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所言,“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种能力能够让人用最快的速度建功立业,并获得世人的称赞和赏识,那就是令人喜悦的说话能力。” 言语是一把双刃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话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智慧。不会说话的人,容易弄巧成拙,引人误会,会说话的人,却能化腐朽为神奇,如同春风化雨般让人心旷神怡。 1 群处守嘴 群处守住嘴,是要人在和别人相处的时候,注意自己的语言。 有的人和别人相处夸夸其谈,显得自己眼界开阔,知识渊博,积淀丰厚,岂不知他给人的感觉是轻薄、肤浅和狂妄。 有的人和别人相处,只管自己嘴上痛快,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毫无遮拦,毫无回避,往往无意中伤害他人。 祸从口出,语言给自己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还不知道为什么,真是可悲。 与人相处,要懂得说话的分寸,不给对方留余地,其实也是在断绝自己的后路。 《周易》中记载着一句话: “行不可至极处,至极则无路可续行;言不可称绝对,称绝对则无理可续言。” 为人处世,不要把话说得太绝。 守好自己的嘴,除了能给自己留一条退路,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 如此,才能获得周围人的好感,愿意与你相处,尊敬你、靠近你。 2 独处守心 曾国藩有一句名言:“慎独则心安。” 人活一世,最难的,莫过于在遭受外界诱惑时,仍能够保持一颗简单真诚的心,遵循自己内心的选择。 有些人,害怕被别人排挤,所以没有坚持好初心,选择了随波逐流; 有些人,为了急功近利,所以埋没了自己的良心,做了伤害别人的事; 有些人,为了贪小便宜,所以没有守好自己的诚信,言而无信,出尔反尔。 但到最后,往往输的,就是这样的人。 因为他们忘记了,独处时,守好自己的心,才能真正守好自己的人生。 很喜欢《活法》里的一句话: “坚守原则,就是要唤醒我们内心深处潜藏着的良心,竭尽所能让我们自己的人生问心无愧。” 做人,一定要守好自己的心,成为一个有良心,有善心,有诚心的人。 3 守矩,是最大的自律 身边有一位朋友,是一个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 所以她认识的人,很多都愿意和她交心;和她有生意来往的人,也对她放心有加,称赞她是一个靠谱的人。 每每和她在一起,都能感受到她浑身上下透露着的一股正气,阳光而又让人觉得踏实。 我打趣着问她,为什么你的人格魅力总是那么好呢? 她看着我,诚恳地说道: “明白自己该做什么、该说什么,守好规矩,做好本分,做到这些,你自然就会也和我一样成为讨人欢喜的人了。” 记得孔子说过,想要当一位君子,就要学会心口如一,既能守住自己的心,也要管好自己的嘴。 对此,深表认同。 一个人,最大的本事,不是才华横溢、聪明绝顶,也不是能力非凡、勤劳能干,而是能够守好规矩。 因为守好规矩,是做人最基本的准则。 正如一句话说的:做人当自律,方圆有规矩。 群处守嘴,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交友,也是为我们的人际关系铺平道路。 独处守心,是为了提高自我修养,不被外界环境所困扰自己的心,更好地坚守自己的初心。 守规矩,是一个人最大的责任心,也是一个人最好的人品。 俗话有云:心中有戒,行有所止,要学会律己、慎言、慎行。 守好了自己的原则,才能在漫漫人生路上一路奔向美好。 |
|
来自: 闲云野鹤qpab3u > 《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