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Fixed-price Contract)、成本补偿类合同(Cost-reimburse-sable Contract)和工料合同(Time and Material Contract,T&M)。下面把这些常用合同类型分开来讨论,但在实践中,合并使用两种甚至更多合同类型进行单次采购的情况也并不罕见。 1 总价合同(Fixed-price Contract,FP) 此类合同为既定产品、服务或成果的采购设定一个总价。总价合同也可以为达到或超过项目目标(如进度交付日期、 成本和技术绩效,或其他可量化、可测量的目标)而规定财务奖励条款。卖方必须依法履行总价合同,否则就可能要承担相应的财务赔偿责任。采用总价合同,买方需要准确定义拟采购的产品或服务。虽然可能允许范围变更,但范围变更通常会导致合同价格提高。 1.1 固定总价合同(Firm Fixed Price,FFP) FFP 是最常用的合同类型。大多数买方都喜欢这种合同,因为采购的价格在一开始就确定,并且不允许改变(除非工作范围发生变更)。 卖方有义务完成工作,并且承担因不良绩效导致的任何成本增加。在 FFP 合同下,买方应该准确定义拟采购的产品和服务,对采购规范的任何变更都会增加买方的成本。 1.2 总价加激励费用合同(Fixed Price Incentive Fee,FPIF) 这种总价合同为买方和卖方提供了一定的灵活性,允许一定的绩效偏离,并对实现既定目标给予财务奖励。财务奖励通常与卖方的成本、进度或技术绩效有关。绩效目标一开始就要制定好,而最终的合同价格要待全部工作结束后根据卖方绩效来确定。在 FPIF 合同中,要设置价格上限,卖方必须完成工作并且要承担高于上限的全部成本。 1.3 总价加经济价格调整合同(Fixed Price with Economic Price Adjustment,FP-EPA) 如果卖方的履约期将跨越相当长的时期(数年),就应该使用本合同类型。它有利于买卖方之间维持多种长期关系。它是一种特殊的总价合同,允许根据条件变化(如通货膨胀、某些特殊商品的成本增降),以事先确定的方式对合同价格进行最终调整。 EPA 条款必须规定用于准确调整最终价格的、可靠的财务指数。 FP—EPA 合同试图保护买方和卖方免受外界不可控情况的影响。 2 成本补偿合同(Cost-reimbursable Contract) 此类合同向卖方支付为完成工作而发生的全部合法实际成本(可报销成本),外加一笔费用作为卖方的利润。成本补偿合同也可为卖方超过或低于预定目标(如成本、进度或技术绩效目标)而规定财务奖励条款。最常见的三种成本补偿合同是:成本加固定费用合同( CPFF)、成本加激励费用合同( CPIF)和成本加奖励费用合同( CPAF)。 如果工作范围在开始时无法准确定义,而需要在以后调整,或者,如果项目工作存在较高的风险,就可以采用成本补偿合同,使项目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以便重新安排卖方的工作。 2.1 成本加固定费用合同(Cost Plus Percentage of Cost,CPPC) 为卖方报销履行合同工作所发生的一切可列支成本,并向卖方支付一笔固定费用,该费用以项目初始成本估算的某一百分比计算。费用只能针对已完成的工作来支付,并且不因卖方的绩效而变化。除非项目范围发生变更,否则费用金额维持不变。 2.2 成本加激励费用合同(Cost Plus Incentive Fee,CPIF) 为卖方报销履行合同工作所发生的一切可列支成本,并在卖方达到合同规定的绩效目标时,向卖方支付预先确定的激励费用。 在 CPIF 合同中,如果最终成本低于或高于原始估算成本,则买方和卖方需要根据事先商定的成本分摊比例来分享节约部分或分担超出部分。例如,基于卖方的实际成本,按照 80/20 的比例分担(分享)超过(低于)目标成本的部分。 2.3 成本加奖励费用合同(Cost Plus Award Fee,CPAF) 为卖方报销一切合法成本,但只有在卖方满足合同规定的、某些笼统主观的绩效标准的情况下,才向卖方支付大部分费用。完全由买方根据自己对卖方绩效的主观判断来决定奖励费用,并且通常不允许申诉。 