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支笔养活30人,稿费比鲁迅高,张恨水: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

 lixj1028 2020-11-03

现在有很多自媒体大咖,通过内容创作实现了财务自由。民国时期,也有这么一位“自媒体大咖”,通过笔耕不辍,在北京买了房,养活一家三十几口人,过着不错的生活。

这个人便是写出了《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等经典小说的民国第一写手张恨水。

1支笔养活30人,稿费比鲁迅高,张恨水: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

他大概是为数不多名字里带“恨”的人

张恨水是笔名,他原名叫张芳松,字心远。为什么要在笔名里带“恨”这个字呢?有一个传言和冰心有关。

张恨水原本出生于一个武将世家,但因父亲的去世而家道中落。作为家中长子的张恨水,从9岁起便深知生活的艰难。在困顿、孤寂中,张恨水读到了冰心的文章,像是遇到了知音,便给冰心写了一封信袒露心迹。但冰心只把他当做是个普通笔友,只交流文学,不谈私人感情。

敏感的张恨水便取了这个笔名,意寓“恨水不成冰”

这个传言虽然和一段爱而不得的感情有关,浪漫曲折有余,但真实性不足。

首先从时间上来说,早在1914年,张恨水便用这个名字发表过作品,而冰心首次使用这个笔名则在1919年。“恨水”在“冰心”之前,何来追求不成便取名明志之说?

其次,两人交集甚少,在张恨水为生计奔波的时候,冰心却是衣食无忧地在海外留学。虽然同为文学大师,但两人的处境可谓天差地别,甚至冰心都不认识张恨水。

就像在最近的综艺节目《演员请就位》中,香港导演尔冬升说他是第一次见到香港演员胡杏儿,香港并不大,且同处于影视圈,但如没有机缘,也是只闻其名、未见其人。

1支笔养活30人,稿费比鲁迅高,张恨水: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

据张恨水自己讲,“恨水”这个笔名来自李煜的一首词《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虽然很少有人会在名字里带“恨”这个字,但张恨水偏偏通过“恨”这个字来表达一事无成、漂泊无依、世事艰难,这也是文学大师独有的创意了。

没正经工作,稿费比鲁迅多,活得很滋润

张恨水有“三绝”。一绝是能够同时撰写多部小说,最高纪录是七部长篇同时着笔;

二绝是写作从来不打草稿,每每是一挥而就,甚至没有什么涂改;

三绝是诗词歌赋样样精通。

张恨水有很多粉丝,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乃至同行如茅盾、老舍、张爱玲,都是他的书迷。鲁迅虽然不屑于看这些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但架不住他的母亲喜欢看,只得在刚买了 张恨水的《美人恩》和《金粉世家》不到三个月,便又托人为母亲买张恨水新出版的小说。

据《鲁迅全集·书信卷》查证,1934年5月16日至10月20日之间,鲁迅在致母亲的五封信中都提到为其购买张恨水小说一事,前后至少在10种以上。

对张恨水的小说很着迷的鲁迅母亲,却对自己儿子写的文章嗤之以鼻,说鲁迅的《故乡》“没啥好看,乡间这样的故事多的是。”

鲁迅不仅在母亲眼里不如张恨水,就是在稿酬和产量上也略逊张恨水一筹。

鲁迅的稿费在当时的文人中是很高的,20世纪30年代给《申报》供稿时的稿费是千字5到8元,而当时通行的稿酬标准是千字2到3元,像新文化运动中名气很高的胡适,稿费也不过是千字5到6元。

1937年3月12日出版的《电声》周刊有一篇报道:

“郭沫若稿费之大跌价,每千字四元不及张恨水。”

而张恨水的稿酬却是千字10元,比鲁迅、胡适和郭沫若都高。

要知道,鲁迅的文章一般是千字左右的杂文,而张恨水写的动辄就是万字的小说,可谓民国最贵作家了。按照当时的购买力,1元可以买120个鸡蛋,也就是说张恨水写1个字就能买1个鸡蛋,还真是笔杆子就是生产力!

鲁迅已经算是高产作家了,写了约600余万字。而张恨水更是写手中的战斗机,一生共创作力120多部小说,加上诗词散文、杂文游记,写了约4000余万字,几乎是鲁迅的7倍!

在当时没有电脑,全凭手写的条件下,4000万字是什么概念呢?被称为写作机器的网络作家唐家三少截至目前创作了4000万字,要知道他用的可是电脑。一分钟正常速度是写25个字,而敲键盘一分钟是140字左右,相当于是张恨水的5倍多。

1支笔养活30人,稿费比鲁迅高,张恨水: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在当时那样的条件下,张恨水才是真正的写作机器。

或许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张恨水在写作高峰期,一年有六部长篇小说连载。每本小说的人物、情节、进程各不相同。

相传每天晚上九点,报馆来索稿的编辑排队等在张家门口,张恨水在稿纸上奋笔疾书,数千字一气呵成,各自交给编辑。

甚至有传言,有次报馆来人催稿子,张恨水在麻将桌上一时下不来,于是左手麻将,右手文章,照样按时交稿。

老舍先生对张恨水给予高度评价,称赞他是“国内唯一的妇孺皆知的老作家”,肯定他“是个真正的文人”,说他是个“重气节,最富正义感,最爱惜羽毛的人”。

他还写道:“恨水兄比谁都写的多,比谁都更有资格自称为文人,可是他并不用装饰与习气给自己挂出金字招牌。闲着的时候,他只坐坐茶馆,或画山水与花卉。”

老舍和张恨水没有所谓的文人相轻,反而交情很深。张恨水在得知老舍跳湖自尽的第二天,受此打击,突发脑溢血,与世长辞。

结语

凭着手中的一支笔,没有一官半职的张恨水在北京买了一套四合院,结束了北漂生活,同时还养大了自己的13个子女,日子过得还很滋润。

《啼笑因缘》连载时,上海一些小报曾盛传张恨水在十几分钟内收到几万元稿费的故事,而且说他拿这笔钱在北平买了一所王府,自备了一辆汽车。这固然是流言,却也说明了张恨水通过写作实现了财富自由。

张恨水常对子女们说的一句话是——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

也正是这样踏实的创作态度,使得张恨水的小说有了长足的生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