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用“生命之灯”,照亮了“太行”的前程

 种花家的熊孩子 2020-11-02

进击的熊儿子 我慢慢的写,你们慢慢的读

如果说世界上有哪个国家的发展可以用奇迹来形容的话,那这个国家一定是中国。

纵览人类发展史,在用不到70年的时间里,在一场经历了世界大战的废墟上将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身为强大的工业国。

而这一切,离不开先辈们的努力与付出。

但是时间是残酷的,当初为中国奠定基础的先辈们,又有一位离开了人世——2016年11月13日,中国航空发动机专家张恩和同志逝世,享年七十七岁。

我知道很多人是不认识这位年近耄耋的老人的,毕竟老人一生的研究与普通人的生活几乎毫无关联;但我也知道有很多人认识这位老人,因为老人家的研究与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因为他是中国先进主力战机歼11B的“心脏”——太行发动机的总设计师。

曾几何时,中国距离航空大国是那么的遥远,60年代立项的“涡扇6”性能虽然相当于英国MK202发动机,但可靠性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然而就是这样一款发动机却研发了整整20年,最终以下马为自己的一生画上句号。

在那个年代,中国想要独立研制一款高推重比、高推力的涡扇发动机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但是别忘了,中国人民从来不怕困难,中国人最擅长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奇迹。

  • 1987年,“太行”发动机正式立项,当时的张恩和担任的职务是“行政副总指挥”。能坐到这个位置,没有真材实料是上不来,但真材实料恰恰是张恩和具备的。1965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发动机设计专业的张恩和来到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从事设计工作。入所十几年,张恩和在发动机总体室参与了多个发动机型号的研制和攻关。

  • 1981年,42岁的张恩和成为当时国家公费派出的第一批访问学者,开始了两年在美国纽约理工学院研修航空机械工程专业的经历。

  • 1983年11月,从国外回来的张恩和继续在发动机总体室担任结构组组长,从事一线的科研工作。1985年起,升任为副所长的张恩和担任"运七"飞机用涡桨五甲1发动机降油耗工程的总设计师,在与国外技术专家的配合下,张总领导团队,实现了降油9.4%的目标。

但是与之前的工作相比,“太行”的研制显然困难了许多。航空发动机作为一种在高温、高压、高转速恶劣环境条件下长期反复使用的气动热力机械,挑战的是人造材料的极端,需要的是人类最顶级的材料技术与加工工艺。而代价就是其庞大的研发周期,巨大的资金投入,新型材料研制与航空动力学最顶级的难题。

但是这些中国当时都没有。

研发需要的时间,但中国已经落后世界20余年;研发需要资金,但有钱“涡扇6”根本就不会下马;而新型材料的研制与航空动力学的难题,则是至今仍然没有全部解决。

就是这样的条件下,“太行”开始了研发。因为距离再远,只要去追,总会拉近,但如果不追,只会越来越远。中国已经落后了20年,中国不能再落后20年了!“太行”不仅是中国战机的心脏,也是整个中国航空工业的心脏!

1991年,在立项4年后张恩和担任了总设计师,十年后试验机成功装机首飞。2005年,在历经18年的研制周期“太行”发动机最终通过了审核正式定型。而在“太行”发动机研制的18年里,张总与之荣辱与共,为了这个“生命工程”的成长之路,他用生命之灯照亮它的前程。

18年的长跑,将中国航空工业带到了涡扇时代;18年的努力,让中国创造了奇迹。

也许我们距离美俄还有距离,但这只是一个开始,一个代表着中国航空工业新阶段的开始,一个代表着中国工程师们进入新时代的开始!

今天的中国,老一辈的工程师们已经被新鲜的血液替换了,而在未来,我们的年轻人会在老一辈们建立的地基上盖起摩天大楼!

张总,您就在天上看着我们吧,您将看到中国战机翱翔天际,看到中国在我们新一辈手中更加繁荣昌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