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读道德经40:在强弱之上、在得失之外,有一归依处,清净本然

 淋浴阳光书屋ch 2020-11-02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的见识到了“道”,想描述给我们,但是道是抽象的,“不可道不可名”的,思想这东西又不能直接传递,这才依附于道德经这个载体讲述下来,于是有了道德经。

我读道德经,读的是一种感应:老子在时光之河的上游,用一本小册子向未来投射。我在时光之河的下游感受到了他的投射。于是,他没死、我没生,我们是一。我读道德经,读的不是文字,是感觉到了他的维度,虽然我达不到他的维度,但我明白,有一种维度不可思议。

以后,我尽可能地运用老子的角度看天、看地、看人生、看道......

你的心是一片美丽宁静的湖,经典中每一句的字、词、短语,都是一粒沙子、石子或石块,投入你的心湖

我是多年生草本,上一章节老子讲了“处一”就是在道中的安宁平和,也讲了“失道”的不安生。

明白我们的不安生的原因是我们身陷迷阵之中。在圣人眼里,贵贱,高下,强弱都不是真相,于差别中可以见平等。让动的慢下来,才可以于变中找出不变的,于动中找出不动的。40章节承前启后,这章节里老子说:修道就是寻根,归根。

其实这个寻根、归根和39章节里的“得一、处一”是一个意思,因为太重视老子才在这一章节反复地嘱咐。

大树是静止的,但念头是动的; 这念头的动,让你看到,宇宙生生不息。

1、返者道之动

返,是返璞归真,道本寂静,无生无灭,哪里来的道之动?道之动是迷人在幻境中的幻象、是人之妄见。“反者道之动”的意思是修道是一个去伪存真、返璞归真的过程。是老子多次强调的返本、归根。万物从道而生,也向道而死。“出生”伴随“入死”、返璞才能归真。

万物本来在道中,是不可能离“道”的,万物不会离道、我们“人”也不可能离“道”的。

看下图:花瓣在湖里的倒影,当花瓣处于静中,当湖水处于静中,当倒影也是处于静中,一切永静时,花瓣与影子与湖水是一体的,是处一、是在道中,花瓣不离道、湖子不离道、影子不离道。错了,这时,没有花瓣、没有湖、没有影子,他们是完美的一。但心念是动的,由于心,境:千幻万化。

花瓣处静中、湖水也处静中、但心念是动的,由于心,境:千幻万化

道之动,是心在动。心一动,业力的风吹来,湖中生起了一道道的波、如万花筒变幻出来的形形色色的境、如大海海面起起落落的潮、如天空中变幻莫测的一朵朵云;

心一动。我们的世界就以运动的形式被形成:这是天、那是地;这是江海湖、那是山、川、谷......

我们如同造物主,造出生死、对错、好坏、善恶、是非等等......

我们顺着动而动,结果就是流转生死。我们的世界就是这么一个流转生死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动的,是被各种力量推着动的,这个力量称之为业力,也有人叫命运。佛教认为:众生流转生死,血泪多于恒水,当厌离。佛教给的方法是发菩提心,生极乐国。

老子也发现这个问题后,给的方法就是“返本、归根”。

2、弱者道之用

草在结它的种子, 风在摇它的叶子。 我们站着,不说话, 就十分美好。

弱化自我才可为道所用。

我们的世界是被业力的大风推着生生不息的。怎么才能让大风弱下来?那就先把坚强的我弱化。

无我是诸佛的真实语,自我”的意识是心产生的强大的幻觉——

在幻觉中,你把生命中所发生的一切,你都不得不归于“我”——

“我做”、“我说”、“我想”……

凡事起源于我,终归于我,你在“我”的陷阱里出不来。唯识无我,你的造作越来越少,你的宁静越来越多,你将越来越自在、解脱。

老子为什么不厌其烦地强调归根、守静?因为守静,就自在、解脱了,所有的智慧都自静中。在静中,任何难懂的经典语句都的经典语句都会在不知不觉中逐步明晰。许多道理你会突然大明白。

《金刚经》说“离一切相即诸佛”。怎么才能离相?

归根守静。在静中,坚强的我融化掉了,无我,自然无我相、无人,自然无人相。自然而然地不住任何一个相,不着任何一个相,自然就离一切相了,“凡所有相,皆皆是虚妄”。

守根就离了一切相,见到了至真至实的我,明白所有的相都是真我的影子,当然就“皆是虚妄”了。

别念念不忘好梦, 别耿耿于怀噩梦, 所有的梦一律相同

3、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世间本来啥都没有,比如花瓣在湖里的倒影,当花瓣处于静中,当湖水处于静中,当倒影也是处于静中,一切永静时,花瓣与影子与湖水是一体的,没有分别时,没有花瓣、没有湖、没有影子,他们只是完美的一。

因为人心、因为业力,一动就产生了有,有了之后再有,就生出一堆花里胡哨的万物假象,要看破这些假象就要寻根,看看它们当初是怎么“动”起来的,

那个“动的一瞬间”就是“原点”。放到自然科学上,宇宙本来是无,爆炸就是原点,然后就开始有了;放到人文上,一个人在行为上的表现转变,根本在于内心上有个念头动起来,从无产生了有,这才有了变化。

你再不来,我要下雪了。

在心产生之前,万物都存在那里。此时鸿蒙未判、天地未开、人物无形,浑然一气,无际无涯,无量无边......

它没有动也没有静。如果没有我们,万物存在永远是万物存在,他们任何一个从来也没变过。这是一个不变也不动的世界。这是一个绝对静止的宇宙。

宇宙是静止的,但心从来没静止过;你的心,让你看到,宇宙变化不息。宇宙运行的速度是心念的速度。心不动就没有幻象升起。心不动,存在也未动——这就是涅槃,

幻化非真谁是谁非?

虚妄无实何空何有?

得无所得失无所失。

这就是涅槃的见地。没有什么东西真正出现或失去。有的只是念头的出现或消失。

所以不存在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的只是心生出一个幻象,又生出另一个幻象。

老子之所以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只是指出离幻的的方便法。本章节最根本的不在这里,在“返者道之动”这句。你看,我们每个人:

向前看,每个人都有无数个未来和无数个结局。

回头看,每个人的一生都只能有一条痕迹,决不可以改变。

观察眼前的存在,了解哪些是思想的部分,哪些是不变的的部分。就是修练。

我们都是一个小宇宙,具备大宇宙的道,如同一滴海水虽小,却与一片大海有着完全无二的成分。

在有无之上、在得失之外,有一归依处,那里清净本然。我蛰伏在那里,如幻蝉伏在树根上、我栖息在那里,像蝶栖息在树枝上。

在那里还有一扇门、有另一重天,那里“业风”停歇,一切安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