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生不惘——陆小曼

 谭论古今 2020-11-03

此生不惘——陆小曼

   1903年11月7日,陆小曼出生在上海市孔家弄,一段属于她的传奇缓缓开启。幼年的陆小曼在鲜衣美食里渐渐成长,父母虽将其视为珍宝般呵护,却也不会违背原则肆意娇惯。母亲用上流社会的淑女标准要求着她,渐渐地,她的举手投足间已颇具名媛的气质姿态。

娉婷伊人,迷醉红尘烟霞,误将传奇轻踏。

       1918年,陆小曼进入北京圣心学堂读书。在这里,她依然出类拔萃。无论英文还是法文,她都能说会写,标准而流利。她除了能将西洋的钢琴弹奏得或铿锵或恬静,还能将中式戏曲把握得“离形而取意,得意而忘形”。她可以绘出一纸锦丹青的富丽明快,又能用油画绘出浪漫主义的色彩。年仅18岁的她经常应外交部邀请去接待外宾、参加舞会,并担任随行翻译。时而落落大方,时而万种风情;可以雍容大雅,又有绰约风姿。很快,陆小曼的名号便响彻了北京城。

她可以绘出一纸锦丹青的富丽明快,又能用油画绘出浪漫主义的色彩。年仅18岁的她经常应外交部邀请去接待外宾、参加舞会,并担任随行翻译。时而落落大方,时而万种风情;可以雍容大雅,又有绰约风姿。很快,陆小曼的名号便响彻了北京城。 

 

偶然擦肩,却深记你容颜,共赴韶华惊艳。

青春的时光里,女儿绮年玉貌,男儿扬鞭策马。那时,在所有人眼里,陆小曼与王庚便是世间最相配的风景。没谁比谁妖娆,没谁较谁逊色,也便应当琴瑟相和。年纪轻轻的陆小曼成了“王太太”,在当时的社会,婚后的她便不能再抛头露面,不能再体味众星捧月的瞩目。

在陆小曼眼里,丈夫王庚只知工作,他每天早出晚归、军务缠身,并不是她如心的伴侣。渐渐地,她开始用自己的方式消极反抗着,她出去吃饭、喝酒、打牌、唱戏,过着看似穷奢极侈、实则百无聊赖的生活。

几多风霜,不觉往事相忘,独留波心荡漾。

徐志摩说:“我将于茫茫人海中寻访灵魂之唯一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1924年,陆小曼在交际场所,一个偶然的机会,遇见了徐志摩。他对她一见倾心,对她而言,他也犹如一道阳光,照进了她无趣寂寞的生活。他们纵容着自己,纵容着彼此,让喜欢的情愫疯长,终于两相缱绻,遁入温柔。

他们历经离别与思念,受到世人的评判与指责,因着爱情,因着信念,走过种种波折,最终执手相望,许一世情盟。

风霜饮尽,喟叹时光沧桑,终相伴不彷徨。

人都说“做徐志摩易,做翁瑞午难”,自徐志摩死后,翁瑞午一直陪伴在陆小曼身边,给予她安慰和照顾,三十余年如一日,相知相伴,哪怕她颜老色衰、青春不再。

胡适曾向陆小曼提出,若是她能同翁瑞午断交,其以后的一切起居生活都由他全然负责,陆小曼委婉拒绝。

对翁瑞午,陆小曼始终是觉得亏欠他的,欠他一场给不起的爱。在1959年陆小曼填写的档案表格上,家庭成员一栏她端端正正地写下了“翁瑞午”。

她才华横溢,娇美如花,一生饮尽赞誉与诅咒,勇敢地为爱枯萎、繁华,三段情似是三生三世三段浮沉。她是最具争议的红颜,却是不可否认的传奇,无论世人给她怎样的定义,她都是一个时代永远芬芳的记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