2.4 成本加成本百分比合同(Cost PlusPercentage of Cost,CPPC) 为卖方报销卖方实施合同工作发生的允许成本,同时卖方获得一定的酬金,通常按照商定的百分比以成本为基数计算。酬金因实际成本的不同而异。 3工料合同(Time andMaterial Contracts,T&M) 工料合同是兼具成本补偿合同和总价合同的某些特点的混合型合同。在不能很快编写出准确工作说明书的情况下,经常使用工料合同来增加人员、聘请专家和寻求其他外部支持。这类合同与成本补偿合同的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是开口合同,合同价因成本增加而变化。在授予合同时,买方可能并未确定合同的总价值和采购的准确数量。因此,如同成本补偿合同,工料合同的合同价值可以增加。很多组织要求在工料合同中规定最高价值和时间限制,以防止成本无限增加。另外,由于合同中确定了一些参数,工料合同又与固定单价合同相似。当买卖双方就特定资源的价格(如高级工程师的小时费率或某种材料的单位费率)达成一致意见时,买方和卖方也就预先设定了单位人力或材料费率(包含卖方利润)。 4 FPIF和CPIF合同类型比较 4.1 总价加激励费用合同(FPIF) 1. 成本分摊:分摊省下的或超出的成本。 2. 有价格上限。 3. 激励关注:卖方的成本、进度或技术等绩效。 4. 因此可能有:每提前一天奖励1000美元的条款。 4.2 成本加激励费用合同(CPIF) 1. 成本分摊:分摊省下的或超出的成本 2. 没有价格上限(除非有特殊说明) 3. 激励关注:只关注成本绩效。 5 固定总价加激励合同计算题 在解题中,我们需要了解有关合同计算的一些概念: 1.目标成本(Target cost):是双方协商后预期的成本. 2.目标利润(Targetprofits/Fixed fee):假定成本是符合目标的情况下,给卖方的奖励(利润). 3.目标价格(Target price):是目标利润+目标成本. 4.最高限价(Ceiling Price):表示买方最多能给的价格. 5.分成比率(Share Ratio): 表示成本节约时奖励或超支时惩罚的分配比率. 在解此类总价加激励费用合同FPIF的计算题时,考生需要把握下列原则: 1.首先,比较实际成本与最高限价,如果实际成本大于等于最高限价,那么实际利润为负数或0(即没有利润),合同总价就是最高限价. 2.如果实际成本小于最高限价时,则考生需要计算: 利润=目标利润+(目标成本-实际成本)*卖方分担的比例 3.将上述中的利润与最高限价减去实际成本之差进行比较,如果利润>=(最高限价-实际成本),则合同总价为最高限价,实际利润为最高限价减去实际成本. 4.如果利润<(最高限价-实际成本),那么实际利润就等于净利润,合同总价=实际成本+实际利润 公式:合同实际总价=实际成本+目标利润+(目标成本-实际成本)*卖方应承担比例 PTA: point oftotal assumption总体假设点即最悲观成本,既在合同实际总价等于最高限价时反向计算类似“实际成本”的这个值。 通俗些讲,计算PTA实质就是:当实际成本等于多少时,合同总价等于最高限价。这样,就完全可以用我们的合同标准计算公式来计算PTA,只需把PTA设置成X即可,公式不变: 合同总价=实际成本+目标利润+(目标成本—实际成本)*r% , 将实际成本设置为X ,以最高限价作为合同总价 X+目标利润+(目标成本-X)* r% = 最高限价 求X。 X即为PTA。 5.1 例1 一个FPIF的目标成本是¥130000,目标利润是¥15000,目标价格是¥145000,最高限价是¥160000,分担比率是8:2。项目的实际成本是¥150000,问卖方获得的利润是多少? 这里我们需要关注几个值,目标成本、目标利润、最高限价,分担比率和实际成本。因为问的的是卖方实际利润,因此需要先计算出实际合同总价-实际成本。这里的目标价格是一个干扰信号。 150000+(130000-150000)*0.2+15000=161000,因为这个价格已经超过了160000的最高限价,因此只能支付给卖方160000.因为实际成本上150000,所以利润是: 160000-150000=10000. 