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安村落】——灵沼街办邱家庄村

 在长安 2020-11-03

位于灵台脚下正西500米处,在灵沼街办驻地以南3公里的沣河西岸,南与户县秦镇,西与户县花园头接界,北邻小丰村、阿底村。470户,1466人,耕地1610亩,主要为韩、王两姓,各占45%,侯姓占8%,周姓占2%。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完备,四条新街道全部硬化,6米宽的水泥路面与两旁的绿化带整齐有序,装上照明路灯,村民住房全部是砖混结构楼房,通上自来水,健身广场、党员远程教育平台、文化图书室一应俱全。

现在,群众住着宽敞明亮的楼房,吃着干净卫生的深层水,拥有健身广场、文化活动室,走在洁净方便的水泥路上,机械化种田,科学种植养殖。

据《长安县地名志》载:邱家庄始建于南宋嘉熙年(1237—1240)之前,南宋著名学者、大学士邱生即在此村居住,后安葬于此村北边邱家坟,有邱生墓冢。村以邱姓居住而得名。清嘉庆《长安县志》亦记为邱家堡,后更名为邱家庄。

原有东西一条街巷,开东大门,并建有高大的东门城楼和西门楼子,东城门楼匾额隽刻“东怀禹绩”,西门楼匾额隽刻“西望瑶池”。邱家东西一条街道巧与灵台文王阁呈一条线排列,堪称“一条真龙定乾坤,紫气东来耀邱家”。清同治年修有围城寨子,东门外生长一株“千年古槐”形态如龙,苍翠挺拔,相传是邱生先生亲手所植。村东南100米处,另有株空心古槐年份更远,传说同西周丰京“三灵”(灵台、灵沼、灵囿)同庚。村南和村东北分别建有菩萨庙,村北有三义庙(三国蜀刘、关、张三结义,后改做村办学校),西门外建有无量庙和娘娘庙。村内东、西头分别有韩、王两家祠堂。另外,韩、王两家分别修建两个戏楼(东头属韩家、西头属王家)。村外北边近邻“梁家坟”,是梁化凤(清代名将)衣冠大冢,坟四周遍布石人、石马、石桌、石凳,生有参天古柏。

韩志俊,曾在中美干校受训。后由同僚齐飞鹏(时任长安县县长)推荐到长安县政府任县党部书记员。1940年至1941年驻防河南地区,曾绕道给陕北红军运送军事物资。新中国成立初经赵寿山、李枝山介绍回长安家乡教书。据说曾由杨虎城将军秘书米暂沉推荐参加《西安事变》电影剧本的撰写和电影拍摄工作。韩老先生去世时,米暂沉先生题写挽词:“秦岭苍苍,沣水泱泱,俊才文华,山高水长。”

韩兰亭,曾任西安西大街“益延堂”掌柜,后任西安大华纱厂总经理。其子韩兆轩,西北工业大学九系主任,教授。

王书翔,知名老中医,擅长内科、妇儿科。其子韩耿继承父业,现任省中医研究院研究员,中医学院教授。

王天泰,抗美援朝烈士,西安烈士陵园中有墓碑。

韩维一,陕师大附中语文教研室主任,中教高级教师,中国语言学会陕西分会常任理事,陕西民盟主委。

韩维恒、王建文,中学高级教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