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在野外,建营地、搭秋千,自己生火烤出了人间最美味的玉米

 童行者 2020-11-03

站在湍急的河水前,孩子们都跃跃欲试,等不及向野外生存的营地进发。怎么到达对岸?孩子们立刻发挥奇思妙想,游泳、淌水,现场扎个竹筏……Tim老师说,过河容易,想要”过河不湿鞋“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谁说过过河就很简单的!真到自己上阵,没走几步就“啪叽"一脚踩进河水里,捡起湿漉漉的自己站在河水中央进退两难,差点想另辟蹊径逃之夭夭了……

这一切可吓坏了年纪最小的小妹妹,到了河岸中央那块”摔跤石“,死活不敢再往前过了,像极了被松鼠吓到不敢过河的小马。不过在Tim老师的鼓励下,妹妹终于还是鼓起勇气在迈步边缘试探。

“其实过河也没有那么难嘛,只要踩稳那块石头就好!”体验之后,妹妹每次过河都速度飞快,并且滴水不湿。

“我们今天在野外吃什么?”

“打猎”、“吃虫子”、“啃树皮”

....“点外卖!”

这些答案,让Tim老师听见了,估计要笑掉大牙。为了防止小朋友们实践这些奇思妙想,在揭晓今天的午餐之前,老师还特意强调了"Don‘t eat anything in the forest",比如小松鼠。

来到营地,孩子们立刻对地上的落叶下手了,连妹妹都不甘示弱。

在野外,哪些东西是最重要的?在生火之前,我们还需要准备什么?营地周围的哪些材料可以为我们所用......Tim老师一系列有趣的引导,点燃了孩子们探索野外的好奇心。

目光锁定了营地旁边的bamboo们,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么利用它们搭个椅子和桌子,坐上去美美的烧烤啦!

没吃早饭的小胖同学从活动开始就嚷着好无聊,多次试图逃离活动去扔石头、抓虫子,一看就和从小想要逃离自然的小编同病相怜。

不过,听到要和Tim老师学做桌椅,他的干劲一下就上来了

一开始还和大家格格不入,一心只想吃零食小胖,此刻也投入其中,兴致勃勃地扛起竹竿,还和小伙伴一起讨论啥样的竹子做出来的凳子最结实。

椅子很快有了雏形,孩子们激动地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成果。

搭好了椅子还不够,Tim老师又给大家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的营地必须能遮阳挡雨!活跃的孩子们听了,又坐不住要出动了!

怎么固定我们的遮雨棚?主意多的男孩说,用石头压住!可是没一会儿,牵引绳就不翼而飞。幸好Tim老师有妙招,我们的庇护所很快就建起来了。

打火石这样的工具,孩子们平时很难有机会接触到。看见Tim老师像变魔术一样迅速用它点燃了一小撮麻绳,孩子们都惊奇地大呼:”哇,真的点燃了!“

虽然是第一次自己面对平时绝对不能碰的火,可是孩子们都没有露怯,勇敢地接过火石,生怕错过体验Fire Magic的机会。

在Tim老师的游戏中,每个孩子都尝试了自己点火。不过看似容易的工具到了自己的手上,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孩子们摸不着头脑地问”为啥Tim老师那么快就点上了“,答案当然是熟能生巧。

这也正是我们鼓励孩子们不断尝试正确安全地使用工具的原因,虽然第一次孩子们没有点着,有的用力不够,有的角度不对,有的害怕火星烧到了小伙伴的脚。但是使用工具的技能不就是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慢慢掌握,走向成功的吗!


在老师的提示和指导下,第二次孩子们就渐渐找到了诀窍。“啪嚓”一下,原本怯生生的男孩成功点燃了麻绳,得意地大笑起来,旁边的小伙伴也为之竖起大拇指。

面对心中的恐惧,战胜它最好的方式就让当孩子来到自然的环境中,亲身感受和体验每个环节,在多次失败中思考和获取经验。我们坚持鼓励孩子爱探索爱尝试的天性,引导他们在自然和团队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而不是仅交给他们工具的用法。

无论是运用刀具还是拾柴,孩子们从生疏到熟练,柴火不断从山上接力向下运送,想到自己的努力将要化作烤制美味的火焰,原本的饥饿也抛到了九霄云外。

柴火不够怎么办?别急,力大无穷小分队自告奋勇,问题很快就解决了。原来一直喊着“快进”到吃饭环节的孩子,此时已经变成最有力的拾柴大将。

不知道是因为劳动消耗了能量,还是因为天然的木柴燃烧后带给食物特殊的香味,吃起自己烤出的玉米,孩子们一个劲儿地说“太香了,比我吃过最好吃的烧烤店烤出来的还香!”或许是自然的味道与人类最原始的神经元发生了结合,在我们的味蕾上留下了前所未有的美味。

在自然的美味面前,拘谨的孩子们彻底放下了心里的包袱,原本疏离自然的人也终于被打动,敞开心扉拥抱野外的天地,重新发现自然与生活原来有那么关联。

在此之前,孩子们根本不敢想象,我们烧烤用过的木炭,竟然有那么多妙用。几个孩子要把地上的炭块扔进垃圾袋,被Tim老师连忙制止。

“木炭可不是垃圾,是可以利用的好东西”说着,Tim老师就用炭粉做墨,给孩子们画上好玩儿的脸绘。

灌输再多的知识,都不如让孩子们自己亲自体验。亲自用炭和树叶过滤出清水后,相信孩子们都对这些自然的材料有了更深的认识。

看着过滤出来的水一次比一次清澈,孩子们学到的不仅是在野外就地取材净化水源的技能,更是耐心等待、团队协作和坚持不懈的意义。

对于天性自由的孩子,如果给他太多的控制,一味告诉他用“你应该”、“你禁止”的规则,反而收效甚微。

相反,给孩子一些选择的自由,在相对安全、放慢节奏的情景下,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未知。我们始终相信人类与自然有着与生俱来的亲近感,野外生存不仅是交给孩子生存的能力,更是给每个孩子一个认识自己的机会,找到能够打动自己内心的乐趣所在。

看到树上架着的一根竹子,孩子们呼声高涨,缠着Tim老师教大家做个野外秋千。

不仅是秋千,受到启发的孩子们已经在脑海里设计了一个跷跷板,并且准备自己把它搭建起来。

虽然野外搭建实施起来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简单,但是出乎我们意料,孩子们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潜力是无穷的。没一会儿,孩子们就开心地坐在跷跷板上了。

“我们的跷跷板做得太好了,真是舍不得拆掉它!”,一个男孩在离开前对着跷跷板感叹到。还有一个孩子受此鼓舞,望着清理后空荡荡的营地,下定决心“下次,我要来建一个欢乐谷!”

碧绿的草地成了孩子们的天然地毯,扔下书包,躺在草地上,满身都是自然的香味。秋风横扫的一堆落叶被不愿意离去的孩子们一眼相中,一场树叶大战彻底释放了孩子们的天性。

也许时间长了,孩子们会忘记一部分细节,但他们一定记得这个秋天,在野外拾柴生火做出烧烤的美味,一定难忘和小伙伴一起搭跷跷板、在落叶里起舞的这段时光。

如果你也想体验野外生存的乐趣,点击下方图片,即可了解详情!

童行者

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

以大自然和生活做教材,用独特的社会、自然、团队体验,引领孩子们走入自然,认识社会,锻炼人际交往,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