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偶然还是巧合?昆明明代“红旗渠”横山水洞背后的两个趣话

 盈江老知青 2020-11-01
偶然还是巧合?昆明明代“红旗渠”横山水洞背后的两个趣话

横山水洞在一片果园中

横山水洞见证了古代老昆明人为改善生存环境二兴修水利、艰苦奋斗的一段历史,被誉为与汉代文齐倡导修池蓄水和元代赛典赤整治水利相媲美的重大水利工程。

同时,横山水洞,更是老昆明传统农耕文化的一笔宝贵遗产

然而,无人知道的是,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偶然,围绕着横山水洞,背后还有两个有趣的话题呢!

趣话一:横山水洞颠倒水流的举动暗合昆明之“滇”

老昆明城因为城边有滇池的哺育,逐渐成为云贵高原上的一座古老而又恢弘的城市。

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将昆明誉为“壮丽大城”。

滇池之滨的昆明,在元明清成为云南的中心、省城之后,云南的简称也顺理成章地使用了“滇”这个字。

偶然还是巧合?昆明明代“红旗渠”横山水洞背后的两个趣话

滇池成就了昆明,成就了云南

滇池的这个“滇”,考证起来很有意思。

据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说:滇池因“下流浅狭,如倒流,故曰滇池。”

这是从地理形态上讲。

另一种说法是寻音考义,认为“滇者,颠也。”

这个说的是,古滇池属红河水系,从晋宁县西南部与玉溪市交界的刺桐关刺桐关流入红河。

偶然还是巧合?昆明明代“红旗渠”横山水洞背后的两个趣话

后来当滇池水域降在1940米以下后,经过漫长岁月,刺桐关抬升海口河下沉,滇池出流受阻才改道由海口河向西转北流入金沙江水系。

偶然还是巧合?昆明明代“红旗渠”横山水洞背后的两个趣话

不管是倒流也好,改道也好,说来说去,滇池就是不合乎常理、不符合常规的一类存在。

横山水洞的开凿,虽然水流不足以改变滇池的整体地理分布,但却是在重复着滇池“昨日的故事”!

怎么说呢?

我们来看横山水洞的地理位置。

老昆明都知道“大普吉隧道”。这条隧道,曾经是昆明西北部出昆明坝子的咽喉之地。

大普吉隧道上边的这些山,把昆明坝子与西北边的富民坝子、北边的沙朗坝子隔离开来。

而山的那一边,也就是西边,就是大家熟悉的陡坡村

偶然还是巧合?昆明明代“红旗渠”横山水洞背后的两个趣话

陡坡村

其实陡坡村是在一条大深谷的中间位置。

这条深谷,往北边一直到富民县城,而往西南方向一直绵延到清水关。

再往西,就是安宁温泉、青龙峡螳螂川所走的另外一条深谷了。

偶然还是巧合?昆明明代“红旗渠”横山水洞背后的两个趣话

我们都知道,滇池唯一出口是海口河,海口河下流之后是螳螂川,螳螂川自滇池流向西北,经安宁、富民、禄劝,于禄劝与东川交界处注入金沙江,最终汇入万里长江,奔向大海。

横山水洞引的是哪里的水呢?清水关、白石涯

偶然还是巧合?昆明明代“红旗渠”横山水洞背后的两个趣话

清水关位置示意图

明代罗元祯《横山水洞记》就这样记载,

明兴,方伯陈公乃开昆明横山水洞。 洞在县西乡,源自城西清水关外龙泉,汇为干海子。 东行八里为白石崖,十五里为横山、龙院等八村……。

清水关、白石涯,包括都坡村峡谷的水流,原来是直接入螳螂川、汇入金沙江的。

可是,横山水洞以及配套的长山大沟修筑之后,这些水流的一部分,经过横山水洞又回流到了滇池的北边、滇池的上游!

算不算是又“滇”或者“巅”了一回?

偶然还是巧合?昆明明代“红旗渠”横山水洞背后的两个趣话

这半山腰上的水渠,把本来流入螳螂川的水流又引回到了滇池

滇池不流入红河而流入金沙江,算是大自然的造化;而横山水洞的开凿,则是人力人工人为地改变水的流向。

滇池边的水就是这么被“颠来倒去”的,宝宝心里苦啊!

没办法,谁让这就生活着老昆明人、“滇人”呢。

趣话之二:发现昆明水颠来倒去的,是明朝伟大的旅行家徐霞客

修筑长山大沟、开凿横山水洞的明朝老昆明人,甚至后来一直受惠于这一伟大水利工程的昆明人,可能都没有注意到上面这种巧合。

但同样在明朝,有一个人却注意到了这一情况。

他,就是伟大的旅行家徐霞客。

偶然还是巧合?昆明明代“红旗渠”横山水洞背后的两个趣话

伟大的地理学家徐霞客

这里不是说旅行家徐霞客也到访、考察过横山水洞,徐霞客甚至都不知道这一同时代”国朝“伟大的人工奇迹。

而是说,既是旅行家又是伟大的地理学家的徐霞客,当他途径横山水洞上面的山巅之时,敏感、敏锐地发现了不一样!

崇祯十一年(1638年)的十一月初八日,徐霞客从筇竹寺启程,游览了海源寺后山的上洞、中洞,前往妙高寺汇合仆人和挑夫之后,朝着沙朗天生桥走去。

关于这里,徐霞客留下了这样的记录:

遂更上坡。三里,逶迤于岭头,即循岭北西向盘崖行。又二里,有小石峰自岭北来,与南峰属,有数家当其间,是曰牛圈哨,东西之水,从此分矣。从哨西直下,则大道之出永定桥者。

余乃饭而从岭脊北向行,一里,稍下涉壑,即从壑北上坡。缘坡东北上,回望壑底,西坠成峡,北走甚深。

路东北逾坡,其东犹下滇池之峡也。--《徐霞客游记》

偶然还是巧合?昆明明代“红旗渠”横山水洞背后的两个趣话

一部伟大的著作

“东西之水,从此分矣“、”其东犹下滇池之峡也“,说的是就是横山水洞所在的这条山谷!!

一条不起眼的山沟沟,一群明人,修筑了一个伟大工程;一条山沟沟,一个明人,将他记录进了一部伟大的著作里。

这,就是横山水洞

偶然还是巧合?昆明明代“红旗渠”横山水洞背后的两个趣话

这些年,这一带修建了乌龟山立交桥,修建了西北绕城高速,修建了输油管道这些绝对现代的建设项目,甚至连徐霞客曾经走过的路,都没有什么痕迹可寻。

但,最最难能可贵的是,尽管沧海桑田,大旅行家徐霞客笔下描述的这些山水地形地貌,依然保留着,只要有心,还是能看得出来。

徐霞客和他伟大的《徐霞客游记》,很偶然地,又为横山水洞添上了一笔浓墨重彩的人文色彩。

偶然还是巧合?昆明明代“红旗渠”横山水洞背后的两个趣话

地理学家徐霞客曾经在这些山顶之上眺望远方

快被人忘却的横山水洞,是不是又很幸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