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创通气患者如何避免鼻面部压力性损伤?

 洞天禅悟 2020-11-03

2020-11-03原创:重症医学

无创正压通气也有自身危险,无创正压通气失败的最常见原因是面部不舒适和皮肤损伤。有文献报道,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过程中,鼻面部压力性损伤(又称压疮)发生率为7%~27%。

一旦发生压伤,不仅容易继发感染,而且直接导致患者呼吸机治疗耐受性和依从性下降,影响原发病治疗,鼻面部压力性损伤的发生还会增加患者额外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避免NIPPV患者鼻面部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是当前医护人员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一、面部压伤的危险因素

1发热 

患者鼻面部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可能性比不发热患者大。发热患者大量出汗,使皮肤处于潮湿状态,鼻面罩需要持续紧密地与患者鼻面部接触,局部汗液不能及时蒸发,潮湿可削弱皮肤角质层的屏障作用,导致压力性损伤发生。

2二氧化碳潴留 

可导致面部皮肤潮红多汗,是发生鼻面部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之一。颜面部皮肤较身体其他部位薄,皮下脂肪少,抗摩擦力小,鼻面部皮肤随着呼吸运动与面罩频繁摩擦,特别是烦躁、配合不佳者,动作幅度更大,对深度组织的剪切力较大,而PCO2。升高可使患者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及明显神经系统症状(头痛、烦躁不安),烦躁又可导致患者出汗增加。

3累积待机时间

越长,患者发生鼻面部压力性损伤的风险越大。持续无创通气48小时以上,面部皮肤损伤率高达70%。对长期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患者,应根据无创呼吸机漏气补偿范围,适当调松鼻面罩固定带,以减轻固定带对鼻面部产生的压力。

4颜面部水肿 

与压伤的发生密切相关。

二、预防方法

1、无创呼吸早期是发生鼻面部压力性损伤的危险时期,应密切观察患者局部皮肤有无发红等异常。鼻面部皮肤随着呼吸运动与面罩频繁发生摩擦,初用者与机器同步性差,烦躁,配合不佳,动作幅度更大,所以对开始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做好健康教育,说明使用无创呼吸机的目的、作用机制和必要性,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压力性损伤部位多数发生在鼻梁,发生率为51.28%,鼻梁处皮肤较薄,又位于骨突出部位,很容易发生压伤。

2、临床护士对发热患者应做好交接班,使接班护士清楚本班观察、护理要点,降低护理工作盲目性;发现患者鼻面部汗液较多时加强面部皮肤的护理,保持局部皮肤干燥,出现敷料大面积变为灰白色时,及时更换,避免因潮湿引起压伤。

3、选择合理、合适的防压敷料。据有关研究报道:敷料的SUCRA值越大,表明该敷料预防NIPPV患者鼻面部压力性损伤的效果越好。

4、面部敷料剪切方法:使用无创呼吸机时责任护士根据患者鼻面部大小将敷料(10cm×10 cm)裁剪成“V”型或半月型鼻面垫,垫于患者鼻面部,鼻垫2~4 d更换1次,若潮湿或污渍随时更换。

5、对PCO2升高患者,迅速去除引起通气障碍的原因,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痰,及时清理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医嘱及时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等。

6、对于长时间佩戴呼吸机的患者,可使用1:1间歇无创通气方案(即机械通气2h鼻导管通气2h),与持续无创机械通气的临床治疗效果相似,但间歇通气组患者面部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持续通气组。护士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医护配合,对患者进行间歇无创通气。

三、无创通气设备相关面部压力性损伤预防的证据总结

  参考文献

[1] 曾奕华,崔金波,梁国鹏,等.Braden量表预测无创正压通气致鼻面部压力性损伤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4):2275-2278.

[2]杜爱平,黄兵.无创正压通气致鼻面部压力性损伤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6,31(9):65-67.

[3]张琚,李荣科,,陈可欣,等.敷料预防无创正压通气鼻面部压力性损伤效果的网状Meta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6,31(2):102-106.

[4]王东,沈国娣,谈鹰,等.两种间歇无创机械通气与持续无创机械通气治疗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5):79—82.    

[5]刘晓黎,王泠,王志稳,等.无创通气设备相关面部压力性损伤预防的证据总结[J].中国护理管理,2019,19(10):1532-153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