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用药的秘密:“君臣佐使”如用兵布阵,用量比例决定处方疗效

 青青QQ707 2020-11-02

中药,是中医治病的重要方法,虽然说有很多治病的中药单方,但是中医更多的是将多味中药搭配组合,就像是组了一支足球队、排兵布阵一样,根据治疗目的和病症,按照“君臣佐使”的配方原则搭配成方。而且有不少的中药经典名方还很重视药物之间用量的比例,严格按照中药用量比例,才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

中药组方的君、臣、佐、使

我们知道,我国古代的政府组成结构,有君臣佐使的组织建构,而中医的方剂配伍,也借鉴了政治上的这个搭配方式,设立了君臣佐使的组方配伍原则。

1.君药——用量多、其主要作用的药物

一般来说,一首方剂中的君药,就是起着带领作用,在组方中占据最重要地位,针对主要症状起效的中药。

一般来说,一首方剂中,有1个君药,比如小柴胡汤中的柴胡,桂枝汤中的桂枝,麻黄汤中的麻黄等。

当然,在治疗病情比较负责的疾病时,也有使用两味药作为君药的。

当组方中药物用量发生变化,主要药物发生改变的时候,方剂的功能就会发生改变。

比如桂枝汤和小建中汤,其组成都有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五味药。

但是桂枝汤,桂枝的用量最大,为主,是君药,而桂枝的作用是解肌发表、温经散寒,所以桂枝汤的主要药效,就是散寒解表,调和营卫,治疗风寒感冒,营卫不和,表现为发热、头疼、有汗出,怕冷、怕风的风寒表虚证。

而小建中汤,加入了具有甘温益气、缓急止痛作用的饴糖,增加了芍药的用量,比桂枝汤的用量增加了一倍。由此形成了饴糖为君药,芍药、桂枝为臣药的组方格局,因此方子的主治病症就变成了中焦虚寒所导致的腹痛。


臣药

所谓臣药,就是对君药具有辅助作用,可以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者主证的药物;另外,还有一些臣药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

比如说以麻黄汤为例,麻黄为君药,具有辛温,发汗解表祛风寒的作用,兼有宣肺平喘的药效;而药性甘温,同样具有解表散寒作用的桂枝就成了臣药,辅助麻黄发汗解表,同时还具有调和营卫的作用。

一般来说,臣药是功效主治和君药类似、相近的药物,从而可以增强君药的药效。


佐药

佐,就是辅佐的意思,是一首处方中,对于君药和臣药具有辅助作用的药物,有两大类,一类是辅佐增强君药和臣药的药效,属于和君药、臣药药效类似的药物,叫做佐助药。

还有一类,叫做佐制药。什么意思呢,就是对君药和臣药具有制约能力,能够减轻君药、臣药的毒性、峻猛药性,以免伤害身体的作用。

比如说只有三味药的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其中君药为附子,臣药为干姜,两者都是具有很猛烈的辛温作用的药物,温补的作用很强,而且附子有毒。所以配合了甘草,就可以对附子、干姜峻猛的药效起到佐制的作用,避免对身体产生毒害。

还有第三类的佐药,就是药性和君药、臣药相反,但是又能够在治疗中起到积极作用的药物。

比如说白通加猪胆汁汤,使用了大辛大热的附子、干姜和葱白为君臣,药性大热,然后又使用了药性苦寒的猪胆汁为反佐药,以引阳入阴,避免阴盛格阳问题的出现。


使药

使药,一般是在方剂中起到引经作用,引导药物到达要作用的经络脏腑发生药效的药物;还有一种是调和作用,就是起到润滑剂的作用,让其他各种药物之间协同起效。

一般来说,使药的药力小、用量也小。

但是使药又是必不可少的,就相当于是一首方剂中的向导一样。

一般来说,甘草担任调和使药者比较多。

因为甘草具有减轻或者消除方中各种药物配合产生的不良反应的作用。

总之,一首药效良好的中药配方,君臣佐使之间,就相当于是一个和谐、高效运转的政府机器一样,君臣佐使之间齐心协力为达到最终的最佳疗效而共同发力。


药物的用量比例,可决定方剂的药效

在不少经典名方中,药物之间都有固定的比例。比如说补血著名的方剂当归补血汤,只有两味药组成:黄芪和当归。

其组成比例固定为黄芪和当归比例为五比一。也就是说,黄芪的用量是当归的5倍。

为何名字叫做当归补血汤,君药却是黄芪呢。

因为中医认为,气血之间存在着互生的关系,大量补气才有助于快速补血。

而且中医认为,补气比补血能够更快起效,因为“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因此以大剂量的黄芪为君药,配合当归,快速补气,从而促进血的生成。

有试验研究也发现,黄芪当归五比一时,药效最好;如果比例改变后,药效也会降低。

与之类似的,还有黄连和吴茱萸配伍的左金丸,黄连和吴茱萸的配伍比例为六比一,所以又叫做六一丸。

还有滑石和甘草搭配制成的六一散,滑石和甘草的比例,也是六比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