5.2 例2 在一个合同总价加激励费用FPIF合同中,目标成本为$100000,目标利润为$10000,分成比例为80/20,最高价格为$120000,如果最终成本是$110000,承包商的利润是多少? 所以:实际利润=目标利润+(目标成本-实际成本)*卖方分担的比例=10000+(100000-110000)*0.2=8000 5.3 例3 一个总价加激励费用(FPIF)合同,合同规定目标成本为600 000,承包商的目标利润为60 000,价格上限为680 000,客户/承包商以80/20的比例分成。实际成本为630 000,那么估算的合同总价(PTA)是多少? A 612500 B 620000 C 625 000 D 610 000 解:用上述公式X+60000+(600000-X)20%=680000 0.8X=500000 X=625000 5.4 例4 某总价加激励费用合同,目标成本为10 万元,目标费用为1 万元,分成比例为80/20,最高限价为13 万元,请问PTA 值是多少?假如实际成本是12万或15万,合同实际总价是多少? 问题一解答:PTA 公式:合同实际总价=实际成本+目标利润+(目标成本-实际成本)*卖方应承担比例 13万=PTA+1万+(10-PTA)*0.2 =》PTA=12.5万, 表示如果实际成本超过12.5万既PTA这个值,就会亏损 问题二解答:实际成本12万 合同实际成本=12万+1万+(10-12)万*0.2=12.6万 问题三解答:实际成本15万 对FPIF,由于实际成本超出最高限价13万,合同实际成本也就是13万。亏损严重 而对CPIF,由于没有最高限价:合同实际总价=15万+1万+(10-15)万*0.2=15万执行 合同 (万) 情景 计算PTA 实际成本12万 实际成本15万 目标成本 10 X 12 15 目标利润 1 1 1 1 分享比例 80/20 (10-X)*0.2 (10-12)*0.2=-0.4 (10-15)*0.2=-1 目标总价 X+1+(10-X)*0.2 12+1+(-0.4)=12.6 15+1+(-1)=15>13 价格上限 13 13 合同总价 12.6 13 实际利润 0 0.6 -2 PTA=X=12.5 甲方付款 乙方收款的,采购的时候,PM是甲方: 一类)总价类 范围明确,了解卖方,合作较好,信任 范围清楚且不易改变 用总价合同:3种 1.固定总价:成本和利润不知道,乙方承担大风险,所以收益也是最大的。大多数甲方喜欢这种合同。 2.总价加激励:有价格上限 3.总价加经济价格调整:执行年限较长用,如10年,保护买卖双方免受外界不可空情况的影响。 二类)成本补偿类:范围非常不明确 完全不了解,大型复杂的高科技的,持续时间长的,研发类的 成本补偿合同:4种 1.成本加激励费用:按照百分比分摊节约和超支 2.成本加固定费用:费用固定,固定费一般是预计成本的一个百分比,不是实际成本。 3.成本加奖励:甲方想给多少给多少,也可以不给,不算违约。 4.成本加百分比:美国政府禁用 三类)混合类 1种 不完全了解,有限的不明确,获得外部支持,外部资源,聘请专家范围略不明确 范围不十分明确 用 工料合同:单价合同 单个价格明确 总价未知 谈判快。合同金额一般是单价*工作日期,一个变量是未知的情况下一般都使用工料合同 6 合同类型的选择 1、看范围明确不明确。假如范围明确,通常选择总价类;假如范围不明确,通常选择成本补偿类或者工料合同。 2、身份是买方还是卖方,选择相对风险小的。如果是买方,总价类中固定总价合同FFP风险最小,成本补偿类中CPAF风险最小。 3、时间紧急不紧急。一般时间紧急的项目都是选择工料合同。 4、需不需要增加人员、聘请专家以及寻求其他外部支持。一般需要增加人员、聘请专家以及寻求其他外部支持的项目选择工料合同。工料合同通常适用于短期喝小金额项目,不适用于长期。 总结:如果买方确切地知道需要完成的工作,则选择FP;买方希望卖方立即开始工作,则选择T&M;工作范围在开始时无法准确定义,则选择CR;买方需要从外部引入新员工,则选择 T&M。 |
|
来自: sunnyfish_ty > 《已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