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明之初 01】百万年来的发展,智人最终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襄子的箱子 2020-11-03

欢迎来到【文明之初】

点击“襄子讲西方”关注我们哟


这是【襄子讲西方】第 001 篇文章

文明之初】第 01 篇文章

百万年来的发展,智人最终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我常常漫步于这座霓虹灯所照耀的城市,看着路上的车水马龙,与行人的匆匆。我会想起很多事情,比如我们究竟是如何走到了今天。若是历史上没有发生过或发生过某些事情,今天的世界会不会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历史长河中,存在了太多的人和事,每次回顾历史,都会让我感觉到生命的短暂与脆弱,有如白驹过隙,有如曾经沧海,正如帕斯卡所言,人只是一根思考的芦苇。

有些时候,我会感觉自己周围的一座座高楼大厦顷刻间便消失了,我就像漂浮在自己的思绪之中。渐渐地,我听到了远古的钟声响起,淡淡的月光照射进来,在这座狭小的屋子,我享受着静谧的时光流淌,向前,向前,将我带到了另一个世界。

我经常会忍不住拿起手中的笔,在这纯洁无瑕的夜空中,去思索,去寻找,去感怀。

小时候,我有一些匪夷所思的想法,我猜想在遥远的外太空,是否也有着像我们一样的智慧生命,他们也有着属于自己的历史,属于自己的宗教及战争,如果有幸能够读到他们的历史,那该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动的事啊。

古人常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可是,历史如果仅仅只是一面镜子,我们又能从中看到什么?我们又能从中学到什么?

更多的时候,我们一直在重蹈覆辙,我们一次次在自己曾经跌倒过的地方再次摔倒。因为,我们是人,我们有永恒不变的那些弱点,来自欲望与冲动,但也正因为此,世界才得以运转至今。

尤瓦里·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说道:“我们之所以研究历史,不是为了要知道未来,而是要扩展视野,要了解现在的种种绝非‘自然’,也并非无可避免,未来的可能性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话不多说,现在就开始正题吧。如果您在看的过程中,发现了错误,欢迎指出来。

我们的祖先,在百万年的时间里面,逐渐与猿分离,而后,经过一系列的演化,从直立人,到能人,到匠人,再到智人,终于,来到了我们这一天。

约500万年前,在非洲生活着一种生物,为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据悉,我们人类就是其后裔的一支。关于南方古猿的最初化石,于1924年在南非发现。(最早的于1924年发现,露西化石于1974年发现)

1974年,一群考古学家在埃塞俄比亚地区发现了一具古人类化石,当时在他们旁边的收音机里,播放着披头士的《星光闪烁中的露西》:

Look for the girl with the sun in her eyes

寻找那个眼睛里隐藏着太阳的女孩

And she's gone

她却已经离开了

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

缀满钻石天空中的露西

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

缀满钻石天空中的露西

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

缀满钻石天空中的露西

Aaaaaah

啊啊啊啊啊...

▲ 披头士

于是,这具古人类化石被命名为“露西”,生活于约320万年以前,属于南方古猿,并已经学会了直立行走。

露西被称为人类的祖母,直到今天她仍是我们最著名的祖先。她是一位高1.1米的女性,结合了现代人类与黑猩猩的特征。虽然她的大脑体积小,但是她的四肢和盆骨说明她有双足,既可以直立行走还会爬树。2016年8月,英国《自然》期刊刊登论文指出,露西可能是因为从树上摔下受伤而死的。

在300万年到1万年前,被称为旧石器时期,那个时候的地球上,除了克罗马农人,还有尼安德特人、格里马迪人、阿洛尔人。他们都属于智人的一种,但遗憾的是,只有我们祖先这一支存活了下来,其他人种,都湮灭在了岁月的长河之中,变成了一堆堆化石。

当然,他们的智力在动物界,甚至在灵长动物中,已经算是出类拔萃的了。据悉,他们已经开始绘画壁画,尼安德特人甚至都出现了早期的殉葬礼仪。

约150万年前,人类学会了使用火,当然,会使用火的不仅仅只是我们人类,尼安德特人也会。

经过火烧烤过的食物,不再那么难以下咽及咬不动,这大大提升了生物体对食物的消化效率。与此同时,我们的牙齿变得平坦,不再向外凸出,这也给大脑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空间。

在百万年的岁月中,我们的祖先并非唯一的幸存者,我们也有来自旁系的竞争与压力,但是最终,在这一场马拉松的长跑中,我们跑到了今天,而其他旁系,陆陆续续掉了队,成为了历史。

我们的祖先之所以能胜出,其中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语言基因的变异。大约在10万年之前,人类的语言基因(Foxp2基因)发生了变异,语言诞生了,人与人之间可以更好地交流。丰富的语言系统,在人类从洞穴里走出来之后,无疑是伴随我们左右的功臣。

除此之外,人类的手也进化了,大拇指和其他四指分开,从此可以更好地使用工具。

贾雷德·戴蒙德在其著作《第三种黑猩猩》中,将10万年前看成了一个分叉点,在这之前,人类文明在几百万年里都是以蜗牛般的速度发展着,这一缓慢的速度是由基因变异的速度决定的。只有在一个基因突变时才为我们提供出变化的机会,我们的行为和文明才会发生变化。

毋宁说,在这之前,我们面对自然界的时候,都是被动接受者。十万年前被称作人类的大飞跃,在这之后,我们有了主动改造世界的意愿和能力。因为语言的出现,我们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来思考,创新以及交流沟通。也因此,我们可以将想法和知识传递给另一个群体或下一代。

大约在1.2万年至1万年前,我们迎来了新石器时代,也就在这时期,我们的社会发生了巨变,从之前的“逐水草而居”的采集狩猎时代渐渐变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时代,我们先后驯化了各种动植物,在这一时期,人口快速增长,族群开始在某一个地方安定下来,老人与孩子得到了更好的照料。这也被称为“农业革命”。(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苏美尔人,最晚在9000年前就已经驯化了农作物)

贾雷德·戴蒙德在其著作《枪炮、病菌与钢铁》中说道:“狩猎采集社会没有发明出文字,甚至也没有采用过任何文字,因为他们既没有需要使用早期文字的机构,也没有生产为养活文字专家所必需的剩余粮食的社会机制和农业机制。”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当我们定居下来后,才开始创造出了文字。在一开始,我们没有将东西记录下来的必要,因为在采集狩猎时代,我们的栖息地经常会发生变动,因此一个部族的人口大都维持在一个较小的范围,每天的交流仅靠语言说话就能完成,也就没有产生文字的必要。

“农业革命”之后的文明,又该何去何从呢?我们又会走向一条怎样的道路呢?人类最早的文明,诞生在哪呢?且看下期!(神话内容,与西方史内容间隔更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