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晋太元中,武陵人以钓鱼为业~

 种花家的熊孩子 2020-11-02

   熊儿子出品      作者|熊儿子   

转载时高兴了您就署个名,不高兴就算了

陶潜在他的文集《陶渊明集》中有过这么一句话:

晋太元中,武陵人以鱼为业。

由此不难看出,早在古代,钓鱼就已经是一项老少咸宜的谋生职业了。

而如今到了现代,这项运动似乎更加风靡了起来。

在西市购得的直钩上,挂上一坨许久不用的咸饵,然后就会有几多傻鱼扑棱棱地咬钩;每每观之于此,熊儿子方才了解姜太公的“愿者上钩”是何意。

“豆腐渣工程丢人丢到国外去了,帮越南修的投资30亿人民币的桥,还没完工就下沉了!”

辛勤的善钓者@地瓜熊老六 又开始了一天的劳作,“掐掉主语的咸饵已经挂上钩,然后坐等蠢鱼上钩就行了。”

他正盘算着钓上来的蠢鱼该如何“煎炒烹炸”,突然之间,鱼竿有些动了,蠢鱼们好像真的上钩了。

“这下暴露未来一带一路的结果了吧,利益是谁的?”

“又是外包出去的工程啊,最佩服越南人,敢找天朝搞基建。”

这几天呢,有关于越南最长跨海大桥出问题的消息一时间刷爆了网络。

▲在接受越南国家验收委员会验收时,新武-沥县跨海大桥项目被发现出“部分路面平整度未达标、桥面接缝不佳、部分沥青路面松散、桥头段下沉超出预期……”等质量问题。

在不少人震惊于「为什么日本参与建造的这座跨海大桥会出现“缓缓下沉”的问题」的同时,也有不少人提出了疑惑:日本不是一向以工匠精神自居的吗?

▲越南快报网站报道截图

这话仔细揣摩下来好似无错,但却别有一番滋味。

特别是在翻看过无数的帖文或者文章之后,胖哒发现作者似乎总能举出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例子来告诉我们:

日本其实是一个追求工匠精神的国家,而他们最大的缺点就是会把好事做“过”,却不考虑程度的重要性。中国应该向这样的国家学习。

▲《日本的工匠精神到底是怎样的?》下的某回答截图


“在日本盘子要刷七遍”,“日本的马桶水可以直接饮用……这些流传于杂志之上的一则则短小精悍、脍炙人口的小故事相信大家都看过也都信过,但实际上这不过是些读来可口却有些发馊的鸡汤而已。

现实的日本固然存在着可贵的工匠精神,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也承包建设过一些质量不达标的豆腐渣工程。

譬如在10年前,越南还发生过一起日方在建大桥垮塌的事故。

▲2007年9月26日,救援人员在越南南部芹苴与永隆两省之间的芹苴大桥坍塌现场工作/

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这才是当下国人应该有的心态。

仅仅通过一个个案,是了解不了“国与国之间的桥梁建设水平”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现在的桥梁建设水平,已经达到了可以与发达国家并肩的阶段。

▲7月7日,港珠澳大桥实现了主体工程全线贯通/央视新闻

所以,请停下你出事即想到中国的“蠢鱼”言论。

须知,“基建狂魔”的称号不是靠这样的“反思”得来的。

Ps:【自信中国】系列文章已打包至菜单栏处,请自行领取观看。

 进击的熊儿子  出品

微信号:hptxwx

个人转载内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

偶尔不政治正确,

但绝对正三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