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腹部超声 | 会 "消失的"胆囊结石

 超声技术与诊断 2020-11-02

超声技术与诊断   

患者,女性,49岁
(左图)一年前,因下肢软组织感染伴深部脓肿来我院住院治疗,出院后一周超声检查:于胆囊腔内探及一强回声团伴声影,为典型胆囊结石声像图表现。
(右图)一年后,患者前来复查胆囊结石,超声检查:胆囊形态大小正常,壁薄光滑,腔内未见异常回声。
问:一年前的胆囊结石哪儿去了?误诊了吗?



???


     我们都知道,胆囊结石形成后,基本不会自己消失,随着时间的累积,结石只会越来越大,那么上述病例中的胆结石为什么就消失了呢?
     通过调阅病例我们得知,该患者在住院期间,由于患有急性盆腔炎,根据相关适应症使用头孢曲松钠进行注射治疗,“会消失”的胆囊结石就和这头孢曲松钠有关。
     “会消失”的胆囊结石——我们应该称之为药物性胆囊结石,这是因为它的形成与药物的使用有关,该药物主要是头孢曲松钠,俗名罗氏芬,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盆腔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其在体内不能被分解代谢,60%经肾脏排出,剩下的40%以原型沉积于胆汁内,随胆汁一起排出。正常情况下,在饮食前,胆汁大部分储存于胆囊内,进食后随着胆囊收缩胆汁逐渐排出,但由于患者在治疗期间,饮食量减少且以清淡为主,胆汁排出减少,导致胆囊内胆汁淤积,头孢曲松钠在胆汁中的浓度逐渐增高,超过饱和度后,头孢曲松钠与胆汁中的钙盐成分结合,从而形成短暂性的胆囊结石,此时超声检查的话,即可探及胆囊腔内的强回声团,但随着药物的停用,胆汁内头孢曲松钠浓度的减低,与钙盐结合的头孢曲松钠又重新溶解于胆汁内并随胆汁排出,此时胆囊腔内的强回声亦随之消失,这就让我们见到了上图中“消失的”胆囊结石。
     药物性胆囊结石与真性胆囊结石的声像图常无明显差异,均表现为胆囊腔内的强回声伴声影,作为超声人员,可增加询问患者的用药情况,并注意留存图像,当患者复查发现胆囊结石消失时,要和患者解释相关情况,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遇到过药物性胆囊结石的,点击在看集合

浅表超声|腘窝C”——Baker\'s囊肿

新书推荐|谢明星《心血管疑难病例超声心动图》 

早孕异常超声检查与诊断思路 

妇科超声|子宫肌瘤FIGO分型,中国专家共识推荐分型,很多人却不知道 

腹部超声|脾恶性淋巴瘤 

妇科超声|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比超声更重要 

超声技术与诊断(cs-zdx)

1. 文章整理自专业图书、期刊及网络,我们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请支持正版图书,如若觉得侵犯您的权益请直接微信发送给我们或发邮件至515330743@qq.com。

2. 欢迎分享及转载转载请保留所有信息,包括文章来源及整理人员或平台

3. 投稿请发送稿件至515330743@qq.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