整天熬夜的年轻人总有在一天吃到苦头之后会醒悟,现在劝说是没用的,但熬过苦头的我们就不要再逞强了。

褪黑素对有些人是起不了作用的,比如我,有效的睡眠还不如早点上床酝酿,千万别在睡前看视频,眼睛的疲惫直接影响睡眠,打发睡前时光最好是看书,其次是室内的温度和光线,读书要读晦涩一点的,我说的晦涩,是跟杂志娱乐相对应的,比如古文,最好一句话能让人琢磨好一会的,这样会容易进入睡眠状态,比如这句:俭,美德也,过则为悭吝,为鄙啬,反伤雅道;让,懿行也,过则为足恭,为曲谨,多出机心。把道理悟完,困意就上来了。

天生就是情种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这是二十世纪初发表的一首绝句,有点元稹的味道,作者却是一个二十岁才开始学写诗的叫苏曼殊的和尚,会给自己起这样的名字的诗人,天生就是情种吧。

尺八,我们在日本寺庙常见僧侣使用,一个穿着简素的僧人在花丛中听着尺八曲,思念故乡,如此情境,风流却不失体统,这个和尚便是一个叫苏曼殊的人,会给自己起一个这样的名字的和尚,不闹疯癫,有情有义,酒肉穿肠却也大慈大悲,然而他一生只活了三十六岁。

我前后在很多书籍阅读过这个人的事迹,但引起注意还是近期,忽然见好多平台又把他的事拿出来做文章,大概佛系人生,追随的就是这种不把一切当羁绊,且活好当下的自由自在。

不过后来读读苏曼殊的文字,却是蛮有意思的,教他写诗的人头不小,陈独秀和章太炎,章太炎教他学写诗先看《王摩诘全集》,陈独秀则把他领进了革命浪潮,一个搞革命的和尚,从古至今闻所未闻。

苏曼殊三十六岁的人生,胜过别人好几辈子。他是性情中人,真实自由又任性,又有着中日的血统,性格上放荡不羁,多情而疯癫,有点像《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但却比宝玉多一分可爱,一个和尚爱抽雪茄吃摩登糖和牛肉,作画时需有美女在身边磨墨,从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这些怪癖却让他与很多有识之士成为世交,大家多爱他的纯粹和有趣。

他一生亦为好多女人心动过,但最终无疾而终,经历过情伤的苏曼苏从此心如止水,但却不越界限,他依然喜欢在花丛中玩耍,但正如在日本与艺伎同床一夜而相安无事,他早已经在情海中普渡,一切都发乎情止乎礼,坐怀不乱。

一切有情,都无挂碍。这是苏曼殊死的时候留下的八个字。能如此剔透,三十六岁已足矣。


喝茶须有知心人

对茶的研究我很糊涂,曾有一段时间迷恋正山小种,是因为住的酒店的餐厅里只提供红茶,正山小种每每都是上百一壶,我喜欢在那里喝茶等人,带着电脑写作,如果撇开环境,比如熟悉的酒店大堂,比如温润的装修和善的服务小姐,比如等人,这一壶红茶我肯定是不会喝的,我被红茶的茶香魅惑,常常一饮便是一个下午,因为有盼想,喝茶便多了一份心境。

对于岭南人的体质来说,温热的红茶其实不适合,所以常常喝完之后会更觉得口干舌燥,我并不以为然,仗着年轻肆意挥霍身体的资本,就像小时候坐在荔枝树下从早到晚吃荔枝一样。还好我痴迷一样东西并不长久,爱吃的东西总会随年岁和季节更替,唯一不变的就是,喝茶的那份心境,必须有所期盼。

民国大师们跟茶的故事是很有趣的,我且说张恨水,据说《金粉世家》要翻拍,当年被百合花董洁惊艳的八零后们,不知是不是跟我一样在质疑小鲜肉的演技究竟会不会搞垮我们心中的金燕西和冷清秋甚至白秀珠。

当年《金粉世家》在报刊连载,火热的程度不下于金庸在《明报》连载武侠,但如今包括我们这一代人对于报刊连载都已经有点陌生了,我们只晓得一夜即忘的热款爆文。

说到张恨水与茶,他对茶的钟情在《金粉世家》里有一段,那个老妇人,用两只洋瓷杯子斟上两杯茶来,两只杯子虽然擦得甚是干净,可是外面一层珐琅瓷,十落五六,成了半只铁腕。杯子里的茶叶,也就带着半寸长的茶叶棍儿,浮在水面上,我有次推想他们平常的日子,都是最简陋的了。这是金燕西初次去冷家拜访,富贵人家一眼就嗅到了平凡人家的寒酸气,但也察觉到这寒酸之中的细微讲究,为此后小说的发展铺了很多后续。

可见作者张恨水至少是个懂茶的人,跟他在饭局里鄙视云腿拌荠菜是两回事,毕竟他去到西北地区,喝茶的时候仍然琢磨着有半亩池塘开着荷花,有如花美眷坐在对面,闲话一点天南地北,直到月光像一把银梳,落在对面的水上。


新书通告

《生活,总会给你答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