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星巴克咖啡致癌」为什么能刷屏朋友圈?

 种花家的熊孩子 2020-11-02

这两天突然被一篇关于「星巴克咖啡致癌」的文章刷屏了。

谣言先走一波,辟谣再走一波。



来来往往,好不热闹。

徒留一地鸡毛。

01.

星巴克这篇文章为什么刷屏?

其实原因很简单。

直白点说,“生存”和“繁殖”是大多数人最为关心的。

一旦“生存”或是“繁殖”受到威胁,大部分人就慌了。

他们开始四处祈求方法,而这时候无论处方还是偏方,能缓解他们的焦虑,他们就会轻易采信。

所以说,人啊,就是这么容易被玩弄的生物。

举个和这个差不多的例子吧。

关于柴婊的《X顶之下》,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

但不知道大家明不明白,为什么这部政治纪录片在当时能引发那么大的轰动?

鲁提辖下指令,四大门户全网力推,这么给力的举动咱先别计较,其实这部片子本身刻意无限放大致癌这个让人恐惧的字眼也起到了很大作用。

里面的套路呢大家也都很熟悉,就是赵本山卖拐那套嘛——雾霾不好,会致癌,所以你有病。来,我有药,服下“能源私有化”的药引子,保准你药到病除。

当然,很多仁人志士一眼就瞅到了其中的问题,又是这个不行,那个不对。

谣言的传播与辟谣常常是不对等的。

先前接受过谣言的那波人,有很大可能并不会看到辟谣;

或者即便看到了,也会因为第一印象而纠结。

于是,“M改气”政策的应运而生也就不那么奇怪了。


02.

再回到星巴克这个谣言之上。

其实细细想来这手法还是挺可怕的对吧?

你想想看,中国的那些惯谣老王八蛋先前造的那些谣,哪个不是这样的?

什么饿死三千万,五千万……前几天还看到个傻逼公号把民国时候的照片嫁接到三年Z然灾害上,来污蔑老毛。

或许有人会说,我多精啊,我不会上当。

但我们考虑问题不能只考虑自己。

要知道人的认知是有限的,分辨能力更是参差不齐。

很多人在看到这些个让人惊悚的东西往往第一反应是懵逼,继而转过头就轻易采信了。

而这一懵逼差不多就是一个青春。

好一点的还能转变过来,那差一点的呢?

基本人就废了。

其实啊,星巴克咖啡里含有的丙烯酰胺并不多,而且也在标准之内。

而倘若想超出致癌标准,一天最少喝10斤咖啡。

更何况绝大多数食物在烹饪过程中都会产生丙烯酰胺,且这破玩意是2A类致癌物,与此相并列的,还有猪肉、熬夜等……

还有,谁说致癌物就等同于致癌百分百的?

0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