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桂梅校长因反对学生当全职太太引热议,全职太太有那么不堪吗?

 愫说育儿 2020-11-02

张桂梅又双叒叕上热搜了。

这次是因为她的一个学生领着丈夫和孩子回到华坪女中,准备给母校捐一笔钱,而张校长却言辞激烈:“你给我滚出去。家庭那么困难,把你供到现在,反而当起了全职太太?”

这件事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

有人认为张校长言辞和价值观都太过于偏激,全职太太或职业女性都是每个人根据自身情况作出的一种选择,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一个有智慧的人应该更具包容性,此外,父母对子女的人生尚无权大包大揽,横加干涉,何况老师?

大部分人则站队张校长,认为她并非贬低全职太太的价值,而是想告诉大家那是一项“高危职业”,会一步步让女性在婚姻和生活中丧失主动权。她正是把学生当亲生孩子,才如此怒其不争,痛心疾首。

还有人说,张校长和反对者都没错,社会就应该多样化。

张桂梅何许人也?

虽然张校长几度登上热搜,但由于信息茧房的影响,恐怕仍有很多人对她的事迹不是特别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单看视频片段就进行主观评价,怕是容易断章取义,有失公允。

张桂梅是1957年生人,曾随家人一起经历过三线建设,此后一生都在中国最贫困的地区工作。在她的少年时期,最流行的一句话叫“妇女能顶半边天”。

1994年末,张桂梅的丈夫因癌症去世,她这一生膝下无子无女,却为无数山区的孩子逆转了人生。

2001年起,她义务担任丽江华坪县“儿童之家”的院长,成为了54名孤儿的母亲。

2006年,云南省政府奖励的30万元,她全部捐献给了一座山区小学用来改建校舍。

她看到太多山区家庭的女孩因为贫穷和愚昧,一生苦苦挣扎。她立志要为这些上不起学的山区女孩筹建一所免费的女子中学。

张桂梅为筹建女校外出“乞讨”,被当成骗子咒骂过,甚至被放狗咬过,忍受多少白眼与谩骂,终于,她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各方资源纷至沓来。

正是在张桂梅的不懈努力和坚持下,2008年8月,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在华坪建成。11年来,华坪女子高级中学连续10年高考综合上线率100%,1645名贫困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

为了改善孩子们的生活、学习状况,她节衣缩食,每天的生活费不超过3元,省下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学生身上。日积月累,张桂梅先后捐出了40多万元。

令她引以为豪的是,她的学生没有任何一个因贫穷而辍学。

这十多年间,张桂梅患上了肺气肿、肺纤维化、小脑萎缩等16种疾病,但是她说:我救了一代人,只要她们过得比我好就足够了。

了解了这些,或许我们就能理解她那番看似“恶毒”的话背后饱含的深情,和恨铁不成钢的“母爱”。

读书,对于山区贫困家庭的女孩而言,意味着改天换命。

这位在“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下成长起来的无私女性,她希望自己的学生独立自强,不依赖男人,牢牢掌握自己人生的主动权和话语权,这很张桂梅!

有人在网上提问:作为父母,你是否支持自己的女儿做全职太太?

大多数网友回答:坚决反对!

当年,我还在孕期,婆婆患癌,我焦虑万分,考虑到没人帮忙带孩子,为婆婆治病积蓄也花光了,请不起保姆。

我爸说:“你放心!我会先让你妈去帮你一段时间,以后再从长计议。你婆婆病了,现在正是花钱的时候,你要是没工作,靠他一个人,家里经济肯定转不动吧?再说,我供你读那么多书,也不是为了让你在家带孩子的。

所以,张桂梅的话大抵代表了很大一部分父母的心声吧!正如这位网友的回答:

曾经,我无比依赖职场带给我的安全感和成就感

毕业后一直到生孩子前,我从不敢让自己有工作的“空窗期”,那令我极其不安!

后来孩子出生了,休完产假我便迫不及待回归职场。

我认为,原地踏步=退步;停止工作=停止成长=与社会脱节。

我怕好不容易拼到的职位被人替代,我怕没有收入伸手向男人要生活费的窘境,我更怕别人说“年纪轻轻不努力”;

一直以来,我努力平衡家庭与工作,疲惫不堪却不敢放开任何一边。

直到孩子上了幼儿园。

有一天,我先生说:“你现在这样实在是太累了,长此下去身体会垮掉的。孩子快上小学了,更需要辅导教育,况且你加班的时候,就得我来照顾孩子,我也疲惫不堪。其实现在我的收入能够养得起咱们的小家,不如你干脆辞职,安心带孩子,这样对你、对我、对孩子都好!”

