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在烛影斧声中夺大哥帝位,到自己传授帝位时三次才选定继承人

 谭论古今 2020-11-03

稍微读过宋史的人都知道,宋太祖之死和宋太宗的即位,为后世留下了“烛影斧声”之类的千古谜案。对这类谜案,学术界主要有以下三种不同的、甚至是根本相反的看法:


烛影斧声

第一,宋太祖或被暗杀,或因急病猝死,故没有留下传位于宋太宗的遗诏;

第二,宋太宗即位时没有“任何遗诏”可以宣布,连“编造”的,甚至“事后编造”的太祖遗诏都没有;

                                                        宋太祖

第三,正因为宋太祖没有留下传位遗诏,而太宗又未来得及或不便编造太祖遗诏,故宋代官修的《实录》、《国史》和《长编》、《宋史》等书中也就“看不到”太祖的传位遗诏。

实话实话,赵光义也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也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

                                                宋太祖与宋太宗

赵光义是宋宣祖赵弘殷和杜太后所生的第三个儿子,宋太祖赵匡胤之弟。后晋天福四年己亥年十月七日甲辰(939年11月20日)生于开封府浚仪县崇德北坊护圣营官舍。关于他的出生也是有神仙传说的。赵光义之母梦见神仙捧着太阳授予她,从而有娠怀孕,直到赵光义出生的当天夜晚,红光升腾似火,街巷充满异香。当然这是从帝王出生时候都有神奇的传说,以便证明他们的帝王之为乃为君权神授罢了。实际上赵光义从小聪颖而不群,与别的孩子游戏,都畏服于他。960年,赵光义参加陈桥驿兵变,拥立其兄赵匡胤为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太祖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炅。

                                                 宋太宗赵光义

陈桥兵变后,返回首都开封的赵匡胤即位之后,封弟弟赵光义为殿前都虞候,领睦州防御使,不久领泰宁军节度使。征讨李重进之后,赵光义被封为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开封府尹,再加兼中书令。进占太原之后,赵光义又被改封为东都留守,别赐门戟,封晋王,位列宰相之上。

宋太宗好读书,是一个勤学的人,大家都知道,“开卷有益”典故即来自他。宋朝初年,宋太宗赵光义命文臣李防等人编写《太平总类》。这部书收集摘录了一千六百多种古籍的重要内容,分类归成五十五门,全书共一千卷。宋太宗规定自己每天至少要看两、三卷,一年内全部看完,这本书遂更名为《太平御览》。

宋太宗赵光义

当宋太宗下定决心花精力翻阅这部巨著时,曾有人觉得皇帝每天要处理那么多国家大事,还要去读这么一部大书太辛苦了,就去劝告他少看些,也不一定每天都得看,以免过度劳神。可是,宋太宗却回答说:“我很喜欢读书,从书中常常能得到乐趣,多看些书,总会有益处,况且我并不觉得劳神。” 于是,他仍然坚持每天阅读三卷。有时因国事忙耽误了,他也要抽空补上,并常常对左右的人说:“只要打开书本,总会有好处的。”后来,“开卷有益”便成了成语,形容只要打开书本读书,总会有益处。常用于勉励人们勤奋好学,多读书就会有得益。我们现在有时候也这样勉励自己,开卷有益。

我们知道,宋太祖的死,弟弟赵光义被推动了风口浪尖之上,原因就在于他是烛影斧声中登上皇帝之位的。等到自己即将选择继承人时,却也出现了麻烦。可以说是煞是费心,总共选了三次,才算最终选定接班人,实际上我们知道,对于这个接班人,他也是不是太满意的,但是自己有病,无可奈何。只有如此了。我们且看看他是如何选定接班人的。

赵光义的长子赵元佐自幼聪明机警,长得又像赵光义。赵元佐有武艺,善骑射,还曾经随赵光义出征过太原、幽蓟。本是最合适的皇储。不料赵元佐却因叔父赵廷美冤死而发疯。

雍熙二年(985年)重阳节,赵光义召集几个儿子在宫苑中设宴饮酒作乐,因赵元佐病未痊愈,就没有派人请他。散宴后,陈王赵元佑去看望赵元佐。赵元佐得知设宴一事,怒气难平,一个劲喝酒。到了半夜,索性放了一把火焚烧宫院。一时间,殿阁亭台,烟雾滚滚,火光冲天。赵光义得知后,猜想可能是赵元佐所为,便命人查问,赵元佐予以承认。赵元佐被废为庶人。

陈王赵元佑成为众意所嘱的皇储人选,而赵光义也有此意。雍熙三年(986年)农历七月,赵元佑改名赵元僖,并封开封府尹兼侍中,成了准皇储。同年,雍熙北伐失利。赵普上《谏雍熙北伐》奏疏,得到赵光义嘉赏。后来,赵元僖也上疏论及伐辽之事,为赵光义采纳。端拱元年(988年),赵普第三次为相,威权一时又振。竭力支持和拉拢赵普的陈王元僖也晋封许王,更加巩固了皇储地位。赵普罢相后,赵元僖又与另一位宰相吕蒙正关系密切。立储之事正在按部就班地进行。不想在淳化三年(992年)农历十一月,赵元僖早朝回府,觉得身体不适,不久便去世了。赵光义极为悲伤,罢朝五日,并写下《思亡子诗》。

赵普

赵元佐被废,赵元僖暴死,储位立马空缺,于是冯拯等人上疏请早立太子,赵光义便将冯拯等人贬到岭南。自此以后没有人敢议论继承问题。后来,赵光义被箭伤所扰,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便就此私下询问寇准。在寇准的支持下,终于在至道元年(995年),赵光义三子寿王赵元侃被立为皇太子,改名赵恒。赵光义册立太子,大赦天下,京师之人见到太子都欢呼,赵光义却闻而不悦。后在寇准的劝解下心情才好转。说明赵光义对这个继承人也不是太满意,虽然不是太满意,但是大宋王朝还是要有皇帝的,还是要有继承人的。

真宗赵恒

至道三年(997年),因为宋太宗因之前受到的剑伤再次复发而驾崩,赵恒即位。曾用年号咸平、景德、大中祥符、天禧、乾兴。赵恒即位之初,任用李沆等为相,勤于政事。景德元年(1004年),辽朝入侵,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劝赵恒亲征,双方会战距都城东京三百里外之澶渊,局势有利于北宋,但因赵恒惧于辽的声势,并虑及双方交战已久互有胜负,不顾寇准反对,以每年给辽一定金银为“岁币”于澶渊定盟和解,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北宋进入经济繁荣期,史称“咸平之治”。宋真宗也和他爹爹赵光义一样,喜欢都市,不过他留给世人的是著名谚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一点与他父亲赵光义的“开卷有益”不同。

赵光义剧照

自古至今,谁来接班是个难题,等到自己接班之后如何选定谁来接班也是一个难题,宋朝皇帝也是如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