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钟会传》:如此功名,我欲持此安归乎?

 襄子的箱子 2020-11-03

更多原创、精彩内容

这是《真·三国志》第 405 篇文章

今天来讲 钟会


注:图片皆源于《三国杀》、《阵面对决》、《三国志》及网络,以文为主。

钟会,字士季,又叫“中世纪”,今河南人,三国时期有名的谋士,书法家,是太傅钟繇的幼子。

钟氏是当时有名的士家大族,然而钟繇很不幸,老年才得子,一生就是俩,一个钟毓,一个钟会,在钟会还很小的时候,钟繇就上天了,因此钟会的童年是丧父的,是由哥哥和母亲带大的。

钟会五岁的时候,钟繇带他去见蒋济,蒋济一看到钟会,就说这人不简单啊,“非常人也”,因此钟会很小的时候就名满天下。

254年,已经不是司马懿的时代了,而是他的儿子司马师的时代。司马师废掉了原曹魏第四任皇帝曹芳,贬为齐王,让另一个曹家人曹髦继位,也就是高贵乡公。顺便说一下,齐王曹芳被废之后,是活了很久,而曹髦当时是少年天子,十岁不到,属于傀儡皇帝。在20岁左右的时候,曹髦年轻气盛,想挽回一点当皇帝的尊严,跟司马昭干起来了,结果被司马昭的一条狗—贾充,手下的一个死士,给当场杀了!

而在之前,钟会就对司马师说:曹髦这人,才同陈思,武类太祖。

255年,由于司马家族之前的种种举动,魏将毌丘俭,文钦起兵造反,史称“淮南第一叛”。司马师亲征,钟会作为谋士随军出征,当时司马师有病,貌似是眼睛这边长瘤了,但还是亲征了,很快扫平了叛乱,文钦和其儿子文鸯最后逃到了吴国。回来的途中,司马师就死了,权力转接到其弟弟司马昭手上。曹髦下令让司马昭留在许昌,想逐渐夺回兵权,在政治上慢慢边缘化司马氏。这时,钟会坚决让司马昭回去,后来曹髦看人回来了,也没办法,就拜司马昭为大将军。

257年,朝廷任命诸葛诞为司空,让他回到中央来吃香的喝辣的,当时钟会的妈妈去世了,钟会还在家守丧,但是听到这个消息,立马飞驰去见司马昭,中间吃了好多次罚单,目的就是为了告诉司马昭,他料定诸葛诞必不从命,司马昭也没当回事,结果就是诸葛诞果然反了。

诸葛诞是联合东吴,准备里应外合共同夹击魏国,在四川的姜维也趁机出兵讨伐魏国。钟会随司马昭出兵平叛,后来是因为诸葛诞内乱,才算结束。

当时就有人评价钟会,说他就是子房一样的高人,子房是谁?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字子房,荀彧当年也被曹操评价为“吾之子房也!”在这期间,朝廷大小事,官吏任免权,钟会无不插手,也就是在这期间,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被钟会弄死了。

在钟会与嵇康之间,曾发生了这么一段故事,这个故事出自《世说新语》。

钟会原本是嵇康的粉丝,因为钟会也算是一个名士,而且对玄学也略懂皮毛,有一天钟会写了《四本论》,就想让嵇康看看。于是他捧着自己写的东西,偷偷摸摸来到了嵇康家中,大家脑补一下小伙子追小姑娘,很相似。小伙子来到了姑娘家门前,手捧鲜花与情书,但是内心却是害羞加上胆怯,怕敲了门之后被姑娘赶出来,当年的钟会也差不多是这样的心理,想来想去还是害怕,害怕吃闭门羹,于是直接将写好的东西扔进了嵇康后院,就跑了。

嵇康估计是看了吧,但是看了之后却不给钟会回复,大哥,写的好与不好你好歹吱个声吧,好人卡得发一张吧。钟会就有点坐立不安,但是面对嵇康,钟会是自卑的,于是某天,钟会带了几个京城的二代,一起前往嵇康家,估计去之前还喝了点酒壮胆。

在面对自己所爱之人面前,任何人的智商都会降为零,钟会也不例外。你说你去见自己偶像,去见姑娘,带那么多兄弟去干什么?你是来约会的还是来打架的?你是想显摆自己有权有势吗?是想说,姑娘,看到没,我身后这些都是国务卿,国防部部长的儿子,以后你跟了我,他们也就是你朋友,是这个意思吗?有很多后世的人就说钟会这个举动太傻了,并且推出了钟会情商为零的论断,更进一步推出了钟会日后败亡的原因。其实我看下来,钟会平时不傻,就是这时候傻了而已,毕竟人都有傻的时候,尤其是在自己偶像面前。

嵇康和向秀在打铁,看也没看钟会他们一眼,这就弄得钟会很没面子。所以嘛,一个人来倒还好,带这么多人来,大家都看着呢,人家“姑娘”不鸟你!钟会站了一会,回去了,刚转身离开,嵇康说话了,问钟会:你来我家是想看什么?想干什么?

