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近我读了哪些书?有哪些心得感悟?

 张海露Eric 2020-11-02

是的,看我的朋友圈也能学英文#7

以下我最近记录的一些读书笔记和心得感悟,写给自己也分享给你。

1. 

读英文书 

Fluent Forever

Fluent Forever 是一本讲语言学习的书,也可以理解为是为网站/app做宣传。他的方法主要有两点,一是使用记忆卡片,特点是反对翻译,而是用图片声音和个人经历记忆。而是 spaced repetition,也就是复习。整体来说没什么特别之处,不过很认同这几点总结,这也是我反复强调的几个原则:学英语不等于翻译;要和单词做朋友;要知新温故...

作者说复习的最好方式不是复习(review),而是回想(recall),这点非常同意。尤其是看到许多朋友密密麻麻做了一堆笔记,抄了一堆单词和翻译,我看着都心疼,因为看上去很美,但我认为是低效的学习方法。

recall 说白了就是主动的考自己,而不是把自己的笔记再看一遍。比如考考自己“xxx怎么说来着?” 考自己在某个情景下的某个说法,如果想不起来也没关系,查一查翻翻笔记就会记得更牢。另外遇到类似的表达时也要问自己“我学过类似的表达,是什么来着?”把新知和旧知通过回想联系起来,脑袋里不再是一个个单词词组,而是一幅幅画面、情景,甚至是情感、色彩。

对了,特别喜欢这本书的开篇的第一个引言:

If you talk to a man in a language he understands, that goes to his head. If you talk to him in his language, that goes to his heart. —— Nelson Mandela

2. 

读英文书 

Factfulness

Hans Rosling 在 Factfulness 中用直观有趣的方式向我们呈现事实,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其实是越来越好。更重要的是他分析我们为什么会有错误的认识,又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和管控本能,提升思辨能力发现真相。

全书主要围绕 10 个“Dramatic instincts”展开,每章结束后都用总结帖士,提醒我们要利用 factfulness 控制夸张的本能。详情请读:《玩个小测试,看看你对世界有哪些误解

3. 

读中文书 

《成事》

冯唐这本《成事》还挺有意思,我还手抄了几条。曾国藩真是位对自己有要求的人,这让我想到了《奇特的一生》中的柳比歇夫。我想如此自律并不是因为他们生来就更有毅力,而是先立志立心,有了动力和目标,对时间和注意力也就越来越敏感。

冯唐依然犀利幽默。他说“捷径是通往邪路最快的路”““成人的世界,万事皆难,除了长肉,哪有什么是容易的?”(这个梗用了两次)

我是在豆瓣阅读上读完的,不过这样一本书挺适合买本纸质本放在案上没事读一读。

4. 

中英共读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讲语言学的书,不参考英文原文还挺不好懂,强烈建议中译本和英文原文一起看。

前段时间读叶子南老师讲翻译的书,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他说“比喻的源头是思维概念”。他引用雷可夫说:人类总是喜欢借助直接的物理性经历来把我非物理性的经历,而这种用一种经历来理解另一种经历的方法恰恰是各种比喻说法的思维接触。比如很简单的一句 John is in love.  其实也是个比喻:我们把用语空间的 in  xx 用在表达情感上。

这本《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更细致系统地说明隐喻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文中的例子也让我们对“地道英文”有更深的理解,比如书中提到的 Conduit Metaphor 说思想是物体,语言是容器,交流就是把物体放在容器中发射出去,这样理解 get across, put into words 就更直观。再比如方位比喻中总结开心为上(my spirits rose)、有意识为上(wake up)、对未来预测为上...这些隐喻都是有身体基础、文化基础,并且具有系统性。

5. 

TEDx 演讲

史嘉琳老师教你学口语

史嘉琳老师在 TEDx 上介绍了“回音法”练习听力和发音,非常同意她说要注意发音,因为清晰的发音可以悦己悦人更愉快的沟通——“你学语言不要只想到自己”。虽然一般考试不考,但这不代表我们就要忽略。

用回声法把耳朵打开,哪怕是每天练习十分钟,持之以恒下去也会大有不同。尤其是希望晨读的小伙伴们按这种方法练习我留的作业,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相信时间也相信自己。

史嘉琳老师的演讲:

6. 

学英文+苦口婆心

读最新一期《经济学人》读到这一段很有感触。这段中的a missing piece of the puzzle是我在笔记版单词书中拓展过的,如果认真读了单词书一定会还记得,因为真的很实用形象。

Go hand in hand 我在公号中也讲过,是读 Dear John 时读到了一段暖心鸡汤。post 作为前缀表示在...之后的用法很简单,不过很多人不知道它可以在口语中灵活使用。

juicy 的用法在公号中也写过,记得蔡康永在《说话之道》中还用过,这里 juicy 表示钱很多。最后的地道表达 translate into 是社群里每日一词写过的社群的朋友读到应该又是心中一喜:嘿,你小子又出现了啊!

说这么多是想说,你看啊,学习无非就是积累,该记住的总会记住。谁不都是一点点累积过来的?如果有什么捷径的话我想就是多分享多教给别人,再加上一个持续行动,不可能学不好英语。

7. 

看《中华小当家》

前两天在朋友家看了多年前的动画片《中华小当家》(也叫《中华一番》),从半夜看到凌晨三点半。

这部动画片是许多人的童年,但我是第一次看。这次看的是小当家团队对战黑暗料理,印象最深的是绍安苦心钻研、引以为傲的“豆腐三重奏”原来师傅早就做过,他不知道而已还一心认为自己超越了师傅。我想到我们无论学什么都要多读经典,像前人学习,不要闭门造车或者重复造轮子。最重要还是要虚心请教,别总觉得自己有多厉害。这一点要向面点王学习。

在和对手打平手后,老人感慨说自己原来是只井底之蛙,一把年纪了因为热爱面点决定离开,下山寻道精进技术,这老爷子真可爱。

另外一个感悟是小当家是位出色的领导者。他能团结队伍,鼓励朋友,帮助他们释放潜能,自己也能以身作则不断创新。他自信但不骄傲,优秀但不得瑟,知道什么时候该挺身而出更难得的是知道什么时候该闭嘴给别人机会。

他会为对手的优秀鼓掌,也主动给朋友反馈,出现问题后不推卸责任而是先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然后还安抚犯错之人,这些品质就是领导力。他以成为妈妈那样的厨师作为目标,以“为更多人带来幸福”为使命,谦虚好学坚持原则,这样的人一定能成事。

读者推荐

有读者时不时会留言荐书,我挑了三条比较走心的也分享给大家。

最后分享一条今早收到的私信:

为这位朋友开心,还给他发了红包表示祝贺和感谢。据说认真读过我文章的人,专八考的还都不错呢(玩笑话。你考过了专八和你关注了哪个公号没有太大关系,主要还是你自己的努力行动)。

没考过也没关系,知耻后勇就好了。无论你考没考过都推荐你读我的一篇旧文:英语过专八是一种什么体验?

希望我的笔记和心得也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所启发,感谢阅读,我们下期再见。

特别推荐

推荐一款练习英文听力的神器级免费App

最新TE导读 | 这期《经济学人》有哪些看点?


朋友圈学英文系列:

· 是的,看我的朋友圈也能学英文(6)

· 是的,看我的朋友圈也能学英文(5)

· 是的,看我的朋友圈也能学英文(4)

· 是的,看我的朋友圈也能学英文(3)

· 是的,看我的朋友圈也能学英文(2)

· 是的,看我的朋友圈也能学英文(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