“这只是对你和孩子好吧?对我哪里好?我也是寒窗苦读熬出来的,这些年我在工作上付出那么多努力,好不容易坐稳现在的位子,你却叫我放弃,回家带孩子?我爸妈辛苦供我读书,难道是为了让我当家庭主妇?

但是现在,对于“女性价值”的认知,我又有了不同看法

当初张桂梅校长提出:一个女孩子受教育,可以改变三代人。

张校长的无私精神和办校初衷令我折服。

很多女性的悲剧往往源于上一辈女性的愚昧无知。

如果女孩子受教育有文化,她可以改善经济条件,给孩子更好的教育条件;她不会因为重男轻女,而狠心把闺女扔掉或忽视她的成长;她会更懂得如何教育子女、处理好家庭关系……

从这个角度看,受教育的女性回归家庭,对于家庭和谐、子女成长的意义都是积极正面的。

当全职太太或在职场奋斗,只是每个人的不同选择而已,而这些选择中,有的是迫于无奈不得不为,有的则是权衡利弊后,甘愿回归家庭当孩子成长的“铺路砖”、“垫脚石”。

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不少如张校长描述般婚姻不幸,毫无选择和退路的女性,但其实男人出轨与否,并不完全取决于妻子是全职太太还是职场女性。

如今,互联网的发展已经为获取知识和工作机会提供了诸多便利,一位女性只要是积极向上、善于学习和自我成长的,无论她身在职场还是家庭,都不会阻断她的进步。

同样的,虽然身在职场,若只是为拿一份固定的薪水而终年麻木而机械地应付一份工作,不思学习,不求上进,最终也将不断被边缘化,直至被替代。

这些,在我身边都有鲜活的例子——

几年前认识一位妈妈,听说她曾在外贸公司工作,生完孩子便全职育儿,每每见到她不修边幅的样子,心里总觉得可惜了,大学毕业,英语八级,却每天蓬头垢面囿于孩子的屎尿屁。也总是不理解,明明有公婆帮忙料理家中琐碎,她为什么不去工作?

如今她的女儿六年级,品学兼优,独立上进,全面发展,尤其是英语水平远远超越同龄人,完完全全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她说女儿从小便在她创造的英语语境下长大,三年级时孩子已经可以看懂英文版迪士尼动画电影。

深入了解后,我惊叹于她对孩子成长的规划能力、时间统筹能力,更羡慕她的亲子关系。她说:“这些年,明面上我损失了一些收入,但我得到的更多。其实如果想要得到一份工作,我随时都有不少选择!”

这我信!

朋友家的大哥大嫂都是名牌大学毕业,自儿子上小学开始,大嫂便辞掉工作全心全意陪读。去年,孩子考上北京理工大学,大嫂带着这些年陪读的经验成功应聘进一家教育机构。你看,只要一直不放弃自我成长,全职十年照样可以无缝对接职场。

而另一个朋友就比较令人费解,她的目标就是“我一定要在工作着”,但工作的状态却是数年如一日,她对新鲜事务不感兴趣,也不善于学习和自省,终日局限于格子间的方寸之地。更令我匪夷所思的是,她有次问我:“怎样将指定的位置定位发送给别人?”,因为她只懂得发送当前定位。

朋友之间的交流,她多数情况是融不进的,只能聊些鸡毛蒜皮、家长里短。

孩子成长中的任何问题,她都归咎于隔代养育的错,却从不想办法改变,如果大宝已进入青春期,亲子关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今社会已经多元化了,价值观也应该多元化。

比如,如果大家都觉得当农民种地太过辛苦,环卫工人的工作又脏又累……如果这个社会有些岗位没有人愿意去做,那还能社会秩序还能正常运转吗?

女人决定一个家庭的幸福指数。

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回归家庭,真的就是社会资源的浪费吗?培养好下一代,难道不是于家于国皆有裨益的事吗?

做不做全职太太,是个人选择;但敢不敢做全职太太,却要看自己选择的这个男人和他背后的家庭,乃至于这个社会提供的大环境。

鼓励女性自立自强,和尊重女性做全职太太的选择,两者并不矛盾。

我无比敬佩张桂梅校长,也尊敬每一位为家庭全情付出的全职太太,希望家人、社会都能对她们多一分理解和包容。

感谢阅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