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你认为只靠快速挥拍就能打出快球,那就大错特错了

 网球之家 2020-11-03

天下武功,无坚不摧,唯快不破。——周星驰电影《功夫》

网球比赛主要在于两个方面的争夺,一个是对于位置和场地的争夺,目标是让对方失去位置,暴露出可以被攻击的空档;另一个是对于时间的争夺,目标是压缩对手的回位、反应和击球时间。

如果你认为只靠快速挥拍就能打出快球,那就大错特错了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这两个方面的争夺类似于矛盾的两个方面,既是对立统一的,又是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

如果你认为只靠快速挥拍就能打出快球,那就大错特错了

回顾我过去8年来的学球打球经历,其中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我们常常对“快”有一种近乎偏执的追求,总是想把球打得像职业球员那样足够快、足够暴力。我们总认为,以摧枯拉朽的方式打垮对手,这才是理想中的酣畅淋漓的比赛。

如果你认为只靠快速挥拍就能打出快球,那就大错特错了

为了达到“快”的目标,有些球友就发狠力,通过加快挥拍的速度来打出“快”球。在部分球友的概念里,打出理想中的“快”球,只需要加快挥拍速度就可以了,于是就把关注点仅仅在于发狠力提高挥拍速度方面。

事实上,如果你认为只靠快速挥拍就可以打出“快”球,那就大错特错了。

如果你认为只靠快速挥拍就能打出快球,那就大错特错了

为了把这个问题分析清楚,我们首先要弄清一个概念——什么叫做“快”球?“快”是与“慢”相对的,如果用一个数值来计量“快”的话,那就是指时长要短,也就是指从你击球开始到对方做出反应的这段时长要越短越好。

这样分析下来,你就会发现,所谓的“快”主要依赖于挥拍速度快、击球节奏快、判断反应快等三个方面。也就是说,想获得“快”球,不能仅仅依赖于挥拍速度快,我们必须要重新审视旧有的观念,从以上三个方面来获得理想中的“快”球。

如果你认为只靠快速挥拍就能打出快球,那就大错特错了

鉴于大部分球友对加快挥拍速度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认知和经验,我今天主要来分析一下如何加快击球节奏和提高判断反应。

《孙子兵法》里说,“兵贵胜,不贵久。”大致意思是说,用兵作战最重要的是要速胜,不宜久拖。在网球比赛中,我们在体能和其他综合实力低于对手的情况下,更要加快比赛的节奏,尽快结束战斗。这也是像费德勒这样的老将为什么会选择加快击球节奏,争取在最短时间内结束战斗的原因。

如果你认为只靠快速挥拍就能打出快球,那就大错特错了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所谓的“快”,是指击球节奏快。击球节奏是指两次击球之间时间的长短变化,快节奏是两次击球之间的时间在合理完成动作的前提下要尽量短,从而压缩对手准备击球的时间,让对手来不及从容做出回击动作。

如果你认为只靠快速挥拍就能打出快球,那就大错特错了

加快击球节奏,除了很多人都熟知的加快挥拍速度之外,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击打球的上升期、采取上网战术、凌空击球。费德勒对付纳达尔的上旋球,采用的战术就是在球的上升期就开始击打,如果等球落下来之后再击球,那就为时已晚,还会让自己退得更靠后,那恰恰是对手的战术目的,也是对自己非常不利的。

如果你认为只靠快速挥拍就能打出快球,那就大错特错了

所谓的“快”球,是指球在空中飞行时间短,让飞行时间短有两个方法,一是加快球速,二是缩短飞行距离。而上网截击的球飞行距离就非常短,这也就解释了虽然截击球速慢于抽球,但却比底线抽球威力更大的原因,这同样达到了压缩对手反应时间的目的。

此外,凌空抽球的观赏性也非常高,不等球落地就直接在空时就把球抽过去,不光尽显霸气,球速也快于截击,因此可以更加高效地压缩对手的反应时间。

如果你认为只靠快速挥拍就能打出快球,那就大错特错了

当然,做到快节奏还需要快速的移动作为前提条件,如果不能迅速到达击球的位置,那是很难加快击球节奏的。据我观察,很多业余网球爱好者都自觉不自觉地把腿应该完成的任务交给了手臂,因为腿跑慢了所以就身体够着或手臂伸着去打球,因为到位迟了所以原本应该是抽球却临时改成了切削。

如果你认为只靠快速挥拍就能打出快球,那就大错特错了

另外,要想打出“快”球,还得要有快速的预判作为前提。预判快是指对来球落点、旋转、速度的判断时间短,而且精准。预判快是移动快的基础,有了迅速精准的预判,就能保证球员正确选择击球的位置,加快击球的节奏从而实现球速的提高。

如果你认为只靠快速挥拍就能打出快球,那就大错特错了

基于以上分析,所谓的“快”球,并不单纯指球速快,缩短球的飞行距离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实际上,在保证成功率的前提下,你的拍头速度提高的空间其实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换一个思路,通过缩短球的飞行距离来弥补球速的缺陷,这需要更多的智慧和经验,而这恰恰是大多数中年球友的强项。

如果你认为只靠快速挥拍就能打出快球,那就大错特错了

在我看来,中年人的网球,更多的是智慧的比拼和经验的较量。我们的体能每况愈下,我们的移动能力与年轻人不可同日而语,这样的短板基本上是无法直接修复和逆转的。因此,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更聪明”地去打球,把原本由身体来分担的一些工作交给大脑来完成。

如果你认为只靠快速挥拍就能打出快球,那就大错特错了

如此说来,中年人应该更加注重赛后的总结和反思,不断调整和更正自己的“网球观”,这也正是我一直在做的事情,相信这种学球方式也同样适用于入门不久的年轻人。

如果您有任何好的经验或不同看法,也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一起分享。(来源:网球之家 作者:云卷云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