钟会很尴尬,说: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来。意思就是我达到目的了,我看见了我想看的东西了,走了,拜拜。

钟会恼羞成怒,由爱生恨恒,后来嵇康的一个朋友吕安犯案,钟会借题发挥,添油加醋向司马昭诬告嵇康,司马昭处死了嵇康。

263年,魏国兵分三路攻打蜀国,钟会作为主力军,带了十万人,在剑阁跟姜维死磕。邓艾偷渡阴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灭了蜀国,刘禅投降,姜维也于是向钟会投降,钟会非常喜欢姜维,俩好基友情同手足,恩,目前来看是这样。

姜维来到钟会营中,就一直吹枕边风,啊不,是耳边风,劝钟会谋反,钟会看邓艾不顺眼,诬告邓艾谋反,灭了邓艾三族,同时将邓艾送上灭亡之路的还有卫瓘和胡烈。之前说钟会是个书法家嘛,而且他还擅长模仿别人的字迹,因此在邓艾与朝廷之间的往来书信,钟会做了一些涂改,激起了两方的矛盾。

司马昭下令将邓艾收押,结果在钟会叛变被杀后,卫瓘担心自己与钟会陷害邓艾之事败露,于是中途拦截了邓艾,将父子二人杀了。

钟会进入成都后,如意算盘打的很好,往前,可以进攻中原,实在打不过,还可以退守蜀中,当个刘备也是阔以滴。

然而,钟会突然得到了司马昭的书信:我担心邓艾不服从命令,所以我中护军贾充率步兵和骑兵万余人入斜谷,驻扎在乐城,自己率领十万驻扎在长安,我们不久之后就会见面了。

钟会着实吓了一跳:要抓一个小小的邓艾,相国(司马昭)知道我一个人是可以的,如今他率领大军前来,必定是发现了什么异样,我们赶紧行动吧,自淮南之乱以来,我就没有失算过。如今我得到了这么多的功名,哪会有什么好的归宿呢?(原文:我自淮南以来,画无遗策,四海所共知也,我欲持此安归乎?

结果,钟会的反叛并没有得到士兵的拥护,因为人心思定,大家都不想跟着钟会将脑袋架在脖子上,因此,一句话来形容钟会的造反,即“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关于钟会的造反,主流看法是因为钟会是个野心家,想自己当皇帝,本来是有这个念头,只不过姜维投降后,煽风点火,其实钟会和姜维也就是相互利用的关系。民国大师吕思勉给出了另一套说法,是说钟会看不惯司马氏的跋扈,其实钟会是忠于曹魏的,因此他的谋反可以看做是清君侧,并不是自己想当皇帝,而是想起兵灭了司马昭,把权力重新还给姓曹的。

这两种说法都有可信之处,也能自圆其说,至少有这个可能,但是我觉得,首先,如果是钟会自己想当皇帝,早不反晚不反为毛这时候反?另外,之前钟会一直是主动为司马师,司马昭兄弟献策的,这又怎么说?难道是刚开始钟会忠于司马,后来想想不对,还是曹魏好?

而且,当时司马氏的势力基本上已经定型了,如果钟会没有发烧犯浑,就算要反,首先要拉几个人一起下水吧?钟会难道真的以为就凭他自己,和姜维,和几个小手下就能掀起什么大浪?

钟会在谋反的时候,打出了朝中郭太后的遗命,要废了司马昭。然而实际上,钟会在朝中一个内应都没有,至少没有与朝中大臣联络的迹象。

况且,钟会陷害邓艾,我认为这不是一个明智的办法,为什么?因为邓艾一死,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钟会身上,这对于钟会是不利的。

简而言之,钟会谋反的一切举动都是一个字,急,我并不相信钟会会傻到只要一二三,我就是皇帝了,没那么简单,他是被逼的,或者说,不得不反。早在之前,他就没有什么准备,就好像临时起意一样,突然之间好好的日子不过了,出去创业了。

我是相信,钟会再怎么膨胀,也不至于忘了自己姓甚名谁。

至于很多史料上记载的当时多人对钟会的评价,也可以说明钟会很早的时候就是一个野心家,从小就锋芒毕露,总之最终一定是自讨苦吃。

可能,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钟会的哥哥钟毓曾告诫过司马昭,自己的弟弟若是日后犯了法,还希望不要连累家里人。事后,司马昭想起了已故钟毓的话,便没有对钟毓的后人治罪。

可是不管怎么说,钟会的谋反看下来,太急了,太快了,而且,是今儿刚有了心思,谋反计划书还没敲定呢,明天警察就来敲你家门了。(司马昭率大军前来)

要么就是司马昭料事如神,对钟会特别提防,料想到他进了成都之后就会谋反,所以他先提前准备好了灭火器。

要么就是,这一切都是司马昭下的套,等着钟会跳进来,刚一跳,就收网。


END

《真·三国志》共420+篇,预计2020年3月更完,随后更【希腊神话】-【北欧神话】-【埃及神话】-【美索不达米亚神话】-【印度神话】-【印